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1543)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想要利益最大化,拥有更多的十税一的土地,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家。将兄弟,将儿子,将侄儿全都分出去,一户家庭一个功名,便可利益最大化。逼迫世家分家,这才是皇后娘娘的真正用意。”

三元公连连点头,“周兄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当初皇后娘娘用计,逼迫孙兄分宗,同本宗脱离关系,老夫就预料到后续还有更大的动静。

皇后娘娘做一件事,从来不会是单纯的做一件事。一件事后面,必定还有连环的计划。孙家分宗,算是皇后娘娘的一个探路石,加之杨季在南边打下大片土地,北边陈壮实也成长起来,京大营则紧紧握在陛下的手中。皇室宗亲,也都被管束起来。

条件已经具备,皇后娘娘便趁势推出了她的大计划,打压世家,限制世家。世家要么顺势而为,分家,谋取最大利益,要么就只能硬抗到底,承担高额税率。

以少府和金吾卫,加上内侍省,这三个衙门来势汹汹,户部完全比不了。少府一旦出动,开始勘定土地面积,征收粮税,瞧着吧,还得乱一阵子。不过随着少府粮行第二批股份认购,股价直接上涨一百亩来看,估摸着最终还是闹不起来,至少不会闹到天下烽烟四起的地步。”

周世安朝孙状元看去,“孙兄怎么看?”

孙状元捋着胡须,“最近书院学子,人心惶惶,都在讨论土地税收这件事。以前,只要考取功名,就可以免税免徭役。如今考取功名,只是十税一的土地上限高了,不能再享受免税。

大部分读书人都是满腹怨气,嚷嚷着说不读书,不如回家种田。然而,嚷嚷归嚷嚷,新律法已经颁布一个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学子退学。”

三元公跟着说道:“山河书院也没有人退学。甚至很多人支持新律法,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了民生问题。”

孙状元接着说道:“据老夫了解,国子监,军事学院,地方上的书院,也没有人退学。这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

三元公颔首,“读书依旧是最好的选择。即便不能免税,但是只要有功名,就可以庇护家人,名正言顺拥有更多的土地。若是做了官,可以买卖的土地更多。老夫还得到消息,朝廷打算提高官员俸禄。”

“当真?”

三元公笑呵呵的,“应该是真的吧。事关土地税收,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官员竟然没有闹起来,其中缘由二位就不好奇吗?老夫想着,光有少府粮行的股份,海外置产,恐怕还不足以让朝廷官员闭嘴吧。”

第1085章 嫌弃(三更)

“增加俸禄能增加多少?从五十两提高到一百两,一年不过就是多了五十两而已。这点钱,就能让朝廷官员闭嘴,恐怕是妄念。”

周世安连连摇头,认为三元公的消息很不靠谱。

提高俸禄,除非一口气提高十倍,否则不具有任何吸引力。

为何?

因为大周的官员的俸禄极低。

打个比方,一个七品京官的俸禄加上米粮,折算下来,一年绝对没有一百两。

京城居,大不易。

一年收入一百两,做京官,怕是要做成叫花子。

怎么办?

一是贪墨。

二是靠家里支援。

做官了,起步就是进士。

家族免税免徭役,可以接受投献。

只要胆子足够大,来者不拒,一两年时间家族就能脱贫致富。

家族出钱供养京官,京官尽可能的庇护家族。

就是这么一回事。

增加一点点俸禄,哪能能让官员闭上嘴巴。

“一定还有别的补偿,才能让朝廷所有官员闭上嘴巴。”

周世安十分笃定。

他是正儿八经做过官的人,还是京官。

三人当中,他脱离官场的时间最短,当官的时间最长。也就意味着,他对朝廷官员的尿性更了解。

没有足够的利益,官员不可能紧闭嘴巴,一声不吭。

三元公捋着胡须,连连点头,“周兄说的有道理。我们不妨猜一猜,皇后娘娘还给了官员什么补偿,才能让他们集体闭嘴。”

“莫非是四海寰宇的股份?”

