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919)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湖阳郡主直言说道:“本宫对顾县令很满意,青年才俊,有才干有胆识。所以本宫愿意同你们家结亲,将闺女嫁给顾县令。

但是,谁敢欺负我闺女是新媳妇,就敢立规矩,甩脸子,下绊子,拿孝道压人,玩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欺我姑娘面生,本宫就要她的命。

当年,陈家上百口人给我湖阳陪葬。如今本宫不介意拿你们顾家二十颗人头换我闺女日子舒坦顺心。谁要是不相信,大可以试试看,看看本宫有没有办法叫你们全家去死,菜市场狗头铡上面的鲜血还没干透。”

湖阳直接放言威胁,这哪里是相亲,这分明是强迫婚嫁啊。

郡主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顾家人都看着顾喻,就不信顾喻受得了这样的气。

顾喻轻咳一声,说道:“郡主娘娘的闺女,自然尊贵。若有幸娶了陈姑娘,定然不能叫她受半点委屈。下官在此承诺,三朝回门一过,下官就带着她去衙门单独过小日子。不叫任何人在她面前胡言乱语。”

“怎么行!新媳妇,理应在公婆面前立规矩。”

顾喻娘嚷嚷起来。

湖阳郡主眼一瞪,“你说什么?你敢叫我女儿立规矩?”

啪!

湖阳一巴掌拍在桌上,吓得顾喻娘魂飞魄散。

“谁敢叫我女儿立规矩,给我女儿半点委屈,就是和我湖阳过不去。我湖阳的名声,在座的都知道。到时候别怪我砸了你们一家子。我看谁敢管。”

顾家老少,齐齐变色。

唯有顾喻,低头偷笑。

湖阳郡主身份摆在那里,结了亲,她就是亲家。亲家替闺女出气,天经地义,官府都管不了。

由湖阳出面收拾自家老娘,顾喻觉着很满意。

这么多年,总算有个人能真正治住自己亲娘。

顾喻终于明白,当初刘诏为何说湖阳对别人是负担,对他却是助力。

婚事定下,交换了庚帖,接下来就是走程序。

陈敏就露了一面,回到马车上等候湖阳郡主。

母女二人见面,湖阳喜笑颜开,“婚事给你定下来了,这是顾喻的庚帖,我替你收着。”

“哦!”

陈敏不喜不怒。

湖阳眼一瞪,“你这是什么表情?难不成不满意?”

“没有不满意。”

纯粹就是茫然,好像一直回不过神来,一切都是一场虚幻的梦。

谁能想到,短短几天,她就定亲了。

湖阳笑开了,“满意就好。随本宫进宫,告诉太后这个好消息。”

……

文德帝得知陈敏的婚事解决了,不过许配的人不是苏政,而是顾喻,懵了一下。

“之前不是说看中了苏政,如今怎么又换成了顾喻?”

湖阳郡主眉开眼笑地说道:“苏政读书读愚了,和敏敏不合适。还是顾喻合适,务实。”

文德帝给气笑了,“这才几天,主意变得这么快。就连敏敏的婚事都给定下来了。”

“皇兄,我这是着急啊!遇见合适的人选,自然要抓住。”

文德帝懒得和湖阳说道理,因为说不通。

他对身边的内侍说道:“去,将苏政顾喻二人都叫来,朕要亲自考察。另外,把顾玖也叫来。”

远在王府的顾玖:关本夫人屁事啊!

皇帝想见苏政顾喻二人,能理解。

叫上顾玖,这是何意。

萧太后就问他,“为何叫顾玖进宫?”

文德帝笑了笑,“湖阳先是看中苏政,接着又相中顾喻,全都是冲着顾玖去的。朕自然要问问顾玖,她心中作何感想。”

萧太后朝湖阳看去,“湖阳,你怎么说?”

