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1438)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某将前往南方应募出海护卫,像某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做皇后娘娘的狗腿子。”

“呵呵!就你这身板,还想出海,当心死在海上。”

“胡说八道!某要去海外杀蛮子,某有一把子力气。”

“光有力气可不行,还得会搏击之术,杀人之术。”

一个面白有须的人突然插话,引来众人侧目。

“你说的有道理,请问贵人怎么称呼?”

“咱家姓邓。若真想应募出海护卫,可以到百家坊后巷,拿咱家的名帖登门。”

邓存礼丢下名帖,带着徒弟转身离去。

众人面面相觑,久久不言。

“宫里的公公?”

“小子,你走大运了。”

第999章 邓存礼归京

邓存礼时隔多年回京,京城变化之大,他也忍不住咋舌。

这次他被皇后娘娘紧急召回来,心中有诸多猜测。

顾不得细看京城的变化,第一时间递了贴子,进宫请安。

皇宫也变了模样。

最大的不同,皇宫里面的人少了,反而多了一些人气。

经过通报,邓存礼被请进长安宫书房。

今儿书房冷清,没有算盘拨动的响声。

地面上,放着几个箩筐,全都装满了账本,其实还是很忙的。

邓存礼心中了然,宫里的人气,显然来自于长安宫。

长安宫是皇后娘娘居住的地方,也是办公的地方。

因为紧邻御花园,大家进出长安宫,都走景耀门,避开了所有朝臣。

“老奴拜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

“邓公公回来了,快起!”

顾玖招呼邓存礼坐下说话。

邓存礼谢过之后,在小杌凳上轻轻落座。

二人互相打量。

顾玖的目光直接,邓存礼含蓄。

“多年未见,邓公公还是老样子。”

“老奴老了,倒是娘娘一点都没变。还是当年老奴离京时候的模样。”

顾玖哈哈一笑,“没想到你也学会了拍马屁。这些年辛苦你了,西北大局,多亏有你主持,否则本宫和陛下的计划难以实现。”

“娘娘运筹帷幄,老奴只是奉命行事。老奴回京之前,西北军正在搬家调动。”

“和本宫说说具体情况。西北军弄了多少人口?那些将士愿意跟随他们西进?”

邓存礼斟酌着说道:“鲁侯夫人亲自出面,在西北大肆购买人口,弄得牙市价钱跟着上涨。不到一年的时间,鲁侯夫人恐怕买了不下三千人,两千男仆,一千女仆。”

顾玖点点头,“这几年风调雨顺,遭灾的地方不多,牙市哪里来的这么多人口买卖?会不会是拐子混杂在其中?”

邓存礼说道:“回禀娘娘,老奴私下里打探了一番,鲁侯夫人买的人口,主要来自于山区。山区地贫,生活艰难,向来有卖儿卖女的传统。加之牙婆抬高了身价,很多人家其实日子勉强还能过下去,被价钱吸引也会提前卖儿卖女。这几年朝廷严打拐子,被拐卖来的男女倒是少见。大部分都是被亲人卖给牙婆,牙婆转卖给鲁侯夫人。”

顾玖点点头,“西北军光是战斗人员就有几万人,这些兵将的家属可有跟随?”

邓存礼说道:“这些年,西北军都是在西北本地募兵。西北以外的兵源,要么退伍,要么被大都督府接管。”

“你是说,将士家属都愿意跟着西进?”顾玖暗暗咋舌。

邓存礼说的比较含蓄,“鲁侯在带兵这一块,还是很有本事。根据调查,鲁侯在多年前就开始准备。可能在娘娘算计西北军的同时,鲁侯就已经猜到了娘娘的用意,顺水推舟,开始大肆在西北本地募兵,于是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顾玖扬眉一笑,“本宫从不敢小看鲁侯。能在西北经营出偌大局面,自然不是等闲之辈。多年前他就能猜到本宫的意图,不意外。只可惜,本宫一直没机会同鲁侯见一面。”

邓存礼说道:“老奴回京之前,和鲁侯告别。鲁侯也说很遗憾不能和娘娘见一面。”

顾玖笑起来,“很可能这辈子,本宫和鲁侯都无法相见。真想会一会他。不知裴蒙得了鲁侯几分真传?”

