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1215)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杨季也不好意思去贡院看红榜,从善如流,留在书院等消息。

“哈哈哈……”

严辞疯癫一笑,将周围的人全都吓了个半死。

“我看见杨兄的名字了,在最前头。快看啊!”他大声嚷嚷。

杨季的名字,赫然写在第二名的位置上。

陈壮实不服气,“我看看,第一名是谁?姓王,不认识。”

陈壮实替杨季高兴之余,又有点遗憾。

已经被点为第二名,只需要稍微再用点力,就能把第一名挤下来。如此一来,杨季就是会元。

解元,会元,再来个状元,妥妥的又是一个三元公。

梦很美好,他也知道不可能。

三元公又不是大街上的白菜,哪能随随便便就给。

“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我终于考上了。”

有人喜极而泣,蹲在墙角,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是徐闻。”

徐闻,原本是国子监的学子。

后来偷偷摸摸报考了山河书院,被国子监同窗发现,还在报名处大闹了一场。

徐闻,如今是三元公杨先生名下众多学生之一,也参加了今年的科举。

山河书院同国子监的人,没有不认识徐闻的人。

看他哭得像个孩子,很多人都是感同身受。

徐闻年近不惑,终于考上了。

王学成亲自给徐闻办的报名,对他比较熟悉。

他走上前,递上手帕,“恭喜徐兄,榜上有名。”

徐闻抬头,泪眼朦胧。

“你是?”

“我就是一无名小卒,我知道徐闻的经历,很佩服徐闻的决心。”

徐闻接过手帕,擦拭眼角,“谢谢兄台。我,我失态了,会不会给书院丢脸。”

“当然不会。大家只会替徐兄高兴。徐兄可有安排?若是不嫌弃,一起回书院?”

“我,我还要回家一趟,家里还等着消息。我都没敢告诉他们。”

“徐兄快回去。我替徐兄租一辆马车。”

“谢谢!太感谢了。”

车马行向来是哪里人多往哪里凑。

王学成一招手,就有一辆驴车赶过来,“先生坐车?”

“包车。将徐兄平安送回家中,这是车费。”

徐闻连连摆手,“怎能让兄台破费,我有钱。”

王学成拦住徐闻的手,“徐兄不要同我客气。徐兄很快就是进士老爷,说起来是我沾你的光。让我为你略尽一点心意,还请徐兄不要推辞。”

“多谢,太谢谢了。我们都是书院学子,将来一定要相互扶持。”

“徐兄说的对!”

王学成目送徐闻离去。

陈壮实和严辞来到王学成身边,“王兄在教务处历练了两年,果然不一样了。想当初,王兄初来新民县,略显木讷。谁能想到,几年过去,王兄不仅能言善道,还擅长结交人脉。”

王学成摇摇头,“你们都误会了。当初是我给徐闻办的报名,那天国子监的人冲到报名处想打他,我和护卫们一起拦在他面前。他当时说了一番话,如今想来,依旧令人动容。大家寒窗苦读都不容易,能帮就帮。不过徐兄太能哭了,第一次见他,他在哭。这回又在哭。”

说起徐闻的哭,那可是很有名的。

大家哈哈一笑。

……

“夫人,成绩出来了。”

丫鬟小雨一脸兴奋地从门房跑来。

“赵公公带来了好消息,说是山河书院完成了基本目标。”

顾玖一听,难掩激动。

“快叫赵民发叫进来。”

赵民发给顾玖带来了好消息,“启禀夫人,书院上榜之人,共有三十一人。完成了当初定下的三十人目标。”

顾玖如释重负,“不错,不错。相关师生皆有重赏。”

当初书院定下科举上榜三十人的目标,顾玖生怕目标定得太高,压力太大。责令书院不准提目标一事。

虽说不提目标,然而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目标。

到今日,一直忐忑不安的心,终于踏实落地。

“国子监呢?国子监上榜多少人?”

第817章 不拜菩萨拜山河书院(十二更)

国子监上榜十二人。

这个成绩好吗?

以国子监的底蕴来说,这个成绩一般般。

不过考虑到国子监去年经历了大震动,还能有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上榜十二人,放在任何书院,这个成绩都值得夸耀。

国子监在换了新的领导班子后,依旧保持了一贯水准。不错,不错。

顾玖长舒一口气,“新上任的国子监官员,能力看起来还不错。”

赵民发说道:“国子监总归比不上山河书院。这一回,山河书院彻底出名了。三十一个人上榜,未来三年,所有人谈起今年的科举,都少不了山河书院。可以预见,报考山河书院的人会越来越多。”

顾玖点点头,“这的确是好事。有这个成绩,书院师生都付出了很多,一定要重赏。不过接下来还有殿试,未免分心,奖金会在殿试后发放。”

如果说乡试,会试是淘汰赛。那么殿试就是排位赛,不进行淘汰。

这就是为什么,会试榜上有名的人,个个都喜笑颜开。

通过了会试,百分百会考取进士功名。

差别只是名次排位。

很可惜,杨季排在第二名,不是第一名。

极大可能,殿试的时候,他不会被点为状元。

顾玖问赵民发,“记不记得三年前的科举,状元是哪里人?”

赵民发愣了下,“好像是北方人。”

顾玖嘀咕道:“这一次的状元,很可能是南方人。”

咦?

还有这讲究?

顾玖笑了笑,“科举也要讲究平衡。南方文风昌盛,北方这一点同南方还有差距。但是科举,尤其是殿试,不能光看谁的文章写得好,还要考虑到南北差异,考虑到考生情绪,考虑到朝廷平衡。

朝堂上,不能全是南方人。北方人必须形成了一个集体,才能挡住南方集团对朝堂的操控。类似的平衡,在殿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可惜,杨季虽是南方人,却没机会被点为状元。唯一的希望,他能进入头甲。”

杨季考不中状元,能考个榜样,探花也是极好的。

最次最次,也该是传胪。

顾玖希望山河书院不仅上榜人数多,还能有个好名次。

这一点,她和书院的师生的心情是一样的。

赵民发提到,生活秀同书院报都准备写文章庆贺山河书院在会试上取得的骄人成绩。

顾玖说道:“书院报可以提前发表庆贺文章,生活秀必须等到殿试结束,金榜题名之后。”

赵民发不明白。

顾玖说道:“参加会试几千人,只录取区区二三百人。那些落榜的举子,都是不稳定因素。偏偏又都是读书人,又有举人功名,闹起来,朝廷绝不会等闲视之。

山河书院会试成绩好,被人艳羡的同时,也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金榜题名之前尽量低调一点,落榜的人不足为虑,却也没有必要刺激他们,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我不希望因为一篇文章,引起陛下对山河书院的不满,从而让有可能进入头甲的杨季,被拙落到二甲。记住了吗?”

“小的会将夫人的话转告黄公子,提醒他生活秀暂时不要惹麻烦。”

顾玖接着又提点道:“让黄去病给国子监那边传个讯息,国子监暂时也该保持低调。山河书院不想被国子监牵连,相信国子监也不想被山河书院牵连。”

两边打嘴仗归打嘴仗。

牵扯到共同的利益的时候,山河书院同国子监也会抛弃前嫌,暂时合作一把。

当人们攻击山河书院的时候,难保不会将国子监牵扯进来。

同理,国子监被攻击的时候,身为同城劲敌的山河书院也不能幸免。

赵民发将顾玖的要求一一记住,然后急匆匆离去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