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七零之我想好好吃顿饭(60)

张茉莉不想和江文恒离婚,她想一辈子拴着他,牢牢的拴着他不撒手,可……可她不能害了他,张茉莉抹抹泪,伏在江文恒膝盖上哭了起来。

江文恒一字一顿的说道:“茉莉,以后离婚这种话不许再说了,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不会离婚,以前我没工作没口粮,是你不计较这些,义无反顾的嫁给了我。”

张茉莉略微心虚,当初明明是她捡了便宜,怎么跟自己跳了火坑似的?

江文恒又说到:“你放宽心,别自己吓自己,你连工作都没有的农村户口,人家盯着你做什么?这次是有备而来的,我心里有数,牵连不到咱们身上。”

江文恒难得一下子说出这么长的话,张茉莉愣了愣,继而点头:“我都听你的。”

江文恒叹口气,帮她拭去眼角的泪珠:“二十岁的人了还哭,也不怕别人笑话。”

“除了你,还有谁能笑话我,那个……文恒,我饿了。”

张茉莉难为情的揉肚子。

也不能怪她!这两天张茉莉担惊受怕的,生怕查到她这个名不副实的富农家的闺女身上,都没心思吃饭了。

张茉莉这几天不愿意出门,打饭的活全权交给了江文恒,和张茉莉熟悉的食堂师傅还跟江文恒打听,说茉莉好几天没过来了,江文恒只好谎称她不舒服,现在不方便出门。

张茉莉也确实不太舒服,刚吃了晚饭,身下一阵暖流,她觉得不对劲,赶紧往厕所跑。

这次的例假,比往常提前了三天,难怪早上张茉莉就觉得有点体虚,还以为是自己精神太过于紧张,原来是为着这个。

每次来例假,张茉莉就疼的死去活来,她总是恨恨的想,为什么男人就不用经历这一遭?

好在江文恒在这种日子,对她还算贴心,端水递碗,洗洗涮涮,江文恒全包揽了。

张茉莉捂着肚子躺下,肚子上捂着一个暖水袋,江文恒给她灌的热水,月事带开始频繁的换,跑了好几趟厕所,江文恒在厕所门口守着,出来问:“去医院?”

张茉莉语塞:“这又是不是病,哪里值得去医院,还不得被人笑死。”

这种事江文恒又不明白,张茉莉一直说不用,每个月都得经历这么一次,她都见怪不怪了,柴凤芹说,等以后生了孩子就不疼了。

江文恒回来的越来越晚了,和他一起生活了这么久,张茉莉对他有点了解,最近一定是不顺利。

宣发部门的部长被带走调查了,就是江文恒的顶头上司,张茉莉还见过一次,是一个和善的胖子,对部门里的下属也很照顾,是个老好人,他被带走,不知道江文恒有没有危险。

江文恒说:“听说是家庭成分的问题。”

张茉莉一个哆嗦:“那还能放回来吗?”

江文恒摇摇头:“不知道,厂里已经派别人来接管我们部门了。”

不光是江文恒部门,其他的部门也被带走了一些人,这件事一直持续了小一个月才收尾。

厂区的红卫兵撤走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楼道里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曹婶第一时间来找张茉莉:“可憋死我了,这些天我们一家子连门都不敢出,生怕找晦气,俩孩子被我骂个够呛。”