“应该不是。”

“总不能是少府的股份吧。”

“肯定不能是少府。”

“老夫左思右想,根子估计还是在土地上。”

“杨兄此话何意?”

三元公手持棋子,闭目深思,紧接着又摇头,“胡思乱想,都是胡思乱想。”

“杨兄有什么话,何不明言。即便是胡思乱想,说出来听听也无伤大雅。”

三元公摆手,“不说,不说。你们在朝中有熟人,何不问问朝中官员。”

“没人肯说实话。”孙状元砸了嘴巴,很是嫌弃。

周世安哈哈一笑,“少府粮行第二批股份认购,价格猛涨一百亩,这等好事那帮当官的当然不肯提前透露消息。”

孙状元捋着胡须,“都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小人。朝堂都是这种人当道,也不知将来会成什么样子。皇帝和皇后娘娘这样搞下去,最怕的就是人亡政息。”

三元公哈哈一笑,“人亡政息一事,孙兄大可放心。此次土地律法的颁布,齐王殿下出力甚多。可见,齐王殿下本人是支持这个律法。”

“照着杨兄的说法,齐王殿下的名分已经定下来了?”周世安好奇问道。

三元公微微颔首,“不出意外,就是齐王殿下。”

孙状元皱着的眉头舒展开,“如此,我倒是放心了。”

三元公大笑一声,然后说道:“齐王殿下是皇后娘娘手把手教导出来的,见识非同一般,能文能武。孙兄要将目光看长远些。我们现在身处变革大时代,千百年不曾有过的大变革,十年二十年社会就是一个新面貌,二位难道不激动吗?老夫激动得整晚都睡不着。”

孙状元跟着哈哈一笑,指着三元公,“杨兄莫非又有新书要出版?”

三元公也不隐瞒,“已经有了点思路,我再整理整理资料,就可以动笔。孙兄家里,可要分户?若是不分户,你们新民孙家名下的土地,明显超出了上限,会被少府课税。”

孙状元说道:“不瞒二位,老夫已经为家族这置换了八十股少府粮行的股份,将来等老夫过世,这些股份都分出来。分户一事,已经在着手。分了户,家里的田地都能满足十税一的条件。”

周世安啧啧两声。

“孙兄家族果然是当世豪门。一百一百亩一股,八十股,接近十万亩土地,真是令人咋舌。更令人咋舌的是,还有足够的田地用来分户。粗略一算,你们新民孙家手头还捏着几十万亩土地。”

三元公笑眯眯的说道:“几十万亩恐怕不止。新民孙家几百号人,有功名的人差不多得有二三十号人,分一分,估计能有百万亩。”

孙状元连连否认,“没有那么多,你们都是瞎胡说。还有,置换少府粮行的股份,是一千亩一股,并非一千一百亩一股。”

啪!

周世安猛地拍着自己的脑袋,“我竟然给忘了,孙兄几个子侄都在朝廷做官,肯定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于是顺利认购了第一批少府粮行的股份。刚才孙兄还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真正是小人。”

三元公也指着他说,“孙兄果然下人,戏耍我们二人。”

孙状元哈哈一笑,“老夫哪里知道你们二人看似聪明,也有犯蠢的时候。不趁机戏耍一番,岂非对不起自己。”

“过分,实在是过分。”周世安连连摇头,“人心不古!”

三元公则问道:“孙兄可否说说,皇后娘娘还安排了什么计划,确保朝廷官员闭上嘴巴。”

孙状元也不卖关子,直言说道:“陛下和皇后娘娘正在推行一个养老金计划。”

“养老金?”

“正是!类似于伤残军人补助金,致仕养老后能领取一笔养老的钱,也可以换成土地。大致是这么一个情况,具体条款还没出来。因为涉及到所有官员的利益,大家都很谨慎,都想看看具体的条款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