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七零之我想好好吃顿饭(81)

既然已经通过面试了,张茉莉收拾好心情,决定中午做顿好吃的,鉴于曹婶侄女没有通过,她打算别太张扬了,不然人家心里难受。

过了一会儿,外面有人敲门,张茉莉推门一看,是曹婶侄女,眼睛哭的红红的,她倚在门边说道:“茉莉姐,你也别太难过了,这次竞争这么激烈,咱们选不上很正常。”

张茉莉还没说话,曹婶侄女又说道:“放宽心,我听你这边没动静,我怕你偷偷哭,有啥不痛快的,就和我说吧,咱们互相安慰,你看我这么能说会道的,不也是没通过吗?”

张茉莉张张嘴,她实在不知道说什么,索性把录取单子递了过去,曹婶侄女看完后惊呆了:“不会吧?考官怎么想的?茉莉姐你竟然被录取了。”

张茉莉微微皱眉,自己也没有那么差吧,不过曹婶侄女心里落差大,心情不好是难免的,自己也不能和她计较。

张茉莉回道:“可能考官想法独特吧。”

曹婶侄女本来是过来求安慰的,没想到反而自己又郁闷了,曹婶侄女叹口气:“恭喜你了,茉莉姐,我先回去了。”

后来张茉莉才知道,这次录取的人不多,虽然乌泱泱很多人报名,但是需要的人数有限,没有多少选中的。

最令人不解的是,这次录取的,全是农村户口的,据说之所以这样要求,说是因为因为是临时工,工作很累很忙,农村的同志更能吃苦一些。

张茉莉拍拍胸脯,没想到户口还帮了自己一个大忙,既然已经录取了,张茉莉悬着的心就落到了地上。

上次面试的时候,已经谈了待遇,每个月十块钱,没有粮票发,逢年过节会有一点福利。

这个工资不高,和人家正式工相比差远了,可是作为临时工,也算可以的了,毕竟一些厂子里,学徒刚进去的时候,一个月也就是十几块钱的补助。

张茉莉开开心心的把剩下的鸡肉炖了,江文恒一看张茉莉的神情,就知道是好消息。

张茉莉脱下围裙:“文恒,以后我去了长江饭店,中午就没时间回家了。”

长江饭店离家里有点远,幸亏之前买了自行车,不然张茉莉每天走路上下班有点太累了。

去了长江饭店,员工食堂那里就不能再帮忙了,张茉莉报名以前,就问了蔡师傅的意见,蔡师傅大手一挥:“我能教你的,你已经掌握了大概,长江饭店是个好去处,历练历练也好。”

有了蔡师傅的支持,张茉莉报名的劲头就更加足了。

张茉莉去长江饭店,以员工的身份,她还有点紧张,厂区好像没录取几个,就算有,她也指定不认识。

张茉莉的岗位是洗衣部,这和她的预期目标差别有点大,不过岗位安排要服从,没有挑选的可能,张茉莉只好先进去了。

洗衣部每天确实很忙,张茉莉是临时工,很多活计都要管,洗衣服需要清洗客人们换下来的衣服。

好在很多客人不需要这个业务,所以如果不是会议的高峰期,需要清洗的衣服不算太多,可即便是这样,每天依旧忙碌。

张茉莉早上去上班,要先把衣服分类,每类衣服的不同,决定了能不能混洗,这是绝对不能出错的。

张茉莉第一天去,就是在旁边看看操作的流程,洗衣部听起来没什么门槛,但如果想上手独当一面,也需要好好历练,其他的不说,光是衣物的分类,张茉莉就头疼了很久。

张茉莉也没见过太多种类的衣服,以前在农村,大家穿的都是大同小异,什么的确良、棉布、

土布之类的,布料都是从供销社买,讲究一点的,就去市里的百货商店,太贵的大伙也买不起。

张茉莉来了洗衣部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种衣服呀!羊绒大衣、蝙蝠衫、丝绸外套……光是花格子毛衫的材质,有时候送来的衣服就多达四五种。

