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景帝纪事(210)+番外

这种情况下,他的确应该担负起做儿子的职责,替父亲理好府中事,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他想到这里,终于认命了,翻起了案上的单子,开始与大管家一家家确认。

这日午时左右,离京城大概百里远的某个驿站中,一队风尘仆仆的军士,正在驿站中用午膳。

“将军,今日午后再跑三十里,明日傍晚,我们就能入京了吧?”一位亲卫模样的男子,对主座上的中年男子说道。

中年男子看了下外面的天空,天空阴沉沉的,仿佛要下雪了。

“看情况吧,不下雪的话,明日就能入京。”他说道。

“将军,您说兵部那帮子人是不是有毛病,要让您回京述职,为什么不早点发出公文,这般急吼吼的,到底有什么事?”另一名亲卫嘀咕起了兵部的那帮子大老爷。

这些大老爷们一声令下,他们这些小兵跑断腿不怕,但是委屈他家将军也这般急行军,实在是太可恶了。

“大概有事吧。”中年男子没有多解释原因,只是继续用膳。

他们正用着午膳,外面又有一行人进了驿站,很快就在他们不远处坐了下来。

那些人让驿站中的小吏,送上了热饭热菜后,就吃喝了起来。

“胡兄,这事你说是真是假?卫……”其中有一位,吃喝了一会儿,与人八卦起来了。

“这种事,谁知道呢。”另一位回道。

“我琢磨着啊……”第三位加入了这个话题。

中年男子那桌,因为没人说话,他们那边的说话声就隐隐传了过来,在座的几个人,越听脸色越难看。第一个说话的亲卫听了几句,突然站了起来,握住刀柄,抽了出来,疾步上前,一刀就砍在了那边桌上,顿时桌上盘碟翻覆,汤水四溅。

正在说闲话的那几位,被他来了这么一下,吓了一大跳,一时顾不得和他理论,急急忙忙退了开去,免得汤水溅到了衣服之上。

“哪里来的蛮兵,还有没有法纪了?”那几人回过了神,顿时叫骂起来。

“老子砍得就是你们这些胡说八道的王八蛋!”这名亲卫用刀背在桌面上一挑,那些盘碟就往这些人身上而去,砸得他们哀哀叫唤不已。

第一百四十二章 征南将军

片刻之间, 说闲话的那三人身上就汤水淋漓,一片狼藉了。

这三人带来的随从,这时候才反应过来, 吆喝着上前来, 要与那名亲卫理论。

那名亲卫是久经战事的悍卒, 战场上杀进杀出过好几回, 身手更是不弱,对付几个没见过血的小卒子, 当然不在话下。

他持刀在手, 用刀背临敌, 不过几个来回,就把那些随从打得节节败退。

“大人, 诸位大人, 有话好好说,请不要动手。”驿站的主事人, 驿丞,听到外面的吵闹声,急匆匆奔出来,就见到了眼前这幅光景, 他不敢上前去拉开正打斗中的几人,只能对着做主的那些人, 两边团团作揖, 想要让他们冷静下来。

这种官道沿途的驿站, 专门用于往来官员及其家眷途中歇脚住宿, 能进入这里歇息的,多数是官身。

驿丞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吏,这些大人他哪个都得罪不起,但是任由他们这么打下去,他这驿站的家什就要完蛋了。

“卫战!”主座上的中年男子,看着亲卫把他们教训得差不多了,终于出声喝止了。

“算你们今天走运!”名为卫战的亲卫,看着地上鼻青脸肿的几人,呸了一声,往地上吐了口唾沫,才回到了他们那一桌。

刚才说闲话的那三人,原先躲在门口不敢吭声,随时准备拔腿跑路,见这凶悍的汉子退了回去,他们的胆子又大了起来。

“一群目无法纪的骄兵悍卒,报上你们的来历,看我不去找你们的上司理论!”一人高声叫嚣。

“对,我要去兵部告状!”另一人附和。

“上折弹劾!”第三人也不甘示弱。

“在下征南将军卫泽!”中年男子面无表情地注视着他们,冷声自报家门了。

那三人听到这个名号,终于意识到他就是永宁侯的长兄,发现这是说闲话说到了卫家人面前,怪不得人家要当场翻脸了,顿时表情尴尬起来。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故意在对方面前打脸揭短,那就不要怪对方直接打回来了。

