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景帝纪事(266)+番外

“越是泾渭分明,越显齐大居士的手段啊!”

旁人还不曾见到正主,就被田间风景震住了,唯有景骊见了,还挑出了不少错,为了贬低齐远恒,他也是很努力了。

“先看看再说吧。”

谢萌不急着去见齐远恒,而是带着人到处逛了逛,又取出皇帝交给他的那些鱼鳞册,各处对照着看了看。

经过了无数的岁月变迁,此地的地形有了不少变化,不过县城在那里,地也在那里,不会长腿跑了,就算与鱼鳞册上有不少不同,谢萌也不着急,反而很有耐心地绕着村庄跑了一圈,到了晌午,才进了村。

他带着人到处巡查,早有人看到了,上前询问过他的来历,然后报给了齐远恒。

齐远恒与谢萌,当年不过点头之交,后来又有卫衍的事横在中间,就算到了如今,卫衍并无报复之心,齐远恒也没大度到对这些事一笑了之。

不过该做的事,皇帝都做过了,现在,谢萌又成了皇帝座下的狗腿子,帮着皇帝到处咬人,他今日来这里,奉的恐怕是圣命。

齐远恒想到皇帝,心中顿时涌起了一些不好的话。当然,这种明显找死的话,他对谁都不会说。

虽然对皇帝的狗腿子很是看不上眼,不过齐远恒也不会轻易去得罪人,知道谢萌来了,他就命人多准备了一些饭食,又派人去县城里面沽了些浊酒,就等着晌午款待他们。

皇帝这次允许他负责施行这些措施,没有其他人来指手画脚,只是命孙柯全力配合他行事,这么好说话,多数是看在卫衍的份上,少数才是看在他本人的份上,这一点,齐远恒心里很清楚。

这世上,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

齐远恒自认是千里马,皇帝勉强也算是伯乐,但是皇帝这伯乐拥有的千里马太多,寻常人想要得到他的重视,不是件易事。

如今在这康平县中,他、孙柯、谢萌就不必去说了,都是成名已久的人物,许多来帮忙的士子,也是一时之英才。

这么多有才华的人,聚集在这里,其中又有几个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眼?

这些道理,齐远恒都懂。

齐远恒单单看到皇帝一人的话,肯定能够心平气和,哄皇帝开心的话,他也会说,不过看到皇帝和卫衍一起出现,皇帝对卫衍这样那样,卫衍还一点都不生气,傻傻地听皇帝的话,他就没法心平气和,老是想要做点让皇帝不开心的事。

现在,皇帝和卫衍都不在这里,齐远恒又变回理智睿智的齐大居士了。

谢萌过来时,他亲自站在村口迎接。

“谢大人!”

“齐大居士!”

两人见了礼,又各自把身边陪同的几位做了介绍,彼此间都算认识了,齐远恒才邀他们入席。

“谢大人,今日膳食太过简陋,招待不周,还请谢大人海涵。”齐远恒对饭食简陋表示歉意。

“齐大居士太客气了,是我叨扰了。”谢萌的姿态放得也很低。

没办法,齐远恒是卫衍的挚友,真的对上了,皇帝恐怕要偏心,他招惹不起。

首席上的二人彼此间客客气气说着话,下面陪同的人,也不会缺心眼到挑起矛盾,整个午膳用得相当风平浪静。

“不知谢大人此次前来,有何贵干?若有用得到在下的地方,谢大人尽管开口。”膳食用得差不多了,齐远恒终于问起了谢萌的来意。

“我这次来,是为了丈量田亩,清查鱼鳞册的事,齐大居士可有教我之策?”谢萌回道。

他的声音不算大,不过席间的人都听到了。有人愕然,有人倒是很能理解。

这事没必要保密,理由上面说过了,田地就在那里,没法跑了,也就是田地的所有者是谁会有不同的说法,但是不管所有者是谁,该交的赋税,还是要交的。

而且官府正在为百姓做主,要是有人对田地的归属有异议,此时正好让官府去决断。

“这事用不到在下,户部或者户房的人,才是高手。在下只有一个小小的建议……”齐远恒把上巳节那场闹剧对谢萌说了说。

“齐大居士请放心,丈量田亩时,沟渠和田垄,肯定不会算到需要交赋税的田亩之中。”谢萌听了,没有一点犹豫,就开口保证了。

这个做法,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很久以前就这么规定的,他答应下来当然很容易了。

