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803)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哈哈,这份感谢,你自己对少府家令说去。总归你是有功的,对待有功之臣,朕自然不能吝啬。”

咦?

天子要奖励她吗?

顾玖心中好奇。

天子朝宁王扫了眼,“奉朕口谕,南城门外一日未完工,任何人任何衙门,一日不得干涉南城门外的运作。有关南城门外运作事宜,皆由顾玖做主。”

顾玖:“……”

她瞠目结舌,万万没想到天子竟然给她送来这样一份大礼。

“孙媳叩谢陛下隆恩。”顾玖心甘情愿对天子行大礼。

有了天子这道口谕,她可以放心大胆甩开膀子的干。旁人休想指手画脚。

就算有朝一日,新皇继位,也不会动南城门。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动。

其他人,脸色极为复杂。

“父皇对刘诏两口子,真是格外优容。”

“旁的皇孙皇孙妻,可没有这个待遇。”

“谁叫他们没娶到如同顾玖这般能干的媳妇!”

皇子们毫不避讳,当着天子的面,议论纷纷。甚至还在打趣刘诏,今日能坐在宫宴上,全靠老婆。

“哈哈哈……”

宁王突然放声大笑,“父皇睿智。南城门外那片土地,几万流民,交给任何人儿子都不放心。唯有交给顾玖经营,才够妥当。儿子双手赞成父皇这个决定。”

天子盯着宁王,似乎是想从他的表情中判断,这番话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宁王正儿八经起来,那是十足十纯金的真心实意,半点不带虚假的。

宁王还叮嘱顾玖,“小玖啊,陛下对你对南城门外寄予厚望,你可不能让陛下失望,知道吗?”

顾玖躬身领命,“儿媳明白,儿媳谨遵父王教诲。”

宁王哈哈一笑,挥挥手,“退下吧,刘诏都急了。”

一句打趣,倒是叫场上的气氛和缓了一些。大家都嘻嘻哈哈,看着轻松闲适。

顾玖巴不得,赶紧退下,回到刘诏身边。

两口子相视一笑,自有默契。

天子盯着宁王看了会,眼皮一垂,“朕乏了。”

“老奴送陛下回寝宫歇息。”

天子点点头。

宁王丢家酒杯,“儿子送父皇回去。”

天子没阻拦。

宁王从陈大昌手中抢过轮椅,推着天子回寝宫。

正主一走,这宫宴顿时少了几分滋味。

不过即便要离去,也该和宁王打一声招呼才行。

所以,大家都安坐在位置上,等待宁王回来。

结果宁王这一去,就给耽搁了。

宁王将天子送回请寝宫,安顿在床榻上。

宁王本想告辞回宴席,天子却招手,叫他留下。

宁王只好坐在龙床边,听天子教诲。

天子长出一口气,“朕恐时日无多,有些事情需得叮嘱你。”

“父皇长命百岁……”

“少说废话,老实听朕说话。燕王,朕已经贬他为庶民。等你登基后,也别忙着施恩,少说磋磨他一二年,叫他知道些好歹。”

宁王笑哈哈的,“父皇放心,燕王弟弟那里,这一二年,定要叫他深刻反省。”

燕王已经被贬斥,对燕王的称呼,一时间众人还是改不过口来。

天子又说道:“孙氏,朕交由你处置。孙家,留着,别动。孙氏的事情,同孙家并无关系。”

宁王却摇头,“孙氏是我嫂嫂,我处置她不合适。父皇辛苦些,干脆下一道旨意,要死要活全凭父皇心意。”

天子哼了一声,“给你机会立威,你倒是将往外推。”

宁王却说道:“区区一个孙氏,无用。立威,自有蔡家的人头。”

“蔡家的案子查得如何?”

