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1487)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柱国公苦笑连连。

“朝廷对武将总是防备多余信任。”他小声抱怨了一句。

他想,以皇后娘娘的大度雅量,定不会和他计较。

顾玖的确不会和他计较,甚至附和他的话,“当皇帝的人,总是忌惮领兵作战的将领。好似所有武将,都头生反骨,妄图造反。”

咦?

这个画风不对啊。

“柱国公有没有想过,有没有什么办法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柱国公缓缓摇头,又点点头,“常常想这个问题,却始终找不到能解决的办法。娘娘可有办法?”

顾玖笑了笑,“慢慢摸索着,不着急。至少本宫信任朝廷的武将,相信他们不会造反。”

因为没有造反的土壤,自然可以放心。

就连安西王,曾经的鲁侯,这个最大的大反派都没有造反,其他武将哪有本事造反。

造反,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老天爷凶残了许多年,最近七八年一直风调雨顺,很合作。造反的天时没了。

没了天时,地利人和也就不存在。

造反?

开玩笑吧!

做大周的武将挺好的。

如今朝廷不克扣大家的俸禄,钱粮基本上能按时送到。

偶尔晚点,也就是晚个半个月一个月而已。

同以前动辄拖延三五年,一分钱俸禄没有的情况相比,现在当兵的日子真是美滋滋。

军队的待遇,能够按时按量兑现,百姓当兵的积极性都高涨了不少。

朝廷募兵的任务,完成的也算顺利。

柱国公领了任务,趁机朝皇后娘娘推荐了几个人才。

顾玖很给面子,全都应下。

“本宫相信国公爷的眼光,你推荐的人物定然差不了。”

“多谢皇后娘娘信任。”

谈完正事,柱国公告辞离去。

很快他将走马上任,出任军事学院首任院长,主持学院筹建逐项事情。

消息一出,在武将勋贵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么多年,宫里总算惦记上我们武将,不容易啊!”

“这个军事学院,到底什么名堂?”

“自然是培养武将的地方。”

“靠读书能培养出武将,怕不是说笑。”

“学员直接从军营挑选,怎么就培养不出来。”

“先别急着争论。这个军事学院,宫里点名让柱国公他老人家负责,能理解。不过顾家也是勋贵之后,为何筹建军事学院这样的大事,宫里就不给顾家一个机会?顾家怎么说也是外戚,正儿八经的勋贵,资历足够。”

“这么一说,的确有些古怪。皇后娘娘向来很照顾自己人,偏偏对顾家,连个机会都不给,未免太冷漠。”

“诸位难道忘了承平伯顾珽死活不肯守孝的事情吗。没有皇后娘娘的支持,他顾珽敢冒天下大不讳,不给继母守孝。很明显,皇后娘娘对娘家人心中有怨,所以不肯给娘家人机会。”

“此话有理!”

“顾家这个外戚当得憋屈。”

第1040章 湖阳快死了吗?(三更)

身为勋贵武将圈子里的一员,外面的流言蜚语瞒不住顾家人。

一开始自然不在意。

只是听得多了,那些话难免入了耳,进了心。

回想这些年,皇后娘娘对待顾家人,似乎,好像,真的很冷漠。

顾家没有因为是外戚,就得到特殊的照顾。

闲话进了心头,难免就会胡思乱想。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胡氏推了推顾琤,“你说皇后娘娘对我们真的有所不满?”

