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200)

“姨娘不去,我也不去。”

说完了,五姐儿就不再吭声了,她想什么三姨娘未必知道,她自己个知道,这些孩子里面,五姐儿是极为孝顺的,她时刻惦记着三姨娘的。

想着这是好事儿,要带着三姨娘一起去,一对母女,也是相互取暖了好多年。

五小姐有自己的心事了,她们现如今住在山上,好歹还能度日,只是四爷年纪大了很多,不能去城里面找事情干,如何供养一家人成了最大的问题了。

家里那祯禧时不时的寄钱来,她在外面去,写点东西还是有钱的,她自从毕业了以后,本来是要去工作的,可是城里面乱的很,三姨娘死活不让她去城里面。

如今要去上海,她心里面是有成算的,想着托着那祯禧,去上海找个工作干,然后赚点钱,也不白上了这许多年的学了。

这些日子,多亏了冯二爷,当年对着城里城外的革命党多有恩泽,帮助良多,因此现如今在山上,倒是衣食无忧,人家正儿八经的当着客人来对待的,冯二爷每次都有交待。

但凡是有从上海北平来往的,冯二爷必定是让人捎带着钱物的,一点儿也不亏待。

五姐儿是年轻人,她有年轻人的心性儿,看着山上的人热火朝天的干革命,越来越壮大,她也想着去尽一尽自己的心。

不说是别的,大家说起来那祯禧,没有不竖起来大拇指的,这是那家的荣誉。

她也是那家的人,想着就算是追随着三姐,也不能差到哪里去,跟个大小姐一样被养在家里面啊。

第114章 婚闹

事情如此定下来以后,冯老爷也放心了,他不差几个人跟着去,关键是能去的都要请到了,到时候给儿子架势不是。

对着老二,他心里面也是愧疚的,诺大的家业,几辈子人攒下来的,老二一点也没有,好在他并没有任何微词跟怨言。

因此他喜欢什么人,要什么时候结婚,家里他是不说话的,按着他自己的性格来的,毕竟老大在前面呢。

但是老大娶了寒秋,家里也是不满意的,老太太是捏着鼻子认下来的,不然八辈儿不能让寒秋进门。

老太太规矩极大,这个那老爷子是知道的,家中做事章法上面,可以看出来一二。

只是如今家中贫寒,竟然准备不出来嫁妆了,此事冯家不说,那家不能不为了女儿着想不是。

他还有一传家之宝,一方印章,鸡血石的,颜色简直是不能再漂亮了,乃是古物。

他一直是随身携带许多年,爱不释手,如今也看开了,给那祯禧也好。

时间行程紧张,一家子到了住到酒店里面去了,当晚东西给了那祯禧。

四太太不识字,但是不影响看报纸,上面有结婚报道,是冯二爷结婚登报的。

这么一个人,上海许多人也不熟悉他,大多数人认识的是冯大爷,冯大爷跟寒秋在外面行走的多,又是正儿八经的冯家掌舵人,寒秋的名气都要比他大。

能记得的大概也就是馥和烟行老板娘跟赵三小姐之类的女人吧,只是时间长了,哪里还有什么感觉了。

馥和烟行老板娘到底是本事大,手腕不得了,那一次的风波以后,她直接榜上了海关总署的人,以后自然是前途无量了,生意发大财。

赵三小姐等了许多年,身边也有不少追求者,自然不能在冯二爷一颗歪脖子树上下功夫,因此早就嫁人了。

至于冯二爷,多年行踪不定,还不曾与人过多交往,交际场上后来更是少见影子了,传言自然也不大好听,如今突然大婚,还昭告天下一般的。

凭空冒出来的妻子,只有馥和烟行的老板娘,红指甲点了点报纸上那祯禧三个字,“没想到是个情种。”

可不就是情种一个,她对着冯二爷的本事,是很有了解的,别人不关注,可是她关注的很,当初就看出来这人不凡,应当是极为低调的一个人。

馥和烟行老板娘,生意做的更大了,现如今世道不好,但是买烟的人越发的多了,不管穷人还是有钱人,都有了毛病,不去抽大烟了,但是喜欢抽细烟。

要大婚,冯二爷是宴请宾客不多,小办一下的,但是宣传报道不少的,请了记者来的。

也算得上是宾客盈门的,那家是很满意的,四太太跟冯老太太说话,两位亲家极为和气,都是盼望着孩子好的。

那祯禧也穿着的是婚纱,你要冯二爷在她面前当这么多人的面来表白,那是不能够的。

寒秋在下面看着,又去看大爷的脸色,自己心里面冷笑,转而端起来酒杯,“来,我们喝一杯吧,二弟也终于结婚了,你也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