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744)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你放心,咱家从不辜负有功之臣。”

谢实站起来,“告辞!”

方少监目送他离去。

他看着棋盘,棋子已经落下,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局面,他真的有些迫不及待。

……

太妃孙氏重新回到静室,“谢实那人,你说服了他?”

“娘娘放心,他会老老实实做事。”

太妃孙氏嗯了一声,“情况有些不太妙。”

方少监挑眉,“娘娘又得到什么消息?”

太妃孙氏皱眉,说道:“家父拒绝见我的人,甚至下令将我的人直接赶出孙府。”

方少监拿着棋子的手一抖,“孙大人如此冷酷无情?”

太妃孙氏盯着他,“家父这么做是要同本宫划清界限吗?”

方少监放下棋子,“的确很不妙。孙大人可是书写传位诏书的不二人选,这个时候选择同娘娘划清界限,这是要大义灭亲吗?”

“胡说八道!”太妃孙氏厉声呵斥。

方少监笑了笑,“娘娘认为孙大人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总不是单纯演戏给外人看吧。对了,娘娘已经有多少年没回过孙家?孙家又有多久没派像样的主子上门给娘娘请安?

近两年上门送礼的都是一些管事婆子,这本就是一个不妙的举动。可惜娘娘后知后觉,到今日才醒悟。”

太妃孙氏狠狠盯着他,“你是在幸灾乐祸?你别忘了,我们可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老奴岂会忘记。娘娘,孙家那边显然已经靠不上,我们只能靠自己了。”

太妃孙氏冷冷一笑,“把你的人全部撒出去。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在犹豫什么?”

“再等等!”

“等什么?”

“等时机!”

拐子背后的人都还没动静,他着什么急。

第445章 成为炮灰

裴氏命人在春和堂设了个小佛堂。

自天子中风,她一直心神不宁,只能祈求神灵保佑。

每日早晚,她都要在小佛堂焚香祷告,祈求佛祖保佑宁王能够平安归来。

这都过去了半个多月了,京城的消息应该已经送到了宁王手中了吧。

哎!

宁王离京太远了。

消息快马加鞭送去,都要半个多月。

收到消息后启程回京,怕是要一个来月。

人毕竟不是马。

就算是马,也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的奔跑。

念完一篇佛经,在丫鬟的搀扶下,裴氏从蒲团上站起来。

她问丫鬟,“大公子和四公子回来了吗?”

“启禀娘娘,四公子刚回府,大公子估计要等到天黑才回来。”

“把四公子请来,本王妃有话问他。”

“奴婢遵命。”

裴氏离开佛堂,回到花厅。身上已经洗去了香烛味道。

刘议给她请安,“给母妃请安。母妃这几天还好吧?”

裴氏示意他坐下说话,“你父王一日不回京,本王妃一日好不了。这些日子,我是心神难宁,生怕你父王有个三长两短。”

“母妃放宽心。大哥已经派人保护父王的安危,而且父王身边有常恩他们在,不会出事的。”

“双拳难敌四手,蚁多咬死象,不可大意。对了,你大哥什么时候派的人?”

刘议摇头,“这个儿子可不清楚,得问大哥才清楚。母妃也知道,大哥从不和我说这些。我们王府私下里做的一些安排,父王和大哥也都瞒着我,不肯让我知道。”

裴氏说道:“那是因为过去你还小,不管事,你又喜欢出门喝酒胡闹。怕你嘴巴不严实,喝醉酒被人套话,才不肯告诉你。”

刘议低头一笑,“如今儿子已经改邪归正,父王和大哥也该给我机会才对。”

“等你父王回来,你好好表现,我也会和你父王好好说道说道。”

“多谢母妃。”

“也是靠你自己争气。”

裴氏说完,叹了一声。

“母妃怎么又叹气?儿子都说了,父王那里不用操心。父王长命百岁,一定会平安回京。”

裴氏皱眉,“但愿如此。”

“母妃可想过将来?万一父王……”

“不要去想。”裴氏果断打断刘议的话,“议儿,听母妃的话,什么都别去想。想太多对你没好处。就当什么都不会改变,才能保持平常心。”

刘议先是愣了下,转眼笑了起来,“母妃说的对,儿子得什么都不想才行。”

裴氏欣慰一笑,“这就对了。”

“母妃一定是深有感触吧。”

裴氏叹了一声,“当年那么多人条件那么好,都有机会荣登大宝。结果那些人全都败了,败在了你皇祖父手中。你道为何?就是因为他们想太多,不肯脚踏实地。”

刘议若有所思,“母妃再给我讲讲当年的事情。”

裴氏却摇头,“本王妃知道的也不多。有机会,你去兰台寺。如果当年一些资料没被毁掉,一定是在兰台寺。”

是吗?

刘议顿时就兰台寺生出了无限的好奇。

尽管兰台寺是一个冷门到不能再冷门的衙门,在兰台寺当差等于是被打入了冷宫,一辈子断了升官发财的梦想。

“多谢母妃告知,有机会儿子一定去兰台寺看看。”

裴氏点点头,“多看看前人的经验教训,没坏处。”

刘议温和一笑,一脸纯良无害。

……

时间每过去一天,平静的京城就会多出一道暗涌。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人都在争分夺秒,抓紧时间布置。

刘诏突然不见了。

问衙门,衙门说出公差。

具体去哪里出公差,衙门没有一个人清楚。

问王府,王府更是一问三不知。

裴氏很忧心,人都瘦了。

她将顾玖叫到春和堂问话。

“诏儿去了哪里?他出门怎么不和本王妃打声招呼。京城局势越来越紧张,他这个时候出门,万一宫里出事可怎么得了。”

顾玖垂首说道:“回禀母妃,公子出门之前只说出一趟公差,多余的一个字都没说。儿媳问了他,他只让我别多问。”

裴氏气不打一处来,“你是他媳妇,他出门去了哪里你都不知道。你是怎么当妻子的?”

顾玖低头一笑,“父王经常出门三五天不回来,母妃同样不清楚父王的去处。可是父王和母妃相处挺好的,父王也没说母妃做得不好。”

“你放肆!你是和谁说话?有没有上下尊卑?”裴氏拍着桌子怒斥顾玖。

顾玖幽幽一叹,“儿媳知错,还请母妃见谅。儿媳也是善意提醒母妃,有的事情真的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爷们在外面做事,哪里轮得到我们插手。母妃,儿媳这话没说错吧。”

裴氏气了个倒仰,“你现在是越来越放肆了。真以为有诏儿替你撑腰,本王妃就不敢动用家法吗?”

顾玖低头一笑,说道:“母妃息怒。母妃动用家法之前先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宁王府可不能自乱阵脚啊。”

“那你就老实点,本王妃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

“儿媳已经把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母妃还叫我说,我总不能胡编乱造,无中生有吧。”

顾玖也挺委屈的。

裴氏气急,若非时机不对,她真想将顾玖收拾一顿。

“诏儿出门之前,可曾说过多久回京?”

裴氏还是主动回到了正题。

顾玖摇头,“没说。估摸着这趟出门,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两个月。”

“这么长时间?”裴氏脸色都变了。

“这个时候出门如此长的时间,期间万一宫里出现变故,该如何是好。”

顾玖给她出主意,“母妃不妨进宫请示淑妃娘娘。”

裴氏忧心忡忡,“本王妃自会进宫给娘娘请安。问你什么,你都一问三不知,要你何用。你给我退下。”

顾玖不和裴氏一般见识,谁让宁王还没回京,裴氏脾气暴躁点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