谁家不是?小心翼翼生活的日子,可太难受了。

这次“扫荡”结束后,厂里也没恢复以前的生机,很多家属在厂区闹事,让厂里的领导给个公道,说自己家男人是冤枉的。

有关大运动,厂里的领导也自身难保,一点办法都没有,至于孰是孰非,他们也不清楚。

张茉莉去食堂打饭,一路上遇见哭啼不止的人,难免会动恻隐之心,当初江文恒闲在家里时,她也难受了一段日子,替他觉得委屈。

喇叭里的广播很刺耳,张茉莉掏掏耳朵,选择无视它,今天要认真思考一下吃点什么,张茉莉决定去楼上点个小炒菜,算是庆祝了,晚上再去看一场电影。

周末要回大队去,张茉莉提早就和苗红红商量好了,如果百货商店有货的话,就替她买一盒奶粉回来。

奶粉是特有的供需物品,一般人买不到,苗红红在大队里买了证明交给张茉莉,得拿着这个证明才行。

好在百货商店里有自己人,章小青帮着盯了一个多月,在商店有新的奶粉上架之后,替苗红红抢下了一罐。

张茉莉回去发现,村里也没比厂区好哪去,他们大队算是好的,隔壁大队,被抓走了好几家,扣了各式各样的帽子,其中有两个搞破鞋的,男女脖子上各挂着一只鞋游街,围观的人群把烂菜叶子往人身上扔,家里大人看着孩子,不让出去看,说看了长针眼。

吴敏和苗红红除了下地干活也不离开家,苗红红害怕的拍拍胸脯:“咱们村的老地主,又被抓起来□□了,听说想在棚子里上吊,被人救了下来,蒋叔过去劝了半天。”

张茉莉问:“那我家呢?”

苗红红回道:“你家怕啥?早就摘了富农的帽子,顶多就是下中农,是贫苦百姓,这社会还能连穷人也批吗?”

这倒是,她家已经摘了帽子,幸亏张家人有先见之明,提前变卖了土地,不然现在的境况可就惨咯。

吴敏挑豆子里的碎石子:“这俩月跟疯了一样,不少年轻的孩子都戴上了红袖标闹了起来,地也不种了,工分也不要了。”

怪不得,张茉莉回来的时候,就瞅见了穿着破旧的绿军装的小青年,眼睛滴溜溜的盯着过往的人。

连人情味最浓的农村都已经这样,更别说城里了,张茉莉怕家里人担心,就没提厂区的事。

第52章 流水账

张茉莉每星期都会买报纸看, 虽然没有收音机, 也能知道最近的大事变化。

本来她自己是不关心这些的, 可平时闲着的时间多, 看看新闻和大事, 和江文恒也有的聊。

江文恒单位统一定报纸, 大家互相传着看, 种类可比外面要多,号称要思想进步。

厂区是一个微型的社会,这里能提供人的一切衣食住行, 几乎可以不出去,就能买到需要的所有东西。

张茉莉来了有一段时间了,也认识一些人, 女人之间话多, 开始瞅着眼熟,一来二去就能搭上几句话。

张茉莉发现, 厂区职工的女家属里, 有一部分是有工作的, 和男人一样, 领着正式工资, 不过这样的女同志, 全都是城里户口。

和张茉莉一样没工作的,也都是从农村过来的,平时在家里带孩子, 做做家务, 一个男人撑起一个家,要是家里孩子一多,生活也是捉襟见肘。

相对于这样的家庭,她和江文恒两个人花这点工资,算是很富裕的了。不过张茉莉想想,她吃的这么多,和多养一个孩子也没分别。

张茉莉发现,城里人生孩子比农村人要少一些,在她们大队,一家有四五个孩子很正常,多的甚至有□□个,孩子难养,有时候得一场病,孩子就留不住了,多儿多女多兴旺,大家都是秉承着这样的想法过日子。

吴敏生了俩孩子,现在也是儿女双全了,可这怎么够?孩子多了,每年分的粮食也多,孩子一落地就有粮食分,以后长大了还能当劳动力,吴敏说,最少还得再生两个。

在城里,夫妻俩一般就是有俩仨孩子,超过四个,就已经是很多了。

不过张茉莉一琢磨,也就明白了,城里人忙,尤其是有工作的女同志,哪里有那么多精力生孩子?不像农村人皮实,快生了还下地干活,什么都不耽误。

张茉莉这人话多,也容易相处,不是一个讨人厌的,很快就和同楼的女同志们打成一片。

住在这个楼里的,都是还没分房、有家有口的。他们大部分年纪相仿,二三十岁上下,用他们的话说:要是工龄长的,哪里还能没房住?

提到房,他们厂里的职工那么多,分到房的也没有几个,至于自己买……冤大头才自己买房,曹婶这么和她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