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157)

田家姑娘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瞧着嫂子脸色不自觉的带着笑,心里面就更是来气了。

笃定了,一定是占便宜了,自己正儿八经的姑娘没便宜占,她一百二十块买来的,竟然还会笑,气的不行。

看着那一锅子的好饭,也吃不进去,想着我不吃,我也不让你吃。

趁着没人的时候,抓了一把灶上的灰,轻飘飘的一撒,就那样到了汤里面去了。

嫂子睁大了眼睛看着她,“你这是做什么?”

田家的姑娘对着她冷笑一声,张嘴就开始嚎哭,“爹,爹,快来看。”

那家都能听得到的声音,震天一样的哭,这么大的姑娘了,哭的号丧一样的,也就是田家的人不给她一嘴巴。

那老爷子不爱听这样的声音,气的冷哼一声,饭碗放在桌子上,“千万不能要这样的姑娘,再不许跟她一丁点儿关系的。”

这时候,也就是那祯禧敢说话了,端起碗来,给老爷子盛粥,那家虽然穷,四太太虽然到处节省,可是家里但凡是有口好吃的,都是给老爷子的,去年的小米儿,都是给老爷子吃的,晚上的时候熬上一锅子,先给老爷子一碗干的,然后再加上热水,一把火烧开了,大家一起吃。

老爷子年纪大了,再不能吃什么的了,晚上吃什么也不消化,能吃点干的,四太太心里面觉得放心。

田家的姑娘那哭可真不是好哭,她上下嘴皮子一张,颠倒黑白的话就这么来了,大概都看过一出戏,名字是《小姑不贤》,“嫂子不给我们吃,眼看着她抓了一把锅灰放进去,喂狗都不吃的。”

这还得了,公公当着儿子的面,不能打儿媳妇吧。

于是就开始挑唆了,“这样的儿媳妇,谁家要的起,我是倒了八辈子的霉,赔上了棺材本,娶了一个这样的儿媳妇,不干活儿也就算了,好吃懒做的心地这么坏。一家子扎起脖子来过日子,哪里就想到,人家就等着饿死老头子呢。”

这还得了,儿子听了,当然要打老婆了,不打对不起亲爸爸,对不起列祖列宗一样的,好似不打几拳,就无地自容了一样的,家里就没了自己的地位。

因此动了手,下了狠狠地手,旁边妹妹说好,亲爸爸也说好,那就是好的,大家说的就是对的,老婆就是要打,不打不合适。

嫂子也求饶,一边求饶,一边看着旁边的人,心里面恨得咬牙切齿求饶声音出来,都成了谩骂,招来更多的打罢了。

第92章

田家儿媳妇死的时候,是个下午,那天她挨了打,一夜没睡着,邻居们有人来看,田家的姑娘还不让看,把嫂子折磨成这样,不是个女学生应该干的事儿不是。

邻居有看不惯的,硬过去看了一眼,只瞧着她躺在那里,身上穿着是结婚的一件大红袄子,下面是一床薄被子。

说了几句话,就家去了,也只能是劝一劝了,劝着人想开一点儿,田家的姑娘一直在边上站着,阴阳怪气儿的,“啊呸,还是挨得拳头少了,不然不能这么折腾。”

邻居嫂子气的张口就骂,“小蹄子养的,黑了心肠的,姑娘家家的作孽,你就该下了窑子,日日被人磋磨死了。”

田家姑娘一听这还了得,穷人家的女孩子就三条路,一个是给卖了窑子里面去,再有一个是给人家当女仆,跟刘妈一样的,还有就是卖给人家大户人家的老爷当妾,跟三姨娘一样的。

但凡是有点儿法子的,谁忍心让姑娘走第一条路呢,因此田家的儿媳妇被爹妈卖了嫁人。

又是吵闹了一阵,田家的姑娘骂不过,气的又拧了床上的嫂子一把,“死人一样的,不如死了算了。”

插着腰站在院子里面,听着那家欢声笑语的,她侧着耳朵听,也爱去凑热闹。

自去那家去了,也不管有没有人搭理,是冯家寄来的包裹还有信,那祯禧拿着看,看着看着就愣住了。

好久没听到二爷的消息了,无论是打电话还是写信,大家都很默契的不说,提也不提一句。

“信上写了什么?”

老爷子眼睛看不清楚了,收拢了炕上的东西,然后瞧着那祯禧文儿。

“二表哥病了。”

大家一下子就安静了,怎么就病了,那人结实的很呢。

“什么病,几时病的?”

“病了一个多月了,那边不好治,这边的医院说是能治。”

“那冯家老太太的意思——”

还是那老爷子透彻,病了写信来,那这边是一定要照顾到的。

“是了,姨妈过不来,想着我们几时有空儿了,多关照一些。”

那老爷子点点头,“应该的,应该的,病人的事儿是大事,到时候我们多去探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