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590)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据小人了解,在北方有一条隐秘的线路,多年来,他们就是通过这条线路将大量拐骗来的人口贩卖到北荣西凉为奴。”

“此事当真?”

顾玖神色凝重。

拐卖人口不稀奇,将拐卖的人口贩卖到青楼,权贵之家,同样不稀奇。甚至被卖到矿山做矿奴都不稀奇。

这种隐藏在灰暗地带的事情,从古至今都无法根绝。

想想在现代社会,拐卖孩子的事情,年年都在上演。

还有那些负气出走的半大孩子,甚至成年人从此消失在世间,多半也是被人骗,被人拐卖。

说不定街头某个残疾乞丐,就是‘你’家的半大孩子。说不定某地发现的无名尸体,就是‘你’的家人。

但是将人口贩卖到国外为奴,这妥妥的就是跨国人口买卖,是天大的大案。

虽然本质上都是拐卖人口,但是在朝廷眼中,在世人眼中,这是完全不同的性质。

将大周的人口贩卖到西凉北荣,严重一点地说就是资敌。

而且被贩卖到外国的人口,有几个有好下场?

九死一生,绝非夸张。

“此事千真万确!”兰湘肯定地说道。

顾玖面容严肃地看着他,“这些事情你怎么会知道?”

兰湘躬身说道:“小人自小就在戏班长大,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内情。”

“你说的这事同外戚李家有何关系?”

兰湘说道:“这些拐子,最近几年都在京畿一带活动。据小人所知,他们背后一直有大人物做靠山。在京城的靠山,似乎就是李家。”

“似乎?这么说,你并无把握外戚李家一定同这些拐子有关系?”

“是!但是小人曾听师兄说漏嘴,他曾提起过李家,还说到李德妃。似乎李德妃进宫后能顺利承宠,他们还在其中出了大力气。”

顾玖心头突突一跳,“你说的是真的?”

“小人不敢欺瞒夫人。”

顾玖并没有完全相信。

她问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为什么不直接禀报王爷,为何来找本夫人?”

兰湘笑了起来,“当然是因为夫人不会害小人。而王爷那里,小人不敢保证说出这一切,还会不会有命在。”

顾玖哼了一声,“这话传到王爷耳中,定叫你没命。”

兰湘依旧笑着,“小人相信夫人一定会对王爷有所保留,保下小人的性命。”

“你凭什么断定本夫人不会害你?”顾玖随口一问。

兰湘却特别认真地回答:“直觉!”

顾玖笑了起来,“你会感谢你的自觉。马小六,将兰湘带下去看起来。没本夫人的吩咐,不准任何人接触他。他的饮食,格外留意。本夫人不想听到有任何意外发生。”

“小的遵命。”

兰湘深深看了眼顾玖,又扫了眼马小六。

马小六瞪了他一眼,“放心,我可不是被人拐卖进宫的,我是自己选择进宫。同你说的那些拐子没有半点关系,不会弄死你。”

兰湘尴尬,“多谢马公公。”

“当不起!这边走吧。”

顾玖叫来方嬷嬷,“替本夫人走一趟碧玺阁,叫王爷务必留下乐师的性命。王爷若是问起原因,就说事关李家。快去。”

她担心方嬷嬷去晚了,乐师被王爷给弄死了。

紧接着,她又吩咐宋正去衙门请刘诏回来。

事关庞大的拐卖集团,甚至有可能牵连到宫里,已经不是她一人能处理的事情。

此事必须由刘诏出面。

……

刘诏骑马回王府。

“怎么回事?你哪里不舒服,要不要请太医?”

他紧张地看着顾玖。听说她有要紧事情,他还以为她出了意外,骑着马急匆匆回来。

顾玖拉着他的手,“不是我有事,是李家的案子有了新的线索,甚至可能牵连到宫里。”

接着,顾玖将兰湘说的那些话,一一告诉他。

刘诏瞠目结舌,眉头紧皱。

“他真这么说?”