衣服分门别类是个细致活,张茉莉是新人,最多就是按照颜色分分类,分材质还得让熟练的员工来,根据衣料的不同,所用的洗涤液也有区别。

张茉莉在洗衣部待了三天,每天都顶着很大的压力上班,洗衣部的临时工一共有三位,有一个是和她同时进来的,叫小芳,另外一个已经做了两年多,年纪和张茉莉差不多,还没结婚,叫莹莹。

莹莹作为有经验的临时工,负责她们新人的培训,说是培训,莹莹也没教他们什么,懒洋洋的拿着衣服说了几句,就借口自己忙,转身就走了。

小芳小声和张茉莉说:“她这是不想教咱们,毕竟临时工不容易转正,她都待了两年多了,又来了咱们两个竞争对手……”

张茉莉缓缓点头,莹莹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是领导交代她带新人的,就这样不负责任,未免也说不过去。

好在洗衣部有基本手册,就在进门处,可以随时翻看,印的本数不多,张茉莉休息的时间,会拿来看一下,学习一下洗衣基本的步骤。

但师傅不用心教,想学好真的很难,张茉莉进去了一星期,被骂过好几次,都是因为分类错误,不仅仅是她,小芳也是如此,有一次洗衣部人少,张茉莉还听见莹莹和其他的人说,新来的两个临时工太笨拙、上手太慢了。

小芳想进去分辩,张茉莉拦住了她,这时候进去只能越描越黑,还不如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第72章 洗衣部

大概是觉得张茉莉和小芳都是软柿子好拿捏, 莹莹越发变本加厉了。

洗衣部不大, 一共也就十多个人, 这也不是力气活, 衣服有洗衣机转着呢, 碰到娇贵的面料, 才需要他们手洗, 单单论工作强度的话,比张茉莉在农村种地差远了。

张茉莉累点苦点不怕,她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 可被人背后捅刀子,以前还很少遇见。

农村人际关系简单,家里最难相处的苗红红, 以前和张茉莉关系差时, 也没使过什么阴招。

顺风顺水的过了这些年,来到了洗衣部, 没成想碰到这样的人。

张茉莉有苦难言, 她认真考虑过, 莹莹毕竟是她们的前辈, 和她对着干对她俩没有好处, 更何况人家认识的时间长, 她们只是新人而已,说出来的话也没人信。

张茉莉每天都掐着时间上班,去早了也没有什么用, 只要不迟到就行。

莹莹每天上班都很早, 见到张茉莉进门,一抬头看时间,离上班时间差了两分钟,熨衣服的莹莹说道:“哎,现在的年轻同志,和之前的就是不一样,上班勤劳踏实,才是最重要的,把时间看的那种重要哪行?”

这话听起来没头没尾的,可张茉莉知道,莹莹说的就是她,小芳比她来得早,每天都要提前半小时到,为什么?因为小芳坐公交车来呀!车难等,所以会空留出多余的时间来。

张茉莉骑着自行车上班,时间能算的刚刚好,为什么要早到?

再者说了,又不是人人都要和莹莹一样,作为新人就要献殷勤……

张茉莉走到了自己的位置,没吱声。

莹莹一番话没人接茬,她自己也有点不高兴,莹莹指了指乱糟糟的衣服:“这是客房部刚拿来的,你和小芳分好类,半个小时,一会儿就要洗了。”

张茉莉原地没动:“莹莹姐,要么你教教我们怎么分类?以前都是我俩自己琢磨,老出错。”

屋里的人不少,上班时间大家都在,莹莹脸上有点挂不住:“教你们?我教你们好几次了,自己记不住还怪我没教好!”

莹莹说完以后,紧张的看了看屋子里别的人,清清嗓子又说道:“张茉莉同志,咱们都是为了公家办事的,如果你有意见,可以直接对我说,可不能冤枉人。”

冤枉她?张茉莉摇摇头,小芳接道:“茉莉姐也没说错,我们俩本来就是不会做,又没人带。”

莹莹说不出话来:“你……”

周围这么多人看着,莹莹面子上下不来,张茉莉也不想和她闹的太僵,如果不是莹莹坚持找事,她也不想这么难堪,张茉莉又说道:“丝绸的衬衣怎么分类的?莹莹你过来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