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1115)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有机会,老夫会和陛下商议此事。”

“多谢老祖宗。”

刘诏离开少府衙门。

哼着小曲,骑马出城。

看样子心情很不错。

今天闹这一场,效果不错。

相信要不了多久,关于大皇子殿下吵着要钱的消息就会传遍京城。

到时候肯定会引来众人各种猜疑。

对于即将引起的纷乱,刘诏很得意。

钱算什么。

耍着朝中那帮王八蛋玩才有意思。

他一路哼着小曲回到晓筑,就听门房说,户部派了人过来。

“户部来了谁?”

“好像是户部粮曹,找夫人谈事情。”

“找夫人谈什么事情?”

“小的不知。人就在花厅,还没走。”

刘诏将马匹交给门房,急匆匆进了二门。

果不其然,户部来了几个人。以粮曹为首。

看样子双方已经谈完了。

粮曹已经起身,正准备离开。

见到刘诏,粮曹领着户部几位小吏,赶紧行礼,“下官见过大殿下!”

“你们来做什么?”刘诏板着脸,威严天成,“不知道夫人身体虚弱,不能见外客吗?你们跑来打扰夫人,是何居心?”

粮曹几人,一脸慌张。

“殿下误会了,下官几人是为了……”

“殿下,让他们走吧。几位大人过来,是好事。”顾玖坐在花厅里面,朝刘诏招手。

刘诏应下,冲粮曹哼了一声,“这回本殿下不同你们计较,赶紧离开!”

“多谢殿下!”

粮曹带着人急匆匆离去。

惹不起,惹不起!

以后见到大殿下,有多远跑多远。

刘诏三步并做两步,来到顾玖身边。

“他们可有为难你!”

顾玖伸出手,往刘诏额头上戳了下,“笨蛋,几个下层官员哪有本事为难我。上面真想为难我,就不会派他们过来,至少也得是小吴公公那样的人物。”

“小吴公公算个屁,仗着常恩的势,作威作福。”

“他至少有势可仗。常恩的干儿子,谁不给他面子。”

刘诏讥讽一笑,“哪天他要是犯在本殿下手上,本殿下直接弄死他。”

顾玖捧着他的脸,“和你说了多少次,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少杀人,这里是京城,不是塞外。”

刘诏笑起来,“你担心我啊?”

顾玖直接在他脸上啵了一下,“你猜,户部粮曹过来做什么?”

“真是好事?”

“真是好事!”

“难道是送钱?”

刘诏心想,绝不可能有这样的好事。即便送钱,也轮不到粮曹。

顾玖抿唇一笑,“不是送钱,而是送粮。陛下承诺,从今以后,山河书院所需粮食,全部由户部承担。粮曹过来,一是为了告诉我这个好消息,二是提醒我,户部要查之前的粮食总账。依照去年的标准,按人头给粮食。”

刘诏诧异,“父皇竟然愿意拿出粮食,帮你养着山河书院的师生?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

山河书院几千人,食堂管饱。

年轻人吃的多,一年消耗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目。

文德帝那么吝啬的一个人,竟然舍得给粮食。

太阳打从西边出来了吗?

顾玖笑了起来,捏了下刘诏的脸颊,说道:“要多谢少府家令。他老人家在陛下跟前帮着我们说话,陛下得知山河书院开销甚大,学生主要为贫困学子,这才愿意拿出粮食。”

原来如此!

“我就说父皇不可能无缘无故变得这么大方。原来是少府家令帮忙。他老人家肯帮你,为何不肯帮本殿下?本殿下就那么不受待见?”

瞧着刘诏的模样,顾玖就猜到没要到钱。

“陛下没拿钱给你?”

“不仅一个子没给,还责令我从明日起上早朝,不得缺席,不得迟到。迟到一次,扣一笔钱。迟早要将赏我的钱扣完。”

哈哈哈……

顾玖一点都不同情刘诏,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我一文钱都没拿回来,你还笑。”

顾玖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笑过之后,她捂着肚子说道:“陛下给了书院粮食,肯定不乐意给你现银。这笔赏钱,你想拿到手,怕是不容易。”

“我也想到了。感觉损失了一大笔!”

好心塞!

刘诏有种损失了一百万两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

别问他。

他也不知道。

刘诏抱着顾玖,“要上朝,就必须回王府住。这就意味着要和你们分开,舍不得。”

“我可以跟着你回王府住。”

“太医说了你需要静养。王府乌烟瘴气,一大家子人住在一个府邸,你会被烦死。而且御哥儿和衡哥儿都在书院读书,回到王府,他们就不方便去书院,只能去宫里读书。我一直记得,你不赞成孩子们去宫里读书。”

刘诏愁。

顾玖也跟着愁。

她说道:“要是早朝的时间能推迟一个时辰就好了。”

“祖宗规矩,父皇不会改早朝时间。”

“要不我和你回王府,孩子留在书院。”

刘诏摇头,“此事你不用操心,我想到一个办法。”

顾玖好奇,“什么办法?”

第735章 父子

天未亮,城门未开。

京城南城门,城墙上放下一个吊篮。

刘诏嫌吊篮有损他的威严,干脆一只手抓住绳索,让人将他拉上去。

上了城墙,直接骑马赶去早朝。

这就是刘诏住在城外,却依旧能够按时上早朝的办法。

只是苦了城门守将,每天都要准时准点的上墙头,将大皇子殿下拉上来。

同时也苦了刘诏的侍卫们。

他们得早早起来。

跑路前进,前往城门迎接刘诏。

大半夜,可不敢在京城街头策马奔腾。

金吾卫可不是吃素的。

跑步前进,权当锻炼身体。

唯独不好的一点,大冬天特冷了。

刘诏靠着一根绳子,努力做一个好臣子,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旁人如何议论猜测,他半点不关心。

京城又接连下了两场雪,转眼就到了年下。

衙门放假,刘诏结束了每天上早朝的苦逼日子。

放假之前,户部送来了半年的粮食。

这事让国子监很不爽。

国子监,朝廷官办书院,历来高人一等。

山河书院,私人创办,即便科举成绩不错,但在国子监众人的心目中,依旧是低了一等。

如今户部给粮食,供养山河书院的师生。

岂不是说,山河书院有一天也会成为类似于国子监的官办书院吗?

国子监众人很愤怒,也很慌张。

大过年的,不在家这好好休息,整日里四处乱窜,打听消息。

户部给山河书院送粮,到底几个意思?

只是单纯送粮?

还是说朝廷有意扶持山河书院?这

还有人打听消息打听到顾玖面前。

黄去病闲来无事,跑到山上找刘诏闲聊,实则是找顾玖拿主意。

刘诏十分嫌弃黄去病。

那么多表兄弟,黄去病是最不上进的一个。偏生他又是活得最潇洒的一个。

大家都知道他自小身体不好,所以格外宠爱他。

身为娘不疼爹不爱的苦逼娃,像根野草一样野蛮长大的刘诏,被黄去病一衬托,越发苦逼。

他能看得惯黄去病,那真是有鬼。

他提醒黄去病,“夫人身体虚弱,你少说几句话。没事别来打扰他。”要不然有你好看。

黄去病大冬天还拿着一把折扇耍帅,他笑呵呵的,“表兄放心,我也盼着夫人的身体早日康复。”

刘诏不那么情愿的离开,带着下属出门去了。

黄去病打趣顾玖,“大殿下被夫人调教的不错,不知有何秘诀?”

顾玖白了他一眼,“这么冷的天,不窝在房里,跑出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