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159)

这难道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这社会里面,到底有多少个田家的儿媳妇呢。

署名是那三。

等着她发表出来了,冯二爷也初到北平了,人消瘦了很多,只是眼睛还是很有神。

没有到那家来拜访,只有刘小锅一个人来的,礼节依然是那么齐全,对着那家的人,依然是那么的热情周到,“早上刚到的,二爷在医院里,拖您的福气,我们在医院附近买了一处小房子,住着干净又清净,适合养病的很,找来的老妈子,收拾做饭也干净利索,二爷特意让我来对您道谢的。”

说话如此的客气,四爷只连着摆手,“不是什么大事儿,不值一提,不值一提,但凡是还有什么需要的,只管跟我说,要什么我都能找到了,绝对没有一点儿麻烦的,这片地儿,我熟悉的很。”

刘小锅放下来东西就走了,出来叹口气,早知道干什么去了,二爷的心思,他能揣摩出来一点儿,本来是拿不准,可是人都到北平来了,还有什么拿不准的呢?

只是男子汉大丈夫,二爷这样气势的人,要认错,要低头,实在是心里面别不过那一口气儿去。

刘小锅隐隐约约的觉得,要成为一个英雄,要去当个大人物,就最好不要有喜欢的人了,你喜欢上一个人,你总就忍不住去迁就着她,去想着让她高兴去哄她,慢慢地,你就不是自己了。

这到底是不是好事儿,刘小锅说不出来,但是对着二爷的幸福来看,是好事儿,可是对着长久的宏图伟业来看,难免就是美人怀抱是英雄冢。

他这样的机灵人儿,脑子一停不停的转动,真的是对得起他的那一副长相了,到了北平来,他捡到了许多惊奇的事儿,这是第一次,长住北平。

“见着了吗?”

“没有,三姐儿上学去了,家里只有长辈在。”

二爷拿着一把小茶壶,他瞧着这边儿经年的人,都是带着一把掌心大小的茶壶,嘴对着嘴儿的喝,那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他来回的看着,但是喝的时候不好好喝,时常在嘴角那里比划着,永远不那么痛痛快快得喝。

听着没见到人,他摆摆手,瞧着院子里面一缸子荷花儿,里面金鱼尾巴若隐若现,风撒撒然,他闭上眼睛,鼻子里面带着一点儿烟火气,外面有挑着担子的老太婆叫卖,“换洋取灯来——换大肥子儿——”

这是北平的孤寡老太太的谋生事端,走街串巷,手里面挎着篮子,后面背着一个大背篮子,家里有什么破烂不要的,去跟她换一盒丹凤牌的火柴,俗称是洋取灯儿,或者是换大肥子儿,是皂角,泡水之后可以洗头去污的。

他倏忽睁开眼,等着那叫卖声渐渐的远去了,才戴上帽子,这帽子极为名贵,是海赖毛的,根根分明,带着一点儿紫气,辉煌的不得了,看着就极为柔软保暖,且能隔绝雨水。

穿着一身黑色人绸缎的长袍,脚上踩着的是黑色千层底儿的棉靴,腰间是紫色的段子腰带,中间一块儿青玉,不名贵,但是极为讲究。

这么一身儿,但凡个长相过得去的男人,都能捯饬起来。

更何况是二爷这样的,刘小锅见惯他出入宴会洋气的打扮,又或者是日常的时候,只有一身青衫在身,如今这样,他端着碗在院子里吃饭,傻不拉几的看着,一时之间带着一点儿恍惚。

“二爷,您这是哪儿去?”

他放下来碗就要跟着,里面是吃了一半的大米,再有几块五花肉,他吃爱吃肉的。

“你在家歇着。”

刘小锅不放心,苦着脸要跟着,犹犹豫豫的跟了几步,二爷回头,下巴颏正好镶嵌在皮围脖里面,“回去吧,吃饭去。”

眼睛里面,似乎是带着一点儿笑,等着刘小锅再看的时候,人已经出了院子。

正当年的青年,气度气势本来就极为压人,如今刘小锅瞧着,好似是书里面的人,君子无双。

第93章

他叫了黄包车,到了学校门口,有许多摆摊儿的,各种各样的小食,三三两两的学生一起走着,边吃边笑。

冯二爷就想着试试,或许就能碰到了呢。结果一抬头,果真是笑了,那祯禧刚好下了夜课,出来喝一碗面汤的。

有时候学校里面有晚课,她就不回家了,在学校里面住,不然大晚上城门也关了,她是晚上喜欢熬一会儿的人,因此吃的晚饭早就消化了。

要吃别的宵夜,去店里面吃一顿打打牙祭也是有的,只是她实在是节俭,想着一碗茶汤面汤之类的,不仅仅能撑饿,还能热乎乎的吃了暖和,价格又实在是实惠,大多数的时候是吃一碗面汤的。

里面是油茶面,加上核桃芝麻白汤之类的,摊子上有一把巨大的茶壶,从里面出来滚滚的热水,香味扑鼻的来,实在是香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