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景帝纪事(175)+番外

柳氏努力说服自己,但是看着这幅画,她努力了半晌,还是失败了。儿子画的那朵花,她自然是越看越顺眼,花如其人,这花就和儿子的为人一般,中正平和,乖顺守礼,旁边的那一朵,她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这般张扬,这般恣意,大大咧咧嚣张肆意地在另一朵旁边怒放,让人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想用墨汁涂黑了它。

“老夫人不喜欢绿云吗?那么十丈珠帘呢,或者凤凰振羽?您喜不喜欢?院子里应该都有。”方内侍继续拿着些菊中名品来打岔,想要把卫老夫人的注意力从这幅画上引走。

“祖母,我们不如去院子里看看吧。方中官既然这般盛情推荐,必有奇异处,今日不去看看,恐怕要错过了名品。”卫敏文还没看明白,这幅画上有什么玄机,不过祖母的脸色不好,他却是看懂了,也加入了打岔的行列。

“行,我们去外面看看吧。”柳氏自然知道方内侍的好意,也知道敏文是在担心她了。

她要是对这些事表示出不悦,不过是让儿子左右为难,除了为难自己的儿子,根本就无益于改善儿子的处境,所以听了他们的话,她也就从善如流,顺着他们的意,到院子里赏花去了。

此时正是秋末,院子里的菊花,因为被照顾得很好,或绚烂,或孤傲,或娇媚,在秋风中摇曳着它们美丽的身影,等待着惜花人的观赏。

柳氏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发现院子里的名品菊花的确不少,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些,还有绿牡丹,墨荷这样的佳品。这些菊花被养在或大或小的花盆里,此时都在盛放期,将这院子点缀得秋意盎然,惹人迷醉。

她看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现在养花的这些花匠,都是宫中的内侍,能把花养得这么精神,手艺必然非常高超,但是忠勇侯府的人接手以后,还能把这些花养得这么好吗?

她想到这里,又想到了其他的事。

这座府邸里,样样都是顶好的,这般奢靡享受,花费不在少数,光凭儿子的那点俸禄,支撑得了这个府邸的花用吗?

所谓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过家的人,自然知道,生活中若是处处讲究,就要处处花钱,想要维持这么大一座府邸的奢华生活,花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柳氏自身不当家,现在忠勇侯府当家理事的是卫泯的媳妇,卫泽和他的媳妇这些年来一直镇守在云州,京中只有他们的几个孩子,不过她在家里时,也是受过管家理事的教育的。

后来柳家因事败落,她因缘巧合,得了老侯爷援手,进了忠勇侯府,她原已心如死灰,直到有了衍儿,她才重新有了点生气。

偏偏衍儿出生时体弱,府中众人时时为他悬着心,事事都肯紧着他,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且有了牵挂的人,要操心的事多了,她就慢慢活了过来。

她开头觉得这座府邸,又大又精美,从中可以窥到皇帝的那点心意,看下来还算比较满意。此时,她心算了一番,想到儿子要维持这般规模的府邸,需要花费的银钱时,顿时又为儿子担忧起来了。

不管儿子年纪多大了,在外是不是能独当一面了,在她面前始终是个孩子,她永远都是操不完的慈母心。

管花木的内侍,与管书房的方内侍,都是高庸高总管教导出来的,两人自然认识,他俩凑一起,嘀咕了几声,管花木的那内侍,就使劲夸赞起了这些菊花。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关于菊花的诗词更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这里的菊花也养得很好,夸起来毫不费力。

那内侍夸完了花,又夸起了人。

“老夫人,这盆,这盆,还有这盆,都是侯爷指定了,说是老夫人必定喜欢,让奴婢们记得今日送过去。”

