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行商这些年(1)

作者: 手帕望明月 阅读记录

=================

书名:在古代行商这些年

作者:手帕望明月

文案

一场火灾,宋菽穿越到了战乱割据的嘉王朝。

幸好老天待他不薄,把他的网红农家乐也给打包捎上——附带里面的丰富物资。

宋菽:……

这简直是作弊!

可怜他的新家家徒四壁,还有五张嗷嗷待哺的嘴。

怎么办?

做点买卖呗。

麦子价太贱。

宋菽:没关系,咱们卖馒头。

粮食不够吃。

宋菽:没关系,咱们种红薯。

丝绸穿不起。

宋菽:没关系,咱们织棉布。

这里有一种罕见的红色果实。

宋菽:我们来开火锅店吧!

宋家作坊红红火火,宋记员工勤勤恳恳,竞争对手眼馋心热,怎么办呢?

宋菽:关门,放阿南!

沉默武力担当身世成谜攻(宋阿南) X 温和爱做生意的农家子受(宋菽)

宋菽一直以为,自己的随身空间是宝贵的金手指,后来才知道,身边那个沉默少年,才是条真正的金大腿。

我们的目标是:吃好睡好,和气生财,连锁经营,一统天下。

【食用指南】

1.经商种田文。架空王朝,主要参考唐代。

2.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因为主角是穿越的,会带去诸多不属于封建时代的技术、思想,想看正经古代文的大大们抱歉啦。作者会尽力贴合古代的环境,如果有做得不够的地方,请大家温柔地指出。

3.感情线慢热,年下。

内容标签: 布衣生活 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种田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古耽接档文求收】《别胡闹,搞基建呢7 ┃ 配角: ┃ 其它:

作品简评

宋菽本是现代一家网红农家乐的老板,一场火灾后,农家乐化为随身空间,跟他一起穿越到了古代。为了使原主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宋菽在古代做起了小生意。从农村到城镇,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从一开始单纯地追求温饱,走向了兼济天下之路。本文以平实质朴的笔调,描绘了战乱割据中的古代农村、城镇世相,塑造了数个各具特色、性格鲜明的人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既有悬念迭起,又有充满趣味的生活细节,令人读之欲罢不能。而故事主角兼济天下的雄心,更赋予了故事满满的正能量。

第1章 第一桶金

宋书奶奶死的时候留下一座老宅和几亩田地,旁人都劝他卖了,他却辞去省台的工作,回到老家学起种田。

不久开起了农家乐。

凭借在省台累积下的资源,宋书的农家乐在大热的综艺中成功亮相,从节目播出起,所有房间一路满档到第二年年底。

农家乐中提供的食物都是自家种的,或在当地老乡家里收的,宋书的生意红火,那些老乡家里的鸡啊鸭的,还有各种土产蔬菜也一路走俏。另有几家脑筋灵活的人家也跟风开起农家乐,同样生意火爆。

“宋老板,我要预订明天晚上的老母鸡汤。”

“没问题,我到村里给你收,还上次王婆家的?”

“宋老板,地里的蔬菜卖吗?”

“卖,有体验摘菜的项目,玩不玩?”

“宋老板,你那活动还做吗?捐书打折怎么打?”

“三本抵三十,十本抵一百,两百封顶,课本也收。”

宋书的农家乐从开张起,就有捐书打折的活动,所得书籍要么用来充实客栈公共区域中的那一排书架,要么捐给村里小学的图书馆。

不知不觉,宋书又攒了好几箱,他给村小学的校长去了电话,说好今晚送去。

晚饭过后,村小学的校长顺着缓坡回学校,等宋书来送书。自从这个年轻人回来,他们村越来越有活力,客栈开了好多家,村民们种的蔬菜、养的鸡鸭销路也越来越广,村小学图书馆里的课外书更是前所未有得丰富。

前月上级单位召他们开会,把他树为榜样狠狠夸了一通,让其他村镇的校长们好生羡慕。

这全是托了宋书的福。

“着火了!着火了!”

“救火!快!”

