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76)

女儿年纪越大,两家实力悬殊就成了四太太的心头大患,冯家愈发的煊赫了,生意都做到北平来,乱世什么生意都不好做,除了卖药材跟棺材板儿的铺子,其余的生意都零零星星的。

只是冯二爷当年来京一次,要做的是古玩,他瞄准了机会发力,竟然还真的做起来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年头不好,宫廷里面的好东西或者是王公贵族的私藏,再有就是一般富贵人家的好东西,再不济了就是像那家这样的旗人家,都要靠着典当来过日子。

因此收藏好似是成了个冷门的一样,大家都不热衷了,总得先要吃饱饭不是,你弄一堆古董在这里,一个炸弹下来,谁能赔给您啊?

俗话说得好,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但是冯二爷好似是不受这个约束一样的,他自己会时空扭转大发,专门去乱的地方收了古董来,然后到上海广州那些地方去倒卖,其中利润不可言说。

眼看着皇帝退位跑到了天津卫,就连二舅妈这样的夫人都知道肯定是带走了不少好东西,明面上是几车东西,可是当皇帝的要退位,他难道没有一点准备吗?

早就准备好了,先前的时候,洋人把持政权,皇帝早就料到有今日了,多次转移财产。

人既然到了天津卫,那肯定是要吃饭穿衣服的,开销多了,总得要当东西。大批的金银珠宝就要到市面上流通,能当银子用的啊。

而且皇宫里面的原来的宫女太监的,肯定要比一帮兵痞子懂行情,偷拿出来窝藏的东西,不计其数,这些人,可是掐着主子库房钥匙的能人。

他心里面早就有打算了,北上一趟,这个年纪的人了,已经是跟成熟的果子一样,什么也不做,只要站在那里,就吸引人的目光了,尤其是单身的。

都说是有未婚妻,指腹为婚青梅竹马的那种,在这样开放的大上海,没几个人相信冯二爷会喜欢这样的妻子,有可能会结婚,但是喜欢是不可能的事儿。

第45章 可怜的二舅妈

香饽饽有自己的心事,去了老太太那里,老太太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的人,年纪大了,外面世道乱的不行,看了人心里不舒服。

“什么时候北上?”

瞧着英武神俊的儿子,心里满意的很,生意上面的事情,从来不需要人操心的,这一个方面,比他父亲强得多,冯老爷自愧不如。

冯老爷是个守成的人,能守成就已经很不错了。

“大哥快回来了,我等着大哥回来了再去。”

冯家大爷早年留学去了,先是去了日本,后来又旅学欧美,现如今要回来了。

他是早年就送出去的,人一直在国外,打算是好好培养了当顶梁柱的,这是长子,要继承家业的。

所以冯二爷能力再好,头上有个大哥,说句不好听的话儿,兄弟是仇人的。

冯二爷只想着自己挣,一开始就是看上了古玩行当,家里的事儿,只等着大哥回来交接的。

老太太一想到大儿子,不由得微微笑,出国十年了,不曾回来过一次,十六岁出去,如今二十六岁了,有看一眼老二,想着大儿子一样的英明神武。

“也好,你大哥走的时候,你还不高兴了很久。”

“是不高兴,大哥能走,我不能走。”

老太太见他顽劣,只瞪着他,“两个儿子都要走,岂不是要了我的命。”

当年冯二爷也是要出国的,只是大哥事事为先,两个儿子,总得留下来一个的,去长见识,长子得去。

“还有一个事情要母亲帮我。”

冯二爷不计较这些,只脸上竟然挂起来了笑,起身对着老太太行礼,如此的客气周到,老太太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稀奇了,竟然有要我帮忙的时候?”

“禧姐儿如今——”

刚起一个头,老太太扶着靠背椅的手就撑起来头,头疼的很,不是很想继续这个话题了,不由得打断,“老二,禧姐儿的事情,你要好好想一想才行。”

“如今她生日还没过,还是个小丫头,现如今有了新的婚姻法,对女子结婚年龄也是有要求的。”

“再一个,老爷子亲自养大的,她母亲膝下只有她一个姑娘在身边,你要接了来,这要老爷子如何不舍,要四太太如何舍得呢?”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她是真的头疼,一听到儿子提起来禧姐儿,她就知道是为了这个事情,儿子大了,有自己的心思了。

要去接来禧姐儿,她当然是觉得好,在自己身边陪着说话,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儿子身边也有人了,养几年就结婚了。

只是那家太难看了,长辈父母都在,你要接了老养,不好听的人都要说是童养媳,没有这样的道理,一想到那家老爷子的脸色,她都不敢开口说这样的话,瞧不起人还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