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270)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刘诏点点头,“有可能。”

“不去,不去。老头子这是在挖坑,想把我们都给埋了。哼,本王绝不上当。”

刘诏面无表情地说道:“不去不行。否则明日一早,金吾卫就该上门请父王去诏狱喝茶。”

宁王脸色都变了,“老头子太恶毒了,他对我们这些儿子,是一点慈爱之心都没有,要将我们活生生逼死。

他当了几十年的皇帝,杀了多少宗室,多少皇亲,多少朝臣,却还稳稳当当的坐在那个位置上,难怪世人都说老而不死是为贼。”

刘诏蹙眉,“父王说话,好歹注意点分寸。”

宁王冷哼一声,“少来教训本王。就是当着老头子的面,本王也敢这么说。”

这话倒是不假。

好几次,宁王当着天子的面,大哭大闹,指桑骂槐。

每次天子罚宁王,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还说难得听到实话,又说过去对宁王有所亏欠云云。

天子如何亏欠了宁王,外人并不清楚。

这似乎是天子同宁王之间的秘密。

淑妃娘娘略微知道一点,却从来都是闭嘴不言,权当不知道。

天子的放纵,让宁王越发惫懒,胆子也越来越大。

天子宠幸新得的美人,也只有宁王敢说天子老不修。

宁王就是靠着这副惫懒的形象,在朝堂上立足了脚跟,同赵王,燕王,还有太子殿下,分庭抗礼。

不过宁王上朝,通常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似乎志不在那个位置。

当然,是真不在意那个位置,还是假不在意那个位置,唯有宁王自己知道。

刘诏沉默了片刻,说道:“赵王叔欠了户部不下二十万两银子,燕王叔估计有四十万两。东宫应该最少,只有十多万两。”

宁王哈哈一笑,树洞:“东宫为何欠钱最少,因为太子不懂得享受。整日和一群老头子谈经论道,还真当自己是读书人。弄到现在,君不君,臣不臣。他的太子已经当到头了。

老头子这些年耐心越来越差,只要多挑拨几次,再有人吹吹枕边风,太子就要彻底完蛋。”

刘诏却说道:“父皇别忘了皇长孙。”

宁王一听皇长孙三字,五官都皱在了一起。

皇长孙是太子的嫡长子,东宫世子,从出生起,就极得天子喜欢。

虽然近些年,大家拼尽全力在天子跟前进谗言,让天子疏远了皇长孙。可是不代表东宫就毫无还手之力。

万一天子哪天想起往日同皇长孙之间的祖孙情意,说不定东宫还能起死回生。

宁王皱着眉头,说道:“老头子绝不会越过皇子,立皇长孙为继承人。这是取祸之道,老头子只要没糊涂,就干不出这种事情。”

刘诏丢下一个重磅消息,“今日早朝,皇祖父下旨,令皇长孙到京营历练。”

“什么?”

宁王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老头子是疯了吗?这个时候派皇长孙到京营历练,他想做什么?想要害死我们所有人吗?是想让皇室自相残杀,杀到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吗?老不死的,果然对他不能有太高的期望,气煞本王。”

宁王在大厅内走来走去,心情郁闷到极点。将天子从头骂到脚。

刘诏继续说道:“父王息怒。前往军营历练的人不止皇长孙一人,赵王府嫡长子,燕王府嫡长子,诸位叔叔府上的大公子,包括儿子本人,都要前往军营历练。”

咦?

宁王停下脚步,盯着刘诏,“这事你怎么不早说?害得我白担心一场。”

“父王说话太急,儿子没机会说话。”

刘诏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宁王冷哼一声,“老头子派你们去京营历练,这是要考察你们。你好好表现,替本王争口气。”

“儿子遵命。另外,儿子的婚期,我认为今年腊月的日子很不错。”

宁王盯着刘诏,“你想腊月成亲?”

刘诏点头。

等到腊月,顾玖的嫁妆应该已经置办齐全,成亲正是时候。

宁王全身放松坐在椅子上,“你想好了,真要娶顾玖?”