“中官大人不要和老身这般客气,老身在这里观赏一下即可,那边府里没有您这样的高手,恐怕养不好这些佳品。”柳氏这话,既是推辞,也是实话。

“老夫人,这是侯爷的一片孝心,奴婢们办事不力不要紧,但是老夫人忍心拂了侯爷的这一片孝心吗?”内侍继续劝说。

柳氏和内侍们,彼此都客客气气地称呼着对方,不敢对对方有丝毫的不敬。

内侍们自然是因为皇帝对永宁侯的态度,而柳氏却是因为他们是皇帝身边伺候的人。

像卫家这样的人家,对宫中的内侍,就算没法搭上交情,也绝对不可能去得罪。

就算是卫衍,已经习惯了他们的伺候,也不会轻易去得罪他们。

要是连这点道理都不懂,那么在宫中行走,就会处处是坑,随时要跌跤了。

卫衍十五岁时就侍奉在皇帝身边,到如今快二十年了,若不是十多年前,皇帝莫名起了意,强硬地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后面的种种波澜,他虽然不起眼,但是始终平安地在君前行走,就知道他这人其实不笨,就是懒得费尽心思上进罢了。

如今,卫衍这般蒙受圣宠,尚不敢得罪他们,柳氏更不会去做这种事了。

她与这内侍,你推我劝,来了几个回合,最终却不过他的意,收下了这些花。

“那就有劳中官大人将这些花放到院门口,我家的仆从待会儿自会来搬走。”

“老夫人不用客气,奴婢让人送到马车上吧。”

“也好,那就麻烦中官大人了。”

说定了这些花的事,另一位内侍又来禀事了。

“老夫人,世子,奴婢带你们去看看侯爷给世子准备的住处吧,要是哪里有不满意的地方,正好改一下。免得世子住进来了,这里不合用,那里不顺手。”那位内侍,见他们逛得差不多了,提议道。

“那就有劳中官大人带路了。”柳氏点了点头,又问道,“不知道侯爷给世子安排的住处,是在哪边?”

世子敏文以后住哪里,柳氏今日的确要确定下来,还须实地查看一番,才能放心。

毕竟儿子就这点骨血,就目前而言,肯定不会多出一二,至于未来,未来会怎么样,柳氏心里也没有底。

她既盼着,儿子的一生,能够平安顺遂,没有波折,又深知这不是易事。

因为儿子想要携手的那人,是皇帝,是世间至尊,就算皇帝本人无意,为了荣华富贵,为了权势利益,也多得是人要去诱惑他。

一生一世,一心一意,绝不辜负,寻常人家都很难做到,指望皇帝能够做到,无异于是在痴心妄想。

若儿子并没有在这段关系中放入足够多的感情,柳氏虽然担心,却没有到如今这个地步,但是现在眼看着儿子放入了越来越多的感情,柳氏就常常要患得患失了。

不管怎么说,以皇帝往日对衍儿的态度,皇帝并不是无情之人,以最近皇帝那道圣旨中,他准备对离宫那些女子的安排来看,也可知对于跟过他的人,他不至于绝情到不管不顾。既如此,就算日后皇帝有了新欢,他们的关系淡了,衍儿从此以后做个富家翁,想来不是什么大问题。

柳氏虽然这么宽慰自己,但是依然止不住她的那颗担忧之心。

不过,事到如今,他们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这些事,要是想得太多,就全是惊惧,恐怕连睡觉都会不得安宁。也许像衍儿这般,不去多想,只管跟着自己的直觉走,大概就没这么多烦心事了。

第一百二十章 子承父业

“祖母, 孙儿觉得东边的院子就不错,又小巧又安静,景致也好, 而且离父亲这边的正院非常近, 可以时时过来侍奉父亲。”卫敏文扶着祖母的胳膊, 出了正院, 往东走了一段路,快到东边的偏院时, 他突然说道。

这第四进, 除了他的父亲住的正院外, 左右路上的小院子,也可以住人, 他才如是说。

“东边的院子是很近, 不过是不是小了一点?”柳氏扫了一眼,心中盘算了一下, 觉得有些不妥。

上一篇:我家夫郎很全能 下一篇:九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