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风吹来的夏天(24)

作者: 许我自由 阅读记录

眼睛大脖子鼓,只是她的脖子长在了下颌上而已。

2018年2月9日。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文昊带琼琼穿完婚纱,吃过西餐回到家,这么高兴的日子,琼琼还是问出了一个扫兴的问题。问文昊过年回家吗?

文昊这才想起这天两人曾闹过矛盾。也不能说是矛盾,总之不太愉快,气氛不对。

他忘了自己当时到底怎么回答的她,但肯定说了不。

他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他也知道琼琼这问题的深层意思,要么想带文昊回她家过年,要么想让文昊带她回他家过年。

如今的文昊已不再是当时的那个文昊,他又哄了琼琼,说他今年想带她回家过年。瞧又把琼琼给开心的,羞红着脸,又当即香了文昊一嘴。

文昊没有一丁点冲动的,他心里酸酸的直想哭。他对不起琼琼。别说年,这年的春节也早过去了,这注定就是一句空话。

第031章别理他们

2017年11月26日。

今天是文昊二十九岁的生日,他没有再像上次那样表现的不开心,始终满脸笑容。

但心里,他很难过,整整一年了,该做的他都陪琼琼做了,老天真就这么残忍,这游戏还要一直进行下去吗?

他发现他的激情慢慢在消退,不是说对琼琼不好了,而是不再像之前那样的想折腾了。

别说到处一日游,有时连打车出去买个戒指或带她去穿个婚纱都不太想动。只想在家里窝着,反正也不用工作,没有希望。

原来,人真的是会变懒的。

2017年10月18日。

一睁开眼,屋里一点动静也没有。下床进厨房,冰箱上贴着一张琼琼留下的便签:我走了。但日期是10月15号的。

文昊努力想了想,怎么也想不起这几天她去了哪。

正想打电话,手机响了,琼琼说她坐今天下午的航班回来,希望文昊去机场接她。他这才想起,琼琼是受邀去海南交流艺术去了。

这种交流她一般不去,这次好像是她特别敬重的一位老师的专门邀请。两年里,琼琼似乎也只参加了这么一次交流会。

2017年10月17日。

醒来后文昊又继续睡,直到午边实在睡不着。这是他这一年多来,头一次睡懒觉。他果然是懒了。

他没有想着第一时间坐飞机跑去海南给琼琼一个惊喜,也没有想着至少先给她个打电话问声好,然后再睡。他也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就是提不起精神。

或许是他知道琼琼不会离开,她也不可能出什么事吧。今天他只想一个人静一静,好好的休息休息。也是累了。或许是真累了吧。

心累。

2017年9月13日。

原来琼琼的“结婚照”是从今天开始画的。她兴高采烈,还有意不让文昊进客房画室,不让他看。

文昊真想告诉她,这画他不仅“昨天”看了,未来的他也天天在看。多好的一幅画,当时自己怎么就看不进去呢。

2017年8月10日。

今天是琼琼父亲四十九岁的生日,琼琼没向文昊提起,她也没有回去给她父亲过寿。

或许是两人在一起半年不到,她觉得还不是时候吧。

文昊又特别的愧疚与自责。

昨晚睡觉前他就想好了,琼琼不提他不能再装傻,吃早饭时故意说想去她老家看看,而且今天就去吃完饭就去必须去。

琼琼愣了愣后,吃相全无,还督促文昊也快点,不然赶不及了。

文昊装傻,问她什么赶不及,心里却乐的跟鲜花似的。

原来有时候装傻也是种惊喜,根本没必要那么费劲。她一定也很高兴吧。

只是她怎么不给她奶奶过生日呢?问了才知道,原来琼琼的奶奶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年轻的时候也从没过过,直到近些年才跟着琼琼的父亲一起过。