校长听到喊声跑出来,学校地势高,远远望见西面火光冲天,正是宋书的农家乐。

他蹬着自行车往那儿赶,到的时候,天上突然下起雨。暴雨倾盆,大火很快被扑灭了,密集的雨声中他听见有人扯着嗓子问:“都逃出来了?宋老板呢?”

*

嘉王朝瑞丰三年小满,河北道恒州大涂县相河村。

正值冬小麦收获季节,家家户户都在田里,连十来岁的孩子也不例外。村子西面有三间夯土房,正屋门上还挂着白麻布,东边灶间里,宋六娘踩在瘸腿的小木凳上,给她下地的兄姐们煮豆子汤充饥。

宋家原有七个孩子,走了三个,又来了一个,如今当家的宋寡妇去世,只剩宋三娘带着老五老六和老七,还有去年刚来的宋阿南,最大的也不过十五。

这几个孩子都是宋寡妇收养的,这在附近十里八乡都很出名。天熙之乱八年,家家户户的日子都难过,有人劝宋寡妇,能送的送掉,能卖的卖了,这乱世中保命已是不易,何苦替人养孩子。

宋寡妇不肯,如果别人劝得狠了,直接挥扫把赶人。

两年前上头来征兵,宋家老大老二被带走,宋寡妇差点哭瞎了眼。不到俩月,宋家四子留书出走,说去南方挣钱,就没再回来。

宋六娘提着豆子汤往自家田里去,那桶比她的身板还宽还厚,宋七郎跟在后头,才满三岁的他路还走不稳当,六娘不时回头看一眼,想叫他回家等着,可七郎不肯,一定要跟着阿姐。

泥土路上本没什么人,却见有好几个孩子围在前面岔路口。这些孩子都不过十来岁,身边放着碗啊桶的,显然跟宋六娘一样,是要给下地的耶娘或兄姐送饭去。

“你们在看什么?”宋六娘从小顽皮,好奇心也强,男孩女孩玩的她都要凑一脚,所以跟村里的大孩小孩们都很熟。

她一问,立刻有人接茬了。

“有个人。”

“像你家四郎。”

“不像不像,宋家的四阿兄才没那么黑。”

“他昏倒了,你看看?”

围观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宋六娘一听像他四阿兄,立刻放下豆子汤,跑到那个扑倒在地的人身边。

她的四阿兄叫宋菽,因为是豆子成熟的时候被收养的,所以起了这个名字。

宋六娘从小喜欢跟着宋菽玩,他什么都懂,胆子还特别大,宋菽不告而别后她气得几天吃不下饭,本来想好了要好好骂骂她阿兄,可如今见他扑倒在地人事不省的样子,又心软了。

“真的是你四阿兄?”

“他是不是死了?”

“把他搬回去?我们一起。”

确认了这人的身份,孩子们又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宋六娘刚想骂那个说人死了的,却有手伸过来,给宋菽翻了个身。

“我来。”宋阿南不知何时出现在孩子堆里,他也不过十二岁,长得精瘦,但力气很大,一把就抱起了十四岁的宋菽,大步往家去。

*

宋三娘他们听说四郎回来了,都丢下割到一半的麦子,赶回了家。

宋菽躺在草席上,一直没醒。

“他瘦了不少。”隔壁村的程二娘说。

她原是宋大郎未过门的媳妇,因为征兵一事耽搁到现在,她耶娘都想劝她另觅良人,她却执意要等宋大郎回来。这两年她一有空就往宋家跑,俨然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宋家的媳妇,刚才听人说宋菽回来了,也忙不迭地赶来看看。

“衣裳破成这样,鞋都没有,也不知道在外头过得什么日子。”宋三娘说着,豆大的眼泪落下,她连忙用袖子去擦。

五娘跪坐在她身边,看着宋菽不说话。

六娘见不得人哭,跑去了灶间。

豆子吃多了胀气,她想煮碗面糊糊给宋菽,可才升起火,宋阿南进来了。宋阿南是去年才被宋寡妇收养的,本来应该排行老五,可他们姊妹从小一起长大,排行都叫惯了,便一直叫他阿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