邓存礼思考片刻,说道:“不太好说。”

“哦?也有你无法判断的事情吗?”顾玖好奇。

邓存礼斟酌着说道:“平西伯裴蒙,看似是个只会打仗的莽夫。然而凡是这么看待他的人,最后都败在了他的手上。”

“你是说他在假装莽夫?”

“莽夫可能是真莽夫,奸诈也是真奸诈。”

顾玖了然,“本宫明白你的意思,有一种人,外表粗狂,言行也粗狂,让人误以为是个莽夫。却不知,莽夫也有心思细腻的一面。”

“还是娘娘有见地。”

“少拍马屁。西北军西进西凉一事,在朝中还是秘密,仅限于几位朝臣知道。”

朝臣只知西北军要反击西凉,不知道西北军的目的是进攻西凉王城。

“老奴会管好嘴巴,保证不说漏一个字。”

“粮草,军械都已经送到西北军手中,沿途堡垒要塞陆续建成,希望鲁侯真的担得起偌大的名声,替大周拿下西凉。无望大师那里可有消息?”

“西凉内乱!无望大师只传来这四个字。我们安插在西凉的探子,全都断了联系。无望大师的消息,还是通过北荣一个部落首领传过来的。”

“哦!西凉内乱,这是好事啊。北荣也被成功分化?”

“北荣王庭已经失去了话语权,其他部落纷纷反了。北荣一路西进,正屯兵在西凉边境。西凉如临大敌,双方暂时还没有开战。不过老奴的消息已经是三个月前的,目前西凉和北荣之间到底是什么情况,老奴不知。”

“不用担心。西北大都督府的兵将一直追在北荣后面,就是为了防备北荣和西凉联手反杀。”

顾玖轻轻敲击桌面,命人翻出西域舆图。

“西北军得加快行兵速度,到了冬天情况就复杂了。”

“西北军主力,在一个半月前已经出发,平西伯裴蒙亲自领兵。”

“补给能跟上吗?”

“尽全力。”

西北的事情,所有的准备都做了,接下来就看西北军如何发挥。

鞭长莫及,现如今顾玖能做的已经很少。

她问邓存礼,“本宫突然召你回京,西北的事情来得及安排吗?有没有打乱你的计划?”

“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黄卓和赵民发都能独当一面。”

“如此甚好。你可知,本宫召你回来所为何事?”

“请娘娘示下。”

“本宫打算安排你进少府,主持大局。”

邓存礼大惊失色,“老奴一介阉人,岂能主持少府大局,万万不可。少府历来归宗室主持,为陛下效力。”

顾玖抬手制止他,“此乃权宜之计,黄去病执意辞官,不肯继续担任少府家令一职。宗室内部有多烂,你应该比本宫更清楚。想找一个德才兼备,还得让陛下放心的人,本宫翻遍了宗室档案,也找不出一个。

要么有德无才,要么有才无德,要么身份敏感,不宜启用。于是本宫想了一个权宜之计,令一宗室族老挂名少府家令,少府一应事务由你主持。”

邓存礼张口结舌,迟疑道:“林书平和钱富,都比老奴更适合这个位置。他们才是陛下的心腹。”

顾玖摇头,“他们是陛下的心腹,的确不假。然而他们不懂经营,不懂财税,不懂商业上的各种门道。少府这个位置,他们担不起来,本宫也没时间去培训他们。”

这年头最贵的是什么?

人才!

多年前,顾玖就发出呐喊,人才难得。

到如今,依旧是人才难得。

培养人才,需要时间,还需要土壤。

想培养个能接班少府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少府权柄之大,所涉及的行业之广,岂是一般人能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