顾玖点头,“我看他不像是说谎。这事还需你出面查清楚,我已经请父王留下乐师的性命。另外,我答应保兰湘不死,你要审他可以,但是不可用刑。”

刘诏点点头,“我亲自审他。放心,不会对他动刑。”

刘诏提审兰湘,关起门来,足足审了两个时辰。

之后,刘诏急匆匆去见宁王。

常恩再次出山,亲自审问乐师。

当天傍晚,王府侍卫出动,冲入京城各大戏班,窑子抓人。

这一举动,很快惊动了绣衣卫,五城兵马司,京兆尹,金吾卫。甚至连少府狱丞也在过问此事。

大家纷纷询问,宁王发什么疯,跑到戏班子抓人,难不成戏班子拐跑了王府小妾?

不得不说,大家很会联想。而且联想得很靠谱。

绣衣卫同金吾卫先后进宫,对天子禀报此事。

天子震怒,呵斥宁王猪狗不如,仗着权势胡作非为。

命宁王次日一早进宫解释清楚。

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

王府的地牢,彻夜亮着灯火。

常恩亲自出马审问,再硬的嘴巴,在他手中也过不了三招,就得老实交代。

一串串名单浮出水面。

天不亮,刘诏亲自带人,照着名单抓人。

绣衣卫不答应了,这是抢饭碗啊。

宁王府有什么资格在京城大肆抓人?

真当绣衣卫是吃干饭的吗?

刘诏很干脆,“此刻有泼天大功就在眼前,涉及天大的案子。办成了,绣衣卫从今以后也能扬眉吐气,不用矮金吾卫一头。徐大人可愿意抓住机会,随同本公子一起抓人?”

徐仙之狐疑地盯着刘诏,“什么大案?公子可否透露一二,好歹让下官知道一下风险。”

刘诏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想立大功,岂能不冒险。就看徐大人有没有这个魄力。”

“公子没骗下官?”

刘诏不怒自威,“本公子向来有一说一。徐大人愿不愿意,直说便是。”

徐仙之左右权衡,刘诏名声在外,虽然有些行险,可是想到泼天大功,他咬咬牙,应下,“下官就信公子一回。”

刘诏大喜过望。

有了绣衣卫参与进来,抓人可就名正言顺。

绣衣卫本就有缉捕的职责。

京城藏着一个庞大的拐子集团,而且所行骇人听闻,这样的大案,绣衣卫当然要参与进来。

等到徐仙之参与进来,才知道刘诏没骗他。

真的是天大的案子,只要能办成铁案,妥妥的泼天大功。

届时,金吾卫都要被绣衣卫压一头。

只是此刻,他还不知道这个大案还牵连到外戚李家,甚至牵连到后宫,牵连跨国人口贩卖。

他要是知道的话,就算有泼天的大功,他也不会趟这趟浑水。

他也是被眼前的功劳给迷惑了,没深想这事地蹊跷之处。

区区拐子案件,哪里需要宁王府的人倾巢出动。

宁王府又不是打拐斗士。

只有足够的利益和好处,宁王府才肯出面。

等到徐仙之得知真相,那时候他已经上了贼船,下不来了。

只能躲在厕所里迎风流泪,陪着宁王府一起折腾。

朝堂上,御史们商量好了,一起弹劾宁王。

宁王混不吝,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管你弹劾不弹劾,他就是要耍无赖,还要耍流氓。

早朝过后,他被叫到天子跟前,被痛骂,被抽打,宁王还嬉皮笑脸地应付。

他要拖延时间,让刘诏有足够的时间深挖此案。

一旦这件案子交到天子手中,到底会有什么后果,可不是他能控制的。

所以要争取将案子办成铁案。

天子不知道真相,只知道宁王府越权。

天子派出金吾卫,去堵截刘诏。要将刘诏抓进宫里问罪。

区区一个王府,有什么资格在京城大肆抓人?谁给的权利?

这是妥妥的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