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399)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青梅替顾玖揉肩,帮她放松。

顾玖舒服的发出一声叹息,这日子真舒服啊。

喝着养生汤,有丫鬟伺候,果然她是耽于享受的人,吃不得苦。

她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将来刘诏败落,她得陪着刘诏吃几十年的苦。

想想那样的苦日子,真是不寒而栗。

大周朝的皇帝,没有一个是心慈手软的主。

对付皇室宗亲,争位的亲兄弟,比对付外域敌人还要残酷。

一旦宁王府和刘诏败落,那么等待他们的绝不是简单的圈禁。各种磋磨,只有想不到,没有宫廷中人干不出来的。

顾玖咬咬唇,打通南边关系,派人出海一事,得趁早进行。

她得给自己,给刘诏,给未来的孩子留一条逃生的退路。

只是刘诏现在还关在宗正寺,没了刘诏当她的靠山,她在府中还真是有不少掣肘。

顾玖喝了养生汤,问道:“老爷有来吗?”

青梅点头,“回禀夫人,一大早老爷就带着衙门属官来到王府。听邓内侍说,王爷一共准备了四万五千两白银。”

顾玖嗯了一声。四万五千两不多,还不够零头。好在总算还了点,用银钱表达了王府对天子的敬重。

天子要求清理积欠,王府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拿钱出来。

这就是王府的态度。

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府还钱积极,没让户部操什么心。

同别家王府比起来,单是态度上,就胜了一筹。

此刻,在碧玺阁内,顾大人是坐立难安。

王府下人抬着几个箱子进来。

箱子里面装着白花花的白银,一共四万五千两。

宁王一副惫懒的样子,“顾大人,点收吧。一共四万五千两,这是本王掏空王府家底才凑出来的。如果你还嫌少的话……”

啪啪!

宁王拍着巴掌,很快,又有下人抬着几个箱子进来。

箱子打开,里面都装着珠宝器物,有各种礼器,还有金器,银器,漆器,陶瓷。

宁王指着这些物件,对顾大人说道:“本王凑了四万五千两白银,要是户部尤嫌不够,那顾大人就将这些东西全都搬走。本王可是忠臣孝子,父皇下令清理积欠,本王一定全力配合。”

顾大人看着满箱子的珠宝器物,冷汗直冒。

难怪他进来的时候,就感觉这间大厅有点怪怪的。原来是博物架上空空如也,竟然没有一件摆件。

敢情王爷是将这厅里面的摆件全都装在了箱子里。

或许换做户部尚书,真的会命人将这些珠宝器物给抬走了。

但是顾大人不敢。

他担心一旦抬走这些珠宝器物,转眼就会传出他带人抄了宁王府的谣言。

这么大的黑锅,他可背不起。

而且宁王的态度也诡异的很。

谨慎起见,顾大人没有妄动。

他笑了笑,语气小心翼翼地说道:“王爷真会说笑。有了这四万五千两白银,无论是朝堂还是宫里面,都知道王爷尽了力。毕竟谁也不会在府里存放几十万两的白银。”

宁王哈哈一笑,“顾大人说的没错,本王当然不可能没事在府里藏几十万两的黄金白银。

府中上下近千口人,年年月月都是入不敷出。还了这四万五千两,王府就要喝西北风了。

哎,本王也是为难啊。本王也不想上户部打秋风,奈何家大业大,钱不够花,没奈何,只能问户部周转一下。

哪里想到,几年下来,竟然欠了户部几十万两。这么多欠款,本王力有不逮,暂时无力全额偿还,还请顾大人替本王解释一二。若是户部不肯接受的话,这些财物,顾大人都搬走吧。折算一下,看看能抵多少欠款。”

顾大人连连摇头,“王爷多虑了。这些物件,还是留在王爷这里,相得益彰。”

宁王笑笑,“顾大人果真不要这些财物?”

“本官岂能随意带走王府的物件。万万不可,不可。”

宁王哈哈大笑,“亲家是实诚人啊。”

这么长时间,宁王第一次称呼顾大人为亲家,把顾大人激动坏了。

“小女嫁入王府,若是做得不妥当的地方,王爷尽管责罚。”

宁王笑道:“亲家多虑了。大郎媳妇很好,贤良淑德,本王岂会责罚她。”

顾大人顿时松了一口气,整个人也跟着放松下来,不像之前那般拘谨。

宁王拉着顾大人,东拉西扯,闲聊了足有半个时辰。

顾大人意犹未尽,见时间不早了,才提出告辞。叫上人,抬着数箱银两出了王府,前往户部交差。

户部尚书得知顾大人从宁王府收了四万五千两,虽然相比欠款数还是太少,至少是撕开了一个口子。

他想着定要勉励顾大人一番,让顾大人再接再厉,继续清缴欠款工作。

只是话刚出口,户曹前来禀报,“大人,银两不对。”

顾大人大怒,“怎会不对?本官亲眼看见四万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你休要欺辱本官。”

户曹不卑不亢地说道:“顾大人若是不信,可以亲自前往检验。你们京城府尹衙门的人都在,可以为下官作证,下官可没有动过那些银子。”

顾大人怒气冲冲来到户部库房。

四万五千两白银正准备入库,结果户曹说他们抬回来的银子不对,不给入库。这就麻烦了。

衙役们见到顾大人,纷纷涌了过来。

“大人,这些银子,的的确确是从王府抬回来的,怎会有问题。分明是户部的人刁难我等。”

“对,分明就是刁难。”

“老大人来了,都让一让。”

户部尚书上前,拿起其中一锭五两重的银子,在手里掂了掂分量。

然后他问顾大人:“你可知这是什么银?”

顾大人有点懵,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他赶紧拿起一锭银子,放在嘴边咬了咬,“这是西南银。”

“正是!”

西南那边银矿多,银子开采后,银矿监丞会命人将银子按照模子做成五两一锭,运送到京城。

但是因为西南银杂质多,说是五两,其实不足五两。

这些银子运到京城后,通常会回炉重铸。五两一锭的西南银,能得四两左右的官平银。

户部收银子,只收分量十足的官平银。

顾大人脸色变得煞白。

五两银变成了四两银,四万五千两,一下子就少了九千两,变成了三万六千两。

整整九千两啊。

顾大人着急地问道:“签单呢?赶紧将签单交给本官过目?”

签单上面,只写着白银四万五千两。

顾大人的心往下沉了沉。

他猛地回头,朝马师爷看去,“本官记得,当时验收白银的时候,亲眼看到是官平银,对不对?”

马师爷连连点头,“小官确认是官平银,每箱都验过。”

凡是官平银,底部都会有年份,炉子号码。

这些西南银,只是一块银子,底部什么都没有。

此时,顾喻站出来,“启禀大人,下官也可以证实,一开始箱子里面装的的确都是官平银。”

顾大人着急,冲户部尚书说道:“老大人,你也听到了,一开始这些银子的确是五两一锭的官平银,本官绝对没有胆子弄虚作假。”

户部尚书沉吟片刻,问道:“你们在王府验了银子后,就立马抬着箱子回来了吗?”

顾大人摇头,“没有立马赶回来。王爷拉着下官闲聊了半个时辰。”

顾喻眉头紧皱,“这些银子,显然是在王府的时候被掉包了。”

马师爷连连点头,“期间下官腹部不适,有离开过一段时间。估计就是那个时候被王府的人给掉包了。”

顾大人猛地拍了下自己的脑袋,“宁王害我!”

他还真的以为宁王真心和他交往,拉着他闲聊了足足半个时辰。

当时他还感觉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