湖阳先是心虚,紧接着扬眉一笑,“大侄子媳妇眼光独到,她看中的人,自然是人中龙凤。无论是苏政,还是顾喻,都是极好的。不过顾喻更适合我家敏敏。”

萧太后哼了一声,不满湖阳明晃晃地夸奖顾玖。而且还是在明知道她不喜欢顾玖的前提下。

萧太后问站在角落里,存在感极低的陈敏,“敏敏,你告诉哀家,这门婚事你欢喜吗?若是有所不满,哀家替你做主,推了这门婚事就是。”

“母后,敏敏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您老人家就别添乱了好吗?”湖阳和自家亲娘说话,是半点不客气。

萧太后脸都气绿了,“混账,竟然敢嫌弃哀家添乱。”

文德帝也板着脸,“湖阳,还不道歉。”

湖阳心有不甘,然而文德帝动了真怒,她只能委委屈屈地道歉,“母后,女儿错了。您原谅女儿,下次再也不敢。”

文德帝凶湖阳,原本被湖阳气狠的萧太后又心疼了。

萧太后暗叹一声,儿女都是债。

接着,她便说道:“罢了,这次哀家不和你计较。再有下次,叫你皇兄捶你。”

湖阳眉开眼笑,挽着萧太后的手臂,“母后对我最好了。”

文德帝轻咳一声,“母后,既然湖阳把敏敏的婚事给定了,那就先看看人。要是看着不顺眼,再退了这门婚事也不迟。”

萧太后颔首同意。

说着话的时候,裴皇后,沈贤妃,罗德妃都来了。

三人得知陈敏婚事定了,纷纷赶到慈宁宫恭喜陈敏。

陈敏仿佛此刻才回过神来,找到了真实感。

被人连着恭喜,已经让她羞红了脸。

她羞得没办法,萧太后就让她去隔壁躲着。等会人来了,还能偷偷看。

陈敏得了吩咐,捂着脸就跑了。

湖阳见女儿害羞,哈哈大笑起来,“这丫头,到现在才知道害羞。母后,我同你说,那个顾喻长得真好,比苏政还要长得好。就是读书不行,只是举人。”

“不是说他是新民县县令吗?一个举人,也能做县令?”

萧太后目光瞥向文德帝。

文德帝笑了起来,“顾喻出任新民县县令,是父皇亲自定的,朕也同意。”

萧太后微蹙眉头,“政事哀家不好过问。只是朝廷规矩就在哪里摆着,这个顾喻,不合规矩啊。莫非老大媳妇送了先帝什么好东西?”

文德帝哈哈一笑,“老大媳妇替朝廷安置几万流民,功劳甚大。区区一个新民县县令,她要,便给她,不妨事。而且这个顾喻,读书虽不行,能力没得说。任新民县县令以来,一直勤勤恳恳,把新民县打造得越来越好。这个县令,他做得。”

湖阳也说道:“母后,您该去新民县看看,变化太大了,女儿都吃了一惊。过去挤满了流民的地方,全都盖了新房子,一排排整齐得很,可漂亮了。

那些快要饿死的流民,如今都能穿金戴银,太了不起。顾喻是有真本事的人,他给女儿做女婿,女儿满意。”

“行了,行了。瞧你们夸的,哀家先不嫌弃他,可以了吧。”

湖阳郡主得意一笑,“母后一定要相信女儿的眼光。”

啊呸!

还相信她的眼光,小心被带到沟里面。裴皇后偷偷吐槽湖阳。

顾喻这人裴皇后也知道。

和顾玖相关的重要人物,想不知道都难。

顾喻是好,却没好到湖阳说的那样。

而且顾喻的母亲,其奇葩行径,她当初在王府也有耳闻。

不过裴皇后很识趣,她没提这茬。

她犯不着在这种小事上面怼湖阳。

湖阳和顾家结亲,某方面来说,裴皇后也是受益者。

毕竟儿子要靠她,她也要靠儿子。

母凭子贵,子凭母贵,相辅相成。

顾玖先于顾喻,苏政二人进宫。毕竟她住得近,又熟门熟路。

到了慈宁宫,一看,妈呀,都是人。

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也都来了。

她是晚辈,在座的都是长辈。

没办法,先一个个请安吧。

请了安,萧太后就直言问道:“湖阳郡主同顾氏偏支三房定了亲事,你可知道?”

“听说了。”顾玖小声回答。

萧太后皱起眉头,“这事你是怎么想的?可是你撺掇湖阳同顾家定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