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通房丫鬟要爬墙(288)

作者: 绯色梨涡 阅读记录

对此,那些将领也是有苦说不出, 能被征召入伍的大多都是普通人,要不然就是家中贫困吃不起饭的人。

都说饥荒也饿不着厨子,哪个厨子会自愿入伍每天忙忙碌碌做好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几十万人的饭却还拿着低微的银两?

在军中,就是一个小兵都有上阵杀敌立功的几乎,唯有伙夫没有,故而银两是不可能涨的。

也因此,那些伙夫都是从不会做饭到慢慢摸索,都是糙汉,能做熟了吃饱了就行,谁会计较那么多?

可安国太子不买账,他自小就在京都无论吃穿都是最为要好的,从未有人忤逆过他,这几日接到前线的战报,对陈国迟迟没能攻下大岚本就不满,又因为难吃的干粮将就的吃了一点点,却不想丢人的饿晕了。

现在醒来又见将领让人做了一桌堪比猪食饭菜,能吃得进去才怪!

心中不满,也就连带的对将领的汇报都没了几分好脸色,猛地一掀桌子,将上边的军事地图与册子全都掀翻在地:“废物,连手艺好的厨子都找不到,至于和陈国合作之事还有待观望。我没记错的话,陈国是先发制人,和大岚开战也半月有余了吧?却连大岚的第一道天险雍州都没有攻下,反倒是小打小闹了这么多天,还损了士气,我看他们根本就是故意拖着我们来了,想要折损我们的兵力,好来个坐收渔翁之利。”

“太子,实在是那叶子......”

“怎么?说你们废物还不承认了?你是想说叶子川太刁钻还是太聪明,一个人的主意就让那陈国三十万大军望而却步?还是想说那三十万人那么多脑子却想不出破解之法?”

将领还要再说,但安国太子显然没那么多耐心了:“罢了罢了,我军先不动,看看陈国后续提出来的战略再说,现在当务之急是给本太子找一个厨子来,不若我到时候给父皇上折子说你故意敷衍于我。”

“这......属下即刻就命人在城中找最好的厨子来。”

......

开业的当天,孟薇还特意让小二准备了个红绸布特意搞了个剪彩仪式。

虽然沂水县听起来让人觉得是个小县城,但因为物产丰富,人还是很多的,甚至因为这些天花了不少银两宣传的效果,店铺外边围了不少的人,只不过更多的还是那种布衣百姓。

孟薇也不介意,她可不觉得那些有钱有身份的人会傻呼呼的站在店外守着,没看对面的酒楼茶肆坐着不少人?

想来都是派家中小厮长随来先行打探的。

孟薇也不介意。剪完彩,便笑道:“感谢诸位前来捧场,只不过本店早有规矩,一天只接受五位客人,一桌不超过三人,每位客人可点两道菜,只有你们说不出,没有本公子做不出,至于银两的话,每道菜一百两银子。”

“好大的口气!”以为发须皆白,手拄拐杖的老者说着在一旁的小童搀扶下走上前,面上满是不赞同,“小伙子,我看你年纪不大,口气却不小,这天下如此之大,你知道有多少美食吗?若是你做不出来又当如何?”

如是以往孟薇会谦逊有理,但是从她开这家店,还有让人传的那些话起,就注定要高调一回了。

试问,‘食神’后人会因为这么区区一句话就露怯吗?

于是孟薇挺了挺身子,一把打开折扇毫不在意的样子:“若是有人能够说出我做不出的菜色,且能够证明此道菜肴是真实存在的,不仅能够连续一月成为我‘食馆’的座上宾,分毫不要,一道我做不出的菜就赔偿三百两银子,如何?”

