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1097)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国子监学子铩羽而归,心有不甘。

“徐闻,休要做懦夫。有胆量报名山河书院,就要有胆量同先生解释清楚。不要让人看不起你。”

徐闻擦掉眼泪,越过人群,面对昔日同窗。

“诸位放心,我会亲自向先生道歉,解释我的所作所为。不敢奢求先生谅解,但求能问心无愧。”

“呸!小人!”

“无耻!”

“以后休要说你是国子监学子,我们羞于和你同窗。”

国子监的学生一人一句,徐闻面色苍白。

等到他们离去,他还站在原地,魂不守舍。

王学成走上前,拍拍徐闻的肩膀,“别难过了。你不是第一个报考山河书院的国子监学子。”

徐闻吃惊,“竟然有人在我前面吗?”

他以为他是第一个背叛国子监的学子。

王学成偷偷说道:“我悄悄告诉你,你可别说出去。在你前面,已经有十几个国子监学子报考山河书院。不过他们运气好,报名的时候,没有被同窗发现。你既然下定了决心,就赶紧去文青书局购买习题集。”

徐闻却说道:“我早在三个月前已经买齐了所有习题集,并且做完了所有题目。我要争取一次考取山河书院。”

“哇!”王学成一脸惊讶,又十分佩服,“不愧是举人老爷,你比我当年强多了。当年我报名的时候,可是什么都不懂。考了十次才考上。”

徐闻嘴角抽抽,资质是有多差,考十次才考上。

如果山河书院的学生,都是王学成这样的资质,徐闻对于两年后的会试又多了几分信心。

第720章 爆款

“山河书院竟然敢从国子监抢生源,欺人太甚!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我早就说过,山河书院会成为心腹大患。这才几年时间,已经能从国子监抢生源。若是继续坐视不管,再过几年,就要硬生生压国子监一头,成为北地第一书院。”

“做梦!”

“和做不做梦没关系。山河书院的势头之猛,大家都看见了。背后有诏夫人支持,财力雄厚。很多学子最初都是冲着免费才去的,生源质量堪忧,所以大家一开始都没将山河书院放在眼里。”

“然而现在,山河书院在科举上面已经有了建树,未来会有很多条件好有天赋的学生主动报考山河书院。到时候还有国子监什么事?”

“那怎么办?”

“决不能眼睁睁看着山河书院压下国子监一头。”

“山河书院背后是诏夫人,想要打压山河书院,可不容易。”

“不容易也要做。”

“别忘了三年前大家弹劾诏夫人那回,结果是我们损失了蔡钟山,许成业二位大人。难得大家还想重沓覆辙。”

“我听说诏夫人在新民县办了两所女子学堂。”

“正是!”

“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

“朝堂内外都在关注南边的灾情,以及平乱一事。现在动手,时机不对。”

“那你说什么时候才是好时机?”

“待到大殿下立下功勋之时,就是我们动手之时。陛下同大殿下之间嫌隙颇深,我们利用此事做一做文章,就不信不能打压山河书院。”

“此言有理。”

“不错,不错。既然诏夫人是个硬骨头,那就从浑身软肋的大殿下下手。”

……

王学成忙了一天,收拾收拾,拿着一摞报名表,坐马车回山河书院。

自马政放宽后,书院一口气置办了二十辆马车,给教职工使用。

马车晃晃悠悠爬山。

王学成趁着这个时间,翻看报名表,想看一看有没有熟悉的人。要是能碰到一两个老乡也挺好的。

他老家很穷,算是京畿一带最穷的地方。

能养得起读书人的家庭极少。

大家有钱了,都忙着修房子娶媳妇。极少有家庭花钱主动送孩子去读书。

王学成很幸运,有一个开明的爹。他才有了读书的机会。

翻完了一摞报名表,也没看到一个老乡,他挺失望的。

同时他又很高兴。

因为这次报名的举人和秀才,明显多了不少。

先生说山河书院的名气与日俱增,此话果然不假。

马车上了山,直接进了书院。

偌大的书院,到处都是学子。

有人端着饭盆急急忙忙跑去食堂吃饭。

有人三五成群,吟诗作赋。

有人将自己关在号舍里面,体验着科举的冷酷。

有人在山坡上练习骑射。

也有人在池塘边吹拉弹唱,抒发心情……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让王学成很满足。

身为书院的一份子,他由衷感到自豪。只想长长久久,一辈子都待在书院里。

他拿着一摞报名表,来到教务处。

“小王回来啦!忙了一天辛苦了,报名表就放在这里,赶紧去洗漱用饭。”

“多谢先生关心。”

“别客气了,快去吃饭吧,别饿着。”

“谢谢先生。”

王学成回到宿舍,严辞正在埋头苦读。

二人现在同住一间宿舍,继续做难兄难弟。

“严兄可有吃饭?”

严辞抓着头发,“读书忘了时间,都不记得自己到底吃没吃。”

“严兄别抓头发,当心秃顶。”

严辞一听,赶紧松开双手,一脸懊恼。

“王兄,后年的会试,我恐怕不行。”

“还没考,严兄就开始灭自己威风,不妥不妥。”

“并非灭自己威风,我有几斤几两,我心头有数。能考上举人功名,已经是祖上积德。”

“无论如何,严兄也要试一试后年的会试。若真考不上,再想出路。”

严辞脸色灰白,估计中午也没吃。

“严兄随我一起吃饭,有什么问题我们慢慢商议。或是等陈兄回来,请他帮忙出主意。”

严辞一脸萎靡,被王学成拉着前往食堂用饭。

递上饭票,选了两菜一汤,找个位置坐下开吃。

书院学子,每人一天三张饭票,管早中晚三顿。这些都是免费。

若是嫌大锅菜不好吃,或是想多吃几个菜,就得花钱另买饭票。

书院如今多了许多家庭条件不错的学生,买卖饭票的事情也随之多了起来。

两人刚坐下,就有人上前来问,“师兄,有饭票吗?账房关门了,能不能卖两张给我?”

王学成嘴里包着饭,连连摇头,含糊说道:“没有饭票。”

他顿顿都在书院吃,生怕错过一顿,哪有多余的饭票。

严辞翻了翻口袋,“我这个月剩下两张,都给你。”

“谢谢师兄。”

学子递上一串铜板,价格都是账房定的,公道得很。

学子拿了饭票,同小伙伴们汇合,一群人兴高采烈跑去小食堂开小灶。

王学成吞下嘴里的饭菜,“严兄这个月到底错过了多少顿?我记得你已经卖了四张饭票?”

严辞一脸灰白地说道:“不如人啊!心情抑郁,没心思吃饭。”

“严兄已是举人功名,比我强多了,何至于如此。”

严辞长吁短叹,“王兄,我打算报考术数科目。真要考不上进士,就学前辈到吏部做个算账的小吏,或是到新民县县衙做个税吏。好歹也是一个出路。”

“严兄可以考虑学工程科目,亦或是学律法科目。我听教务处的先生说,工部和刑部都会到书院招人。”

严辞摇头,“我一看到厚厚的大周律,头都晕了。律法科,我是没指望的。工科我也不行,也就术数还有点指望。但是考不上优秀,也进不了户部,更别指望进入少府钱庄。”

“严兄一定可以的。”王学成给他加油鼓劲。

严辞苦笑一声,“努力吧!实在不行,我跟着你去干报名工作,争取留在书院。”

“那敢情好。就怕严兄觉着委屈。”

严辞连刨了几口饭,将嘴巴塞得满满的,“若是陈兄,他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