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1053)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文青书局大门一开,排队的人涌进书局抢购。

“一个一个来,不准插队,不准往前挤。”

“三套精装版。”

“一套简装版。”

“十套平装版。”

书局伙计的声音,瞬间被热情的顾客给淹没。

应付这样的场面,书局早有经验。

毕竟《七郎十战采花贼》已经出过十二回。

像今天这样火爆的场面,回回都要来一次。

伙计们经验老道的将顾客分流。

有人负责卖书,有人负责收钱,有人负责维持秩序。

未免发生收错钱拿错书的情况,都是先付钱后拿书。拿着收款票据,到指定的书柜前面拿书。

“简装版快卖完了,赶紧去仓库调货。”

“平装版也快没货了,叫仓库赶紧送货过来。”

“还有精装版。”

……

严辞今日不在状态,一大早起来,茶饭不思,就在屋里走来走去。

又是扯头发,又是捶胸顿足,又是唉声叹气。

正在隔壁屋里刷题的王学成,不得不停下笔,来到严辞的屋里。

“严兄这是怎么了?担心明日的考试?”

严辞一把抓住王学成的衣袖,“王兄,能否帮我一个忙。帮我到文青书局买一套《七郎十战采花贼》第十三回简装版。买回来后,你赶紧锁进你的抽屉里面,千万别拿出来。等明日我考考完试,你再给我。”

王学成完全理解不了严辞的狂热。

他愣愣地说道:“严兄为何非要今日买回来?买回来又不看,不如明日考完试再买。”

“不行,不行。明日去买,早就卖完了。王兄,你帮我买回来好不好?书买回来,我才能安心刷题,准备明日的入学考试。”

王学成迟疑了一下,才点头答应,“好吧,我去帮你买。”

“谢谢王兄。”严辞瞬间兴奋起来,一改之前的颓废萎靡焦躁。

王学成拿了钱,急匆匆赶到文青书局。

看见书局门口排起的长龙,他有些慌乱。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他前面少说得有一两百人吧。

而且还有更多的人,正在从四面八方涌来。

他甚至看见有人用驴车拉书,拉了一车的书,少说两三百本。

“那是县城来的书商。《七郎十战采花贼》这么火爆,不光京城这边卖得好,其他地方也是供不应求。附近县城的书商,担心文青书局不给他们发书,都是自己派人过来拉书。”

王学成恍然大悟。

“这书真有这么好看?”王学成有种自己真的是个土包子的感觉。他以前竟然没听说过这本书。

“兄台没看过这本书?那为何排队购书?”

王学成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是帮人买书。明儿就要考试了。”

“哦!”周围的人个个恍然大悟。

“哎,明儿就要考试了,我却惦记着三娘子。作孽啊!”

“回去后将书锁起来,明儿考完试再看。”

“书局应该晚两天发售,这样就不耽误考试。”

“又不是人人都要考试。方便了你们,我们怎么办。”

前面有人回头,怼了一句。

看穿衣,就知道对方是山河书院的学生。

一边是应考生,一边是已经考取上岸的人,你一句我一句,就吵了起来。

吵得也不厉害,就是发泄一下焦躁不安的情绪。

毕竟明日考不上的话,又要等到下个月月底。等于还要多租一个月的房子,多花一个月的钱。

大家出门读书,开销又大,大部分手头上都不富裕。

对钱还是极为看重的。

囊中羞涩,多一个月的开销,都是一笔负担。

王学成没有如此强烈的喜欢过什么东西,所以他无法理解周围人的情感。

就连读书,也是父亲王木匠替他安排好了,他按部就班的去读。

读着读着,就读成了习惯。

突然叫他不读书,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跟随王小喜来到新民县,参加山河书院的入学考试,算是他这辈子替自己做的第一个重大决定。

他很顺利的买到了简装版《七郎十战采花贼》第十三回。

说是简装版,包装也很美观。

他小心的翻看书籍,印刷质量很好,字迹清晰,纸张摸起来很舒服。难怪卖得那么贵。

他翻了翻内容,完全投入不了。

或许是因为他没有从头看,所以无法被这个故事吸引。

回去后,他就看见严辞站在二楼,扒着栏杆,急切地问道:“买到了吗?”

王学成举起书,“买到了。”

“太好啦!快快快,快让我看看。”

“严兄不是说把书锁起来,明儿考完试再看吗?”王学成不肯把书给他。

严辞搓着手,想看又不敢看。

看,怕影响考试。

不看,同样怕影响考试。

见王学成真的要将书籍锁在抽屉里,严辞又是跺脚又是咬牙,“罢了,罢了,今儿保证不看。明儿一早考完试,王兄记得第一时间把书给我。接下来的日子,我就指望着三娘子打发。”

王学成将抽屉一锁,钥匙贴身收着,“明儿考完,一定给你。严兄赶紧回房看书,不要耽误了考试,让自己后悔。”

“王兄说的对。”

严辞恋恋不舍,眼巴巴地望着抽屉上面的锁。

王学成干脆起身,打算关门。

“严兄这样子,明儿如何考试?难道严兄打算参加第六次入学考试吗?”

一盆冷水,兜头浇在严辞头上。

严辞也意识到,这个状态,明儿考试肯定要完蛋。

只能收拾心情,将三娘子抛出脑海,拿出习题集,努力刷题。

……

次日。

山河书院一月一次的入学考试。

天微微亮,众位考生已经收拾妥当,提着考篮,前往山河书院。

山河书院位于玉秀山一处山头,离着新民县将近十里路。

有点距离。

王学成同严辞走出房东家的大门,刚到大街上,就听见车马吆喝声。

“山河书院,山河书院,一人两文钱,坐满就走,坐满就走啊。”

“就差三个人,再上三个人就出发啊。”

王学成看着严辞,等着严辞做决定。

他是山里人,走路过去,也行。

花两文钱坐车过去,节省时间和体力,也行。

王学成如今也有一份工钱,两文钱,他花得起。

严辞很干脆,“我们坐那辆马车。上次我们那个考场,考第一名的家伙,坐的就是他家的马车。”

说完,他就往马车上冲。

“两位一起吗?四文钱,人坐满我们就走。”

“你问什么时候坐满?快了,快了。这么多人,要不了一会就坐满。两位赶紧上去占个座位。”

王学成跟着严辞上了马车。

马车沿着车壁,做了三排窄窄的长条木凳,固定在车板上。

又用茅草和竹条做了个简易车棚,将马车罩住,勉强能够遮风挡雨。

王学成第一次坐这样的马车,窄窄的木板凳,屁股都坐不稳。

“也不知谁想出来的,用马车拉人还收钱。”

严辞已经见怪不怪,随口说道:“车马行的人,以前用车拉货,现在用车拉人,都是一个道理。拉货的马车随便一改,就能拉人,比拉货还赚钱。

山河书院门口,每天都是一排排的马车等着拉人下山。两文钱一个人,赚死了。现在好多车马行都不拉货了,只拉人。要找人送货,都是找快递。快递送货比车马行靠谱。”

王学成啧啧称谈,嘀咕了一句,“这地方赚钱真是太容易了。”

很快,马车就挤满了人。

都已经装不下,车行老板还往里面塞人。

气煞人也。

在众多书生的抗议下,车行老板才挥挥手,让车夫赶着马车前往山河书院。

一路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