“当然,还得要当季的菜色,如果是一些食材店里暂且没有的,日期便延后一日,若是明日做不出来亦或者味道不对,自当赔偿。”

“好,今日我就当先做一个表率,古语有云:鲈肥菰脆调羹美,熟油新作饼香。你就做鲈鱼与一碗羹汤便可。”

“好,二百两,烦请先付银两,食材都有,今日正好能做,若是味道不对,那二百两尽数退回,赔偿另算。”

那名老者身着不菲,精神头不错,拐杖做的很是精致,离得近了还能闻到淡淡的香味,她记得,这香味是沉香木,而沉香木又价值不菲,更别说如拐杖这么长的木材,想来更是值不少。

老者被迎了进门,听到这话看了一眼身边小童,小童会意的拿出两张银票,掌柜的接过,指着大厅内五个方位的桌子:“客观请,不知你是要坐哪张桌子?”

正对着厨房的五个方位分别命名了红梅、墨兰、妃竹、陶菊和雪松,没有厢房,而是都在大厅,但却隔开了很多位置。

与名称相对应的是无论桌子还是木椅,都雕刻成了与名称相配的植物样子,看栩栩如生,就连桌子正中心的桌面也不放过,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

老者看了一瞬,便指了指最靠近厨房的那张靠窗式餐桌:“就红梅好了,老头子年纪越大,越喜欢红红火火的颜色。”

看得出老者对于环境还是很满意的,目光灼灼的盯着那半开放式的厨房,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有铺子会将厨房坐在客人食用的大厅,虽然有点奇怪,但是一眼就能见到上边没有任何油渍,顿时让人舒心不少。

☆、378.好

说是半开放式,只露出了食材的一部分,至于她做菜的案台离得很远,无论是坐在哪一张桌子,眼力再好,都不能看全她的动作,除非站到她身边。

不过能出得起一百两一盘菜的人,谁也不会那么没品的偷师,更别说古人还有句什么‘君子远庖厨’的话,会吃的人有多少会亲自做菜的?

就算亲眼看了全部步骤,也不一定看得懂,更别说火候、刀工、食材的薄厚都可以改变味道。

老者说的诗句她也有看过,以前除了上学时老师强硬要背诵的诗句外,她也不会去故意记住,尤其是出了校门那么多年,有不少都还给了学校,而在这里能够给她留下记忆的诗句,大多也就是和食物相关了的。

‘鲈肥菰脆调羹美,熟油新作饼香’说的是吃着鲈鱼,再喝一口脆嫩的用茭白做的脆嫩羹汤,再咬一口刚出锅的荞麦饼,便再美味不过了。

听起来简单,但是鲈鱼要如何做,羹汤除了茭白要放什么,里边都没有清楚写明,毕竟前人写这诗主要是赞美,其中细节不可难以考究。

况且这安国孟薇并不怎么熟悉,不过是读过几本各地的杂录有些浅显的了解。

好在,叶子川也是个吃货,当初给她解释这句话的时候,还解释得很详细,让她当天就忍不住亲手试着做了,故而这位老者的提议,对她来说不过是以前做过的东西罢了。

鲈鱼本来就是一种口感鲜嫩的鱼,这古代不像现代太多人工饲养的,大多都是渔民在江河湖泊里打捞上来纯野生的,虽然个头不及人工养殖,但却因为自小逃避水中敌人而灵活游动,味道和营养又要上一个层次。

孟薇稍稍卷了卷袖子,将衣袖卷到手腕上一点,这才开始处理食材,下刀入神,目光专注好似在做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真儿在旁看着孟薇将鱼抹上盐腌制,又处理好了别的食材,估摸着时间这才又开始处置鲈鱼,之间孟薇一手轻按鲈身,另一只手拿着菜刀手腕微动,不过片刻间,就将鲈鱼片成了花一般的摆盘。

即便她在护国侯府已经见过孟薇那干净利落的手法,还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让人一看就赏心悦目的摆盘,却也不得不惊叹,好似孟薇不是在做菜,而是在用食材作画一般,让人赞叹。

不过两刻钟,掌柜的便与真儿二人一同将菜肴端了上去。

早在那鲈鱼的清香散发之时,老者就有些坐不住了,一看到菜上来了,急忙拿着早就握在手中的筷子想要夹起一块尝试,却不想还未碰到菜肴,便被面前的那鲈鱼给怔住了:“这......这是清蒸鲈鱼?孔雀开屏还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