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220)

刘小锅看着他静坐半下午,终究没忍住,“太太来信了,您应该高兴才是吗,难道是信里面写了什么您不高兴的?”

冯二爷看着刘小锅,“你知道,前一段时间,被暗杀的是谁吗?”

“知道了,闻大师啊,就是经常做演讲的那个,街面上的人都认识,哎呦,那可真是,这个——”

他比了比大拇指,竖起来,表示敬佩。

在上海,这个日占区,然后各个租界纵横捭阖,五花八门的势力在下面错综复杂。

依然能勇敢的站在街面上,站在日本人眼前的,宣传民主思想,动员国人的,这是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真英雄,刘小锅佩服这样的人。

冯二爷拿着报纸给他看,上面有一篇文章,时评川贵地区的,要求动员各方力量。

刘小锅往下面看落款,心里面就知道了,那三。

“您是在担心吧,我知道。”

当然很担心了,新闻行业的人,哪里就那么容易当的呢,你发表文章要很隐晦,别人也不管什么。

可是你如果很直白,那是要受到迫害的,你维护的是老百姓,站在国民这一边,可是现在局势太乱了,谁能顾得上国民呢。

就连国民自己都顾不上自己了,那祯禧写文章的作风,跟她自己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一点儿也不含蓄。

小小年纪,是带着笔锋的。

说的都是大家不关注,或者是不想关注的问题,摊开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是那么难堪,那么的赤裸裸。

有些人的脸色,时候过不去的,触犯了一些人要维护的尊严。

国民政府一直在努力,可是努力不一定有结果,比如说川贵地区,成片成片的鸦片,成群成群的人吸食大烟,那就没有办法。

你总不能让这片土地成为荒芜之地,把这个地方的大烟鬼都枪毙了吧,那就没有人了。

那祯禧就跟老师说了,“要靠教育,他当父母,他的爷爷一辈儿,没有救了,吸食大烟是戒不掉的。”

“可是在孩子身上,在教育上,我们一定要宣传,一定要宣传鸦片的危害性,不能再让孩子,孩子的孩子,就此过着跟父辈祖辈一样的生活啊。”

老师对她很是赞赏了,这个学生,一开始不起眼的,很是沉闷,但是极为刻苦努力,不是很出众。

去学理科,成绩一般,转了文学系,也没有写出来大家觉得好听的诗歌,也没有什么优美的散文。

学校里面是很推崇泰戈尔的,泰多次到这边来,跟这边关系很还好,所以文学系的孩子,都爱写诗歌,写散文,写一些带一点浪漫的东西。

可是那祯禧一篇文章,就跟划破了一片天空一样的,把蔚蓝色的外衣剥开了,上面飘着的是毒气。

这个人,你从文字里面看,平平凡凡,遣词造句一点都不华丽,极为平淡的语气,极为平淡的叙述,看着简单的很。

可是她用的讽刺,带着一点冷幽默的,冷幽默里面还带着一些期盼,带着一些向上的力量。

这个文风,流派之类的,大家之前见过,她有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在里面,有自己的特点。

老师都说了,报纸上的泥石流,但是大家喜欢啊。

造成了一点的社会反响,那这篇文章的目的就达到了,她想靠着自己的一点力量,去影响国民,去开蒙国民,一点点把愚昧的外衣脱掉。

你可以打不过日本人,可以搞不过西方列强,但是你最起码要知道他们是不怀好意的,他们的意图是什么,以及你应该做什么。

总不能,还在那里,盲目的种植鸦片吧,还在那里吞云吐雾的沉醉吧。

她记得要保护好自己,也在信里面跟冯二爷说了,但是冯二爷最担心的是,她要入贵州。

第125章

那祯禧心里面说了,要去川贵两省。

学校是很支持的,很多同学自愿报名去宣传烟土的危害,但是太危险了。

川西南地区就是大凉山,四川多年以来都是易守难攻的,地形地势极为复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是白说的。

位于川西南的大凉山地区,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彝族祖祖辈辈都在那里生活。

可是大凉山是烟土种植的集中地,它的地理位置特别特殊,也特别难搞,在西南地区,大凉山地区不仅仅是毒品种植基地,而且还会进行贩卖,到缅甸越南等地提纯以后,然后经过云南攀枝花等地,甚至是成都地区中转,荼毒整个西南地区,最后从西南地区蔓延。

所以,大凉山的问题,关乎到全国的禁烟运动。

现如今,战火纷飞里面,谁也不能关注到大凉山,就算是关注到了,可是也没有时间精力去管这些,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