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1632)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朕没必要同你解释为什么!没有别的问题,就滚出去!朕做决定,何时轮到你来质问!”

刘诏动了怒火,宫人不敢迟疑,赶紧将端郡王刘议请出去。

刘议极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

没了刘议,大殿就只剩下皇室一家子。

刘御就跪在地上,还在坚持,“请父皇收回成命!儿臣可以以监国的身份继续替父皇分忧。”

刘诏冷冷地扫了他一眼,“你给朕继续跪着。”

刘御将背脊挺得笔直笔直,跪得端端正正。

荣王刘衡,鲁王刘衠,两兄弟都是一脸想劝又不敢开口的模样。

父皇这会正憋着火气,两兄弟开口,妥妥的就是炮灰命。

此时,汝阳站了出来。

她一身气势,不输兄弟。

她开门见山地问道:“父皇的身体,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顾玖同刘诏交换了一个眼神,她出面回答,“你父皇的身体,的确很严重。需要小心调养,不操心不劳累,才能确保寿数!”

此话一出,几个孩子都湿了眼眶。

汝阳擦着眼角,“退位这么大的事情,父皇和母后事先为何半点风声不露?今儿早朝,听到父皇决定退位,我们哥哥们都吓坏了。不怪大哥一再恳请父皇收回成命。他刚被父皇立为储君,紧接着就要继承皇位,俨然成了众矢之的。这会不知有多少人,都在指责大哥。”

“这是他必须背负的重担。朕不能因为他成为众矢之的,就收回成命。”

刘诏态度强硬,不容置疑。

“父皇退位,只是因为身体原因吗?”汝阳小心翼翼问道。

“不然呢?莫非你们以为朕被谁逼迫,被迫退位吗?”说完,刘诏自个都笑了起来。

顾玖拉了下他的袖子,朝老大刘御努努嘴。

怀疑刘诏被人逼迫退位,肯定不止一个人。

估摸着,朝堂上多半的人都会往这个方向想。

齐王刘御,瞬间成为最大嫌疑人。

甚至皇后顾玖,朝臣们也会各种揣测。

是不是齐王联合皇后娘娘,逼迫皇帝退位?

天家父子,是不是已经反目成仇?

历来皇帝退位,都有着不得已的理由。十有九八都是被人逼迫。

也就难怪朝臣一力反对。

估摸着明儿就有齐王逼迫皇帝退位的谣言传出去。

刘御不怕背锅,但是他不能背上逼迫父皇退位的罪名。

转眼间,刘诏也想到了这一点。

他沉吟片刻,“老大起来站着回话。”

“谢父皇!”

刘御谢恩之后,才站起来。

刘诏继续说道:“退位一事,朕心意已决,明日会正式下退位诏书。原因已经告诉你们,朕身体不适,无法继续处理朝政。是时候将位置让出来。”

“儿臣不接受!”刘御直言。

刘诏指着他,“没你说不的权利。这个皇位,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可是……”

“没有可是!”

刘诏乾纲独断。

还是汝阳胆子大,她开口问道:“父皇真的不能收回成命吗?”

刘诏郑重说道:“朕心意已决。”

汝阳沉默片刻,“儿臣谨遵皇命!”

刘诏终于露出一抹笑容。

他累了,挥手将孩子们打发走。

他疲惫地往软塌上一坐,同顾玖抱怨道:“他们也不想想,朕下了多大决心才决定退位。一个二个,都劝朕收回成命。知不知道,这么劝下去,朕真的有可能改变心意。真是的,一点都不体谅朕,尽添乱。”

“先喝口茶润润喉。”顾玖劝道。

刘诏一口气喝光一杯茶,冒烟的嗓子总算好了些。

他又说道:“本以为朕决定退位,朝臣都会欢呼庆贺。没想到,个个痛哭流涕,哭着吼着让朕收回成命。要知道,以前他们都是指着朕的鼻子骂昏君。现在朕这个昏君要退位,他们反而不高兴了。你说好笑不好笑。”

顾玖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再‘昏君’,君臣相处多年,怎么着他们也能继续混日子。新皇登基,朝堂很快就会变成另外一个局面。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得新皇重用。再一个,朝臣都喜欢墨守成规,不喜欢求新求变。”

凡事照着规矩来,都不用动脑筋,日子就能混过去。

今天一变,明天一变,折腾得人仰马翻,又要重新适应新规矩。

对于朝臣来说,真是讨厌得很。

干什么退位?