刘诏点头,“儿子早就想好了,我会娶顾玖为妻。”

宁王试探道,“要不要本王亲自给你挑选几位妾室。放心,都是身家清白的良家子。”

刘诏摇头,“多谢父王关爱,儿子不需要。父王不如将挑选好的人给二弟,三弟,还有四弟送去。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宁王冷笑一声,“怎么,为了一个顾玖,你就要守身如玉?丢不丢人?”

刘诏镇定如山,平静地说道:“儿子并不是要为谁守身如玉。儿子只是不喜欢身边太多女人。”

这话宁王是不信的。

“有时候本王都要怀疑,你到底是不是本王的亲儿子。你的性子,既不像本王,也不像你母妃,倒是有些像老头子年轻的时候。老头子当年为了争夺皇位,真的是什么事情都能忍。”

刘诏沉默不语。

宁王一脸无聊的表情,挥挥手,“算了,你的事情你自己拿定了主意,我也懒得管你。改明儿我派媒婆上顾家,将婚期替你定下来。你定的日子是哪天?”

刘诏声音清冷地说道:“腊月十六。”

“腊月十六,本王记住了。此事你和你母妃说一声,要不然她又要怪你,凡事都瞒着她。”

“多谢父王提醒,儿子这就去见母妃。父王记得明日早起上朝,否则金吾卫该上门了。”

“知道,知道。老头子不放过本王,你也来烦本王。”

刘诏起身离开碧玺阁,前往春和堂。

王妃裴氏见到刘诏,先是冷哼一声,挥挥手,让不相干的人全都退下去。

然后才说道:“你还知道来见本王妃。我还以为你把本王妃都忘光了。”

刘诏在椅子上坐下,“母妃说笑,儿子岂会忘了你。”

王妃裴氏哼了一声,“本王妃可不是说笑。你自己算算,你有多长时间没来给本王妃请安?你四弟就是比你孝顺,只要在府中,每日必定会来请安,在本王妃跟前尽孝。”

刘诏笑了笑,“四弟如此孝顺,不如以后就留他在府中,专门陪着母妃说话解闷。”

“你这话是何意?你是在嫉妒你四弟,还是在毁他前程。他堂堂男儿,岂能困于内宅。”

王妃裴氏眼一瞪,很不高兴。

刘诏冷漠地说道:“母妃肯替四弟着想,知道男儿不能困于内宅。为何又对儿子横挑鼻子竖挑眼?难道儿子就该整日困于内宅,只为了尽孝吗?只怕孝顺日子没过几天,金吾卫就要上门了。”

“你,你简直是放肆。你和你四弟是一回事吗?”

王妃裴氏大怒,对刘诏越发不喜欢。

刘诏很是无所谓,母妃喜不喜欢他,对于他这个年龄来说,重要吗?半点都不重要。

不过他还是顺着说道:“儿子是嫡长子,肩上有重担,还请母妃体谅一二。”

王妃裴氏深吸一口气,火气消了两分,“本王妃若是不体谅你,早就派人到文书苑找你。说吧,今日巴巴的跑过来,有什么事?”

刘诏轻声说道:“从明日起,父王要每日早起上朝。”

王妃裴氏蹙眉,“你让本王妃管着你父王?哼,我要是管得住他,府里能有这么多女人?”

刘诏说道:“儿子知道母妃的难处。儿子的意思是,请母妃将内院清理一番,该打发的人都打发出去。不能打发的人,就让他们去田庄。七月,四弟就要大婚,母妃也不喜欢给宾客们一个杂乱不堪的印象吧。”

王妃裴氏想了想,“好吧,改明儿本王妃拟定一个名单,将不老实的人都打发出去。还有别的事情吗?”

刘诏又说道:“我的婚期已经定了,腊月十六。父王会安排媒婆上顾府,正式定下婚期。”

王妃裴氏一脸的不高兴,眼神透着挑剔,“那个叫顾玖的姑娘,果真有那么好?你就那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