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195)

新婚夜,到底是多委屈,多不甘心,才日有所思也有所梦,在梦里面伤心这个样子。

她就干巴巴的坐在那里,突然就觉得委屈,她觉得自己这些年来,已经算的上是极能吃苦,极为容忍的性格了,对于大爷,她是能做的都做了。

凡事儿都是劝自己看开点儿的,至于外面的生意上的事儿,大爷的红颜知己这一些的,她都看的很淡了,只有那祯禧的事儿耿耿于怀。

不怕一个男人风流,她可以接受,可是就怕一个风流的男人,突然安静下来。

大爷就是这样的人,如果他能说出来喜欢,能表达喜欢,那么寒秋还不会觉得那祯禧怎么样。

可是大爷从来不说,对着外人不说,也从来不去凑上去找那祯禧,要不是书房里面的画,她至今也不会想到的。

所以寒秋是介怀的,她就不明白了,怎么没有见过几次面,就对那祯禧产生这样的感觉呢。

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跟老太太请安了以后,坐在那里不走,老太太知道她是有话儿说。

不由得微笑,她对着这个儿媳妇,还是有婆婆的样子的,该做的还是要做,“是有什么事儿吗?都是一家人了,大可以说出来。”

寒秋带着一些清冷的脸色,也暖了一下,她知道什么时候要有什么样子的神态,跟老太太显得亲热一些,身体前倾一点儿,“有一份礼物,想着您帮我给二弟,是给祯禧准备的,只是她还在外地求学,我也不好给,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麻烦您给二弟。”

老太太叹气,此时此刻就不得不承认了,寒秋的人情往来,圆滑世故,要强过那祯禧不少的。

那祯禧是带着方圆的,有棱角的,老太太看了看,是一个翡翠镯子,造价不算是便宜的。

“有心了,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气,她小小人家,不懂事的地方多了去了,不必娇惯。”

老太太说起来那祯禧的时候,是很爱多说几句的。

“眼看着快要到暑假了,祯禧妹妹也不知道能不能放假,要是有假期了,让人去接了来,省的再奔波了。”

老太太很是愿意,“不知道有没有暑假,我得去让老二问问,要是有假期,是一定要到家里来的,外面吃了不少苦头呢,这么小的姑娘,志气大的很。”

瞧瞧这语气,跟冯二爷是一个样子的。

大家伙儿喜气洋洋的,只是没等着冯二爷问清楚什么时候放暑假,上海就被轰炸了,租界倒是没什么事儿,可是外面的世界已经是乱了。

老太太一下子就病了,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枪炮的声音。

“你知道吗?我不是怕,我不怕那些洋鬼子,我这心里啊,是难过,这枪炮不长眼啊,不知道死多少人。”

“我们在租界安全的很,可是外面的人,又进不来,只能干靠着,哪个子弹不长眼的,也就是白活了。”

老爷子知道她年纪大了,是看不得这个,冯大爷的工厂不少是被轰炸了的,跟寒秋一个劲的在外面奔走,想着降低损失。

冯二爷的铺子,是在全国各地的,而且做得是外贸,问题不是很大。

“母亲要放宽了心,日本人过长江要南下,不是容易的事儿,上海也不是那么好待的,多少人看着呢。”

可不是,上海是个大肥肉啊,谁都想吃在嘴巴里面,国民部队驻守呢,北平沦陷了,如果上海再沦陷,那可以说,大半个中国都没有了,上海的意义就是这么重大。

老太太不肯宽心,她家大业大,心中自有一番轮回的,嘱咐二爷,“到街上去看,有没有父母都没了的孩子,养起来了吧,不拘是做什么,有口饭饿不死就成。”

战争也是一项罪名,而且是罪大恶极的。

无辜平民百姓里面,父母死了的,孩子就只能孤苦无依的在街面上混着,有一口没一口的,不定哪天就饿死了,到了冬天还要冻死不少人,日子难过的很。

要是再遇上丧心病狂的人,专门靠着打仗的时候去捡孩子,捡回去了卖个人贩子,又或者是卖到黑工厂里面去,那一辈子可真的算是完了。

老太太心善,家里不差这些钱,就想着帮一把。

第112章 回上海

二爷在身边,这些事儿就顺手办了,做不过就是吃饱的事儿,他吩咐下面的铺子,有遇到的就捡回去,在铺子里面干点事儿,至于孩子怎么样了,养大了再说,总不能是冻死的。

不过孩子还是太多了,铺子里面也收留不下,他仔细想了想,还是办了个孤儿院。

里面有二十多个孩子,一个老妈子看着做饭吃,也就能做到这一步了,孤儿院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孩子越来越多,钱是一直在用的,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做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