“这些在下都知道,在下想建议的是,谢大人可否在新的鱼鳞册上,标明一下主沟渠的位置?”齐远恒要修缮水利,疏通田间的沟渠是第一步,但是为了这些沟渠的位置,农户们闹出了许多矛盾,就算现在他们说服了各家各户,定下了位置,时日久了,恐怕依然会有人占用掉,若是在鱼鳞册上有标注,后来者再开就方便多了,不用这么扯皮。

“这恐怕需要一些画师了。”谢萌想了想,才回道。

鱼鳞册上,都是简图,下面再用许多文字注明,画上沟渠不是不可以,不过工作量明显增大了。

“齐大居士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会向陛下禀报此事,请陛下来定夺。”

“那就有劳谢大人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 请旨外调

谢萌在城外待了不到两日, 他正在实地考察,为清丈田亩做筹备工作的消息, 就传到了孙柯的耳朵里面。

如今正是春耕时节,孙柯这些日子一直忙着去各个村庄巡查劝农, 免得农户们误了农时。不过听到这个消息, 他还是抽了个空,去找谢萌了。

他到时,谢萌和齐远恒正在田头,旁边围着不少人,有农户,也有士子, 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 不知道正在做什么。

有眼尖的士子,看到孙县令过来,纷纷作揖行礼。

“孙大人, 快到这里来!”齐远恒听到外头的动静, 抬眼一望,看到了孙柯, 扬声招呼。

“孙大人, 你来得正巧,有好东西。”谢萌也笑着说道。

“是什么好东西?”孙柯走近了, 人群就分开了一条道, 供他出入。

他进了内圈,才发现众人是在围观几名农户耕地。

农户们分成了三列, 一列有个半大的孩子在前头牵着牛,后头有一农户扶着犁行走,这是惯常的耕地法,并无稀奇之处。另外一列前头没有牛,农户独自扶着一个木制的工具,一下又一下地用脚踩着耕地。最后一列,则是有一农户手里拿着锄头在挖地。

就耕地的速度而言,有牛拉的那列已经耕了很长一段距离,而用脚踩着的农户才耕了一小段距离,用锄头挖的那名农户则落在了最后面,不过众人既不看前头,也不看后头,目光都牢牢盯着中间的那名农户。

孙柯的注意力,也被中间那人吸引住了,他仔细看了一会儿,终于看出了门道,击掌赞道:“的确是好东西,这叫什么,谁想出来的?若是上报陛下,必得嘉奖。”

“这是踏犁,又叫脚犁,不是我等想出来的,是边远山区缺牛之地的农户想出来的。”齐远恒简单介绍了一下前事。

前几日,张族长,就是这个村庄的族长,跑来问齐远恒,春耕的时候,他们庄里的牛不够使,许多人家只能用锄头挖地,费时又费力,问他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齐远恒就召集了人手帮他想办法,众人七嘴八舌,出了不少主意,比如多养几头牛,比如是不是用人拉犁,比如每家都用牛耕一点地,再用锄头挖一点地,不过这些办法对现在的困境帮助不大,而且比较不知世事。

牛是最重要的畜力,是耕地的主力,如果能养,农户们肯定愿意养。但是买一头小牛犊需要不少钱,而且养牛也要花钱,还有牛一旦病死,就有血本无归的风险,所以不少农户买不起养不起也不敢养。

至于为什么不用人拉犁,是因为人没有牛力气大,大概七八个壮劳力才顶得上一头壮牛的力气吧。普通的农户家,最多有两三个壮劳力,用来拉犁速度很慢,各自用锄头挖地还快点呢。

上一篇:我家夫郎很全能 下一篇:九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