“年前又多了两位人证。目前看来,屠村一事,并没有冤枉姓蔡的。当年他领兵的那些人,多是京畿地区的人,陆续找到,全都关押在诏狱。等开了春,一个一个审,定要将此案办成铁案。”

天子提醒他,“登基初期,立威重要,却也不能大兴牢狱,不可牵连无辜之人。”

宁王打趣天子,“父皇越老,越来越仁慈了。”

想当年,天子刚登基的头两年,将京城杀了个尸山血海。如今却叫宁王不可大兴牢狱。

天子长叹一声,“朕最近时时想起当年的事情,的确杀戮过重。有些人,不该死,也死了。其中不乏国之栋梁。”

宁王不置可否。

在他看来,该杀就杀,无需后悔。

登基之初,不杀一批人,朝臣还当他一个新皇好拿捏。

宁王拖着蔡家案子,就是要用蔡家人的人头,还有那些犯案将士的人头,露一露肌肉,叫世人都知道他的决心。

天子盯着宁王,已经能从宁王的眼中一丝峥嵘。

天子有心劝解,转念一想,当年他也是这么过来的。

罢了,宁王一大把年纪,不是二十啷当的小年轻,自该知道如何抉择才是好的。

天子说起另外一件事,“等你登基后,可要立太子?”

宁王心头一跳,“还请父皇教我。”

天子思索一番,“朕给你建议,暂不立太子。所有皇子,全部出宫开府,不必住在宫中。你最小的儿子都到了娶妻的年龄,不必墨守成规。”

按理,皇子们在封王赐爵之前,一般都是住在宫里头。

不过宁王情况特殊。

因他儿子都大了,住宫里头反而不合适。

宁王颔首,“儿子明白。儿子也觉着暂不立太子很好。民间有传闻,我朝太子无一人善终,嫡出皇子更无善终者。恐怕和过早立太子也有关系。”

天子怒声呵斥,“市井荒唐之言,你也相信。”

宁王哈哈一笑,“这话也有几分道理。故此儿子打算,不立太子。非立不可的时候,也只立储君。”

储君看似和太子一样,其实是有本质区别。

储君住王府,太子住东宫。

太子有自己的一套班底,俗称小朝廷,储君无。

太子除了可以有自己的一套行政班底,按制还能拥有五千人的太子亲军。

这些,储君都没有。

储君只是比别的皇子多了一个继承权,实际上手中的权利并不大。

无天子旨意,储君既不能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建自己的小朝廷,也不能拥有五千人的亲军。

像宁王现在,整日里和那些朝臣扯皮,盖因为他没有自己的行政班底,无法取代朝中大臣。

天子点点头,“你的想法不错,以后就别立太子。太子命不好,活不长,实在是可惜。”

能被立为太子的人,出身才干都有。却因为各种原因活不长,也是可惜。

宁王哈哈一笑,“父皇也信市井荒唐言。”

天子摆摆手,有些疲惫,“你那几个儿子,你自己看着办吧。”

宁王敛了笑容,说道:“都是年轻冲动的年龄,多看几年,儿子不着急。”

天子不置可否。

等到天子睡下,宁王才起身回到宴席上。

皇子们已经喝得七倒八歪。

刘诏顾玖两口子不打招呼,先跑了。

宁王嘿了一声,“越来越没规矩。”

常恩笑呵呵地说道:“听闻诏夫人嫌弃宫宴酒菜难吃,所以赶着回王府吃年夜饭。”

宁王大笑出声,“宫宴酒菜的确难吃,本王也十分嫌弃。罢了,宫宴到此结束,各回各家。”

顾玖和刘诏坐着马车回王府,总算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十分满足。

“还是王府的厨子手艺好。御膳房的厨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限制太多,做出来的饭菜总是差了些。”

刘诏说道:“御膳房做的饭菜,首要讲究养身,其次才是味道。”

尤其是天子中风以来,御膳房的饭菜越发的少油少盐。仿佛宫里所有人都要向天子看齐,同天子吃一样的食谱。

说白了,御膳房就是不想承担风险。

好吃的饭菜,他们会做吗?

当然会!

而且做得比任何人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