“各位大人,先擦擦脸,收拾一下。”驿丞见这三人身上很狼狈,他们的随从更是东倒西歪,站都站不稳,就吩咐人送上了温水,让他们整理一下仪表。

那三人已经发现这次是踢到了铁板,这人他们惹不起,不敢再嚣张,更不敢自报家门,免得带累了家里人,回到家被人狠狠责骂,默不作声地缩到了一边,抓起送上来的布巾,随便擦了擦,收拾了一下,就带着随从灰溜溜地走了。

驿丞送走了这几人,回过头来又奉承起了征南将军他们一行人,让人送上了几个好菜,陪了许多笑脸,才好不容易送走了他们这一行人。

他站在路口,看着他们上了马,一路向北疾驰而去,心里慢慢吐出了一口气。

京城的风云,因为征南将军的突然入京,大概会更加雷声阵阵了。

不过这些事,与他一个小小的驿丞,没有多大的干系,所以他就感慨了一下,就进了驿站的门,指挥人收拾起了被他们打坏的东西。

还好,这次争斗的双方,打架打得利落无比,打完了赔钱也比较爽快,否则他这点俸禄,恐怕就要贴补进去了。

京城,昭仁殿里,皇帝正坐在御案后,一边看密折,一边往纸上记着什么。

高庸趁着换热茶的工夫,悄悄瞄了一眼,发现皇帝记在纸上的是一个个人名,左边记着齐远恒等人,右边记着一连串他比较熟悉的名字,这些人年节的时候,经常出入宫廷,此时都被皇帝记到了纸上。

高庸知道,皇帝这是打算秋后算账了。

“哼,这次的表现,算是勉强凑合。”

他听到皇帝轻声嘀咕了一句,将一个人名记到了左边。

高庸用余光偷偷看了一眼,发现皇帝这次记上去的是孙柯孙状元的名字。

对于孙状元的坎坷经历,高庸有些同情,可惜爱莫能助。不过这次孙状元表现不错,应该不会再被皇帝这么故意无视了。

他换好了茶,又说道:“陛下,这个时辰,侯爷快入宫了。”

今日是腊八节,永宁侯白日里留在了府里,不过这个时辰,应该差不多该回宫了。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搁下笔,将记满了名字的那页纸,对折起来,然后撕成了两半,叠在一起,放进了御案的暗格里。

“摆驾回宫吧!”收拾好了这一切,他才吩咐道。

“摆驾!”站在殿门口的宣礼内侍,听到了皇帝的声音,高声向外宣旨。

等到皇帝披上了大氅,出来的时候,御驾已经准备好了。

高庸所料不错,皇帝回到寝宫没多久,永宁侯也回来了。

永宁侯今日大概饮了酒,说话时略微有些飘忽的感觉。

“陛下!”他虽然行礼如仪,但是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这酒喝得不算少,都没法保持往日的镇定冷静了。

“送碗醒酒汤过来!”皇帝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下令道。

“是,陛下!”马上就有内侍闻声而去了。

景骊走过去,将卫衍从地上扶了起来,半抱着将他扶到了榻上,让人替他洗漱了,才将他搂在怀里,慢慢喂他喝醒酒汤。

“乖,张口!”他拿着汤勺,舀了一勺,喂到了卫衍嘴边。

“酸!”卫衍很听话地张开嘴,乖乖喝了一口,马上就皱起了眉头,抱怨了起来。

“不酸,你这酒怎么醒得过来?”景骊见他这副模样,不但不同情,反而要说风凉话。

“臣没醉!”卫衍觉得自己真的没醉,但是皇帝的怀抱太舒适,他喝了几口醒酒汤,就闭上眼睛,迷糊了过去。

上一篇:我家夫郎很全能 下一篇:九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