弄得人仰马翻,人心惶惶。

不如做皇帝做到死,届时齐王殿下也能名正言顺登基称帝,还少了一道退位手续,等于少了一堆麻烦事。

当然,这都是老臣的想法。

中青年官员,巴不得求新求变。

只有当变动来临,他们才有机会上位。

否则等上面的老臣致仕养老,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刘诏感慨道:“朕不就是想退位,这是遭了多少人嫌弃。就连老四,都敢跑到宫里质问朕,真是岂有此理。”

顾玖哈哈一笑,“老四他是不服气!他求而不得的皇位,你却说放弃就放弃,他心头意难平。”

刘诏十足地嫌弃刘议,“那是他格局小!抓着一样东西,到死都不肯放手。眼睛就盯着跟前的一亩三分地,从来不懂得放眼看天下。天下何其大,不止有大周,不止有西域,不止有南洋!那么多土地,人口,矿产,他怎么就没想过去看看?

当年推广草原海外开拓计划,朕有想过,要是老四有胆量出海圈地为王,朕给他兵马,给他钱,替他打下地盘,封他做诸侯王。可是他从未有过这方面的想法,说到底他就是舍不得到手的一切。”

顾玖说道:“京城生活富足安逸,海外生活艰苦,一切要从头开始。而且自古以来,人们都畏惧出海。过去,都是没出路的人,刀口讨生活的人,才会出海。

出海圈地,要么有大勇气,要么是被逼到绝路。老四两样都不占,你总不能强逼着他出海圈地。京城的日子过得好好的,谁舍得放弃。

你瞧瞧,各大世家派到海外的子弟,全都是不受重视的边缘人物。这些人顶着世家子弟的名头,却毫无出路,只能去海外博一个前程。但凡能在京城找到一份差事的人,都不会选择出海。所以,你就不要苛责老四!”

“你怎么总替他说话?”刘诏不满。

顾玖白了他一眼,“我是担心在这节骨眼上,你和老四又闹起来,平添事端。”

刘诏摆手,“朕不会和他一般见识!他被母后养得娇气,吃不得苦。和他计较,朕多年前就被他给气死了。”

顾玖抿唇一笑,“都说长兄为父!你这个长兄,瞧着倒是有点派头。”

“那是当然!”刘诏一脸嘚瑟!

……

不等流言四起,次日一早,刘诏直接下了退位诏书,同时下了一道册立齐王刘御为储君的圣旨。

责令礼部赶紧挑日子,把事情办了。

礼部哭哭!

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啊!

大周国祚两百多年,没有一个帝王选择退位。

景明帝刘诏也算是开了先河。

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礼部官员,埋首兰台寺。

翻遍所有史料,试图从上古记载中,寻找退位的合法性和礼节规制。

退位这样的大事,岂能草草了事。当然要按照严格的礼法进行。

如同皇帝登基,每一步都要按照礼法进行。

偌大兰台寺,被礼部几十号人霸占。

天天翻书!

早上一睁眼,就到兰台寺翻书。一直翻到天黑落锁。

中书令杨季看不下去了。

给礼部官员指了一条明路,“去山河书院找三元公问问。三元公阅遍天下书籍,山河书院图书馆据说收集了许多孤本残本,说不定会有收获。“

礼部尚书得了提点,带着礼物,急急忙忙上山河书院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