怪不得上次琼琼父亲过五十大寿,她奶奶穿的比她父亲还喜庆呢。

2017年7月25日。

上个月从琼琼老家蔡坑村回来后,文昊一直犹豫要不要带她也回次自己的老家,让父母爷爷奶奶也见见她。徘徊了半个月,“昨晚”才下定决心。

吃过早饭,文昊只说拉她去散步,琼琼没有任何怀疑。一直到文昊打开小区门口停着的一辆小车的车门叫她先进去,她才察觉到什么,问文昊去哪。

文昊说带她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要给她一个惊喜。琼琼将信将疑,但还是上了车。

这车是文昊早上醒来时,第一时间从网上租的。他自己不会开车,琼琼也不会,顺便还租了一个司机。他有钱。

或者说马云有的是钱,用他个万八千的,他不会心疼也不会介意。

车一路出岛上高速,越往外开琼琼越着急,最后在她羞红着脸,当着外人的面向文昊轻声央求的情况下,文昊才把底透露了出去。

琼琼一听蒙了,文昊也异常忐忑,深怕她生气。

但没有。琼琼只是轻轻的捶了一下他的肩,并小声埋怨他:“你也不早说,穿成这样我怎么见他们。”

文昊松了口气,笑道:“没事,他们就喜欢见自自然然的人,你这样就很好很自然。”

从厦门到文昊所在的文成小镇,大概七百公里,中午在服务区吃个饭,继续上路,下午三点多小车便到了他第二老家的家门口。

那是间整整开了三十年的老牌小卖部,位置在镇第一小学的斜对面。四五岁还没上学,文昊就跟里面的哥哥姐姐混熟了,等他上学后,班上谁也不敢因他来自村里而取笑欺负他。

一是有高年级的朋友罩着,二来更因他家的小卖部,小学生们都很羡慕。

班主任也特别喜欢文昊,班里一有活动学校一有组织郊游运动会什么的,总找文昊买东西,说他家的东西便宜。

那时候小,不知道那是因为父母一分钱没挣的缘故,文昊还挺自豪骄傲的。且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一直是他们班的生活委员,人称“文搬长”。班里所有买东西吃的喝的用的全由他负责。

他也一点不费劲,每次只要把老师开来的单子往父母手上一送,基本没他什么事了。二老自然会跟老师交接的。

至于每次为什么都有意经过他的手,长大后,文昊才自然而然的懂了。

虽如此,他还是自卑,自卑自己不是镇里人。特别是跟隔壁的几个小孩闹矛盾之后,每次看见他,他们总笑他是乡下佬乡巴佬农村佬。

五岁到十岁,他们整整嘲笑了文昊五年。文昊也五年从没跟他们说过一句话。对此他的父母也异常自责难过,尤其是父亲。

但没有办法,嘴长在别人身上,只能叫文昊别听也别理他们。

第032章相安无事

初中,学校离文昊家有点远,将近五百米,得走上好几分钟。不像小学,出门七八米马路对面就是学校,每次母亲喊他吃饭,全校都能听见。为此还有一个笑话。

文昊文昊,在文昊老家那的方言喊起来有点像普通话的饭桶饭桶。每次他母亲喊文昊吃饭了,就像在喊饭桶吃饭一样。

饭桶饭桶,吃饭了。

幸而他母亲聪明,喊了两次后就不再喊饭桶而叫小桶了。

又觉得不妥,改为阿桶。

阿桶着实难听,文昊强烈抗议。

母亲无奈,只好叫他小文。

郁闷的是文单独叫又有点像坟的发音,太不吉利。最后母亲干脆一改到底——他小孩吃饭了。

估计是电视剧看多了。在文昊的印象中那时候的电视里根本没有这样的台词,也或许是他记错了吧。反正就这么“他小孩吃饭了他小孩吃饭了”的叫了好几年。

刚开始不管是邻里还是师生没一个听的懂,都不知道文昊的母亲在喊谁家的孩子吃饭。后来渐渐懂了,笑了够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他小孩吃饭了。

人就是这样。

文昊也是突然想起这一茬的。这么一想,他跟琼琼倒还真有缘分。琼琼全名叫陈纯琼,又蠢又穷。文昊叫饭桶。饭桶配蠢穷,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