顾琤打了个哈欠,“别胡思乱想,赶紧睡觉。”

胡氏哪里睡得着,“还有几个月就能出孝,你起复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起复的事情等出了孝再说。你啊,别听风就是雨。”

“并非我一人胡思乱想。这两天,我去侯府,去大房,大家话里话外都在打听皇后娘娘的态度。大伯母还问我,我们是不是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

顾琤被吵得彻底没了睡意。

他双眼睁开,望着房顶,“皇后娘娘即便对顾家有所不满,也绝不会故意打压顾家人。这一点我可以肯定。”

胡氏蹙眉,“可是这一次筹建军事学院,好像并没有我们顾家什么事。反倒是柱国公府,喜气洋洋,还下帖子请吃酒。我怀疑他们是成心恶心人,故意刺激我们顾家人。”

顾琤沉默了片刻,说道:“柱国公府魏家,同隔壁侯府是两代姻亲。我想柱国公他老人家,应该不会忽略我们顾家人吧。”

胡氏反驳,“可是柱国公推荐的人选里面,并没有顾家人。柱国公推荐的全是他的老部下,明目张胆的任人唯亲。偏偏皇后娘娘还依了他。”

胡氏咬碎了银牙。

虽说顾琤是文官,筹建军事学院轮也轮不到顾琤。

可她一想到顾家被忽略得如此彻底,心头就不是滋味。

本该风光无限的顾氏外戚,混得还不如一般官宦世家,憋屈啊!

深夜谈话,胡氏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

顾琤暗叹一声,“别抱怨了!此事无需我们操心。”

胡氏不满,“夫君,此事关系到顾家未来的前程地位,不是和你没关系就能置身之外。”

顾琤反问一句,“那你说我能怎么办?总不能进宫质问皇后娘娘吧。”

“当然不能,但是你可以去大房,去侯府,请教长辈们的意见。我想这事最着急的人莫过于侯府吧。”

顾琤蹙眉,“族中兄弟,都在军营当差,没有调令不得擅离职守。筹建军事学院一事,兄弟们的资历恐怕还差了点。指望大伯父,还有侯府几位伯父,同样差了点火候。你别忘了,大伯父他们这一代,正儿八经没打过几场仗。反倒是几位兄弟,真刀真枪在战场上厮杀多年。”

胡氏蹙眉,“难得的机会,难道真要放弃?”

顾琤叹了一声,“如果顾家人真有资格参与学院的建立,我想娘娘一定不会吝啬给大家一个机会。”

“别的勋贵世家都有资格,偏生我们顾家没资格,真是好生憋屈。”

“你就别想了。此事非你我二人能左右。”

“若是伯爷在京城,一定不是这个局面。”

胡氏口中的伯爷,指的是顾珽。

顾珽南下练兵,一去两年。

看样子几年之内,他都不会回来。

……

怀念顾珽的人,不止顾琤夫妻。

侯府上下,也在怀念顾珽。

人人皆知,皇后娘娘同顾珽,兄妹情深。

皇后娘娘只会为顾珽真心打算,其他顾家人都是捎带。

侯府松鹤堂。

老夫人魏氏,已经很老很老,头发雪白。不过精神还不错,思维口齿都很清晰。

她杵着拐杖,坐在软塌上。

人老了,坐不得硬邦邦的红木椅子,腰痛。

软塌渐渐流行起来,老夫人魏氏给自己也添了两张,坐着果然舒服。

软绵绵的垫子靠背,将整个身体包裹起来,真是舒服啊!

侯爷顾知文坐在下首,端端正正。

“最近外面有许多闲话,都和我们顾氏一族有关。”

老夫人魏氏的态度很明确,“不用理会外面的闲言碎语。娘娘并没有忘记顾家,更没有冷落顾家,外面的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我们知道娘娘没有冷落顾家,可是族人不知道,外面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要将顾瑞他们即将回京的消息散布出去,封住那些人的嘴巴。”

老夫人魏氏的主意很正,“皇后娘娘既然叫我们不要声张,你就听皇后的话。军事书院筹办,我们顾家也有份参与。顾瑞会带着从军营里面挑选的第一批学员进京,届时自有好戏可看。”

顾知文点点头,“我只是心头不甘心,那些人仿若长舌妇,嘴巴太臭。”

老夫人魏氏笑了起来,“你既然知道他们是长舌妇,又何必理会。”

此时,下人禀报,说是顾琤携胡氏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