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九七做人生赢家(29)+番外

作者: 零七二二 阅读记录

更好的烟叶加工出来的烟丝,做成我们熟悉的香烟,当地人把它叫做纸烟,当时一包最便宜的、没过滤嘴的纸烟都得八角钱,山里人抽不起。

抽不起也没事,他们说纸烟香是香,但劲太小,抽十根都过不了瘾,不如毛烟吸上几口来得畅快。

但要是谁给他们递过去一根纸烟,眼睛都能放光,拿在手里还要搓来搓去把玩一番,再放到鼻子下闻一闻香气,如此仪式之后才肯点燃抽上几口,抽到一半后掐灭,嘴上无奈地说:“哎,这纸烟就是力道不够,还是吸毛烟吧。”

说着把剩下的半根放回去装好,改天再拿出来抽。

今天唐庆国又是纸烟又是酒的伺候着,郑家村的几个人自然心里美滋滋的,心道这个唐庆国真是个大方的人。

唐庆国也坐下来,跟大家说道:“几个兄弟,是这样的,我现在有合作的老板,人家也是看咱们山上的羊好,才愿意给咱们更高的价格,一公斤高五角钱,一只羊也能多卖十几二十块钱了,更高的价格确实也很难再给了。”

“不过今天大家都愿意把羊给我,我也很感激大家,今天到场的要是哪家给的羊超过十只,加五角,不到十只的加两角。”

唐庆国话一出口,大家都议论起来,我家有几只、你家有几只、他家有几只、这个价格合不合适、卖几只留几只最合适,一时间讨论得热火朝天。

突然有人又有了疑问:“庆国,我们几家加起来羊也不少,你有那么多钱给吗?”

唐庆国微微笑道:“你们都是从永胜那里得到的消息吧?我还以为你们都知道了呢,我得先把羊赶去给了老板,回来再给你们钱。”

大家又交头接耳议论起来,这是先赊啊…还以为今天就能拿到一沓钱呢。

唐庆国道:“几位不用担心,一点都不会少给大家,永胜的羊也是先卖了才给他钱的,我这也不是不愿意先把钱给大家,实在是因为手头暂时没那么多钱,大家要是信得过我唐庆国的话今天就可以把羊赶来,正好我们村的台秤还在我这里,今天就可以称好重,算好钱,过几天卖了羊回来就能给大家钱了。”

“要是觉得有疑虑也可以以后再卖,但是最近羊市行情好,过段时间还真不知道会是什么价格,也没有今天我多给的价钱了。”

几个人忙应道:“信得过,当然信得过…”

嘴里说信得过,但却都只愿意卖两三只先看看,唐庆国理解他们,毕竟如果全部赊给了他也担心到时候卖不掉,他们喜欢先观望观望再说。

只有一个一直没说话的,等大家都讨论完了才站起来道:“好,庆国,我家有十一只都可以卖,我这就回去给你赶来。”

几个人都扭头看他,大家都一脸的诧异。

第29章

站起来说要回家把羊都赶来的人叫段玉恒, 在郑家村也属于比较特殊的一个人, 他不但不姓郑,也不是上门女婿。

可能他们家一直就姓段吧,据说这一带的山里人是很早以前的山下人为了逃避土匪很多人家整个宗族迁徙到大山之中的, 说不定段玉恒家祖上是独自一家跟着郑氏族人来到山上的。

段玉恒家由于在村里比较弱势, 分田地时分到的田地不多,并且还贫瘠,所以他家就多养了一些羊, 数量只比李忠伍家少。

他家里还养了四十多箱蜜蜂,房前屋后都是蜂箱,这让本来就很少有人来往的家里更是长期没人串门, 很多人即使有事找他也是隔空喊。

这里虽然每家每户都有养几箱蜜蜂,但这么密密麻麻的还真是独此一家,大家都怕去了他家被蜜蜂蜇。

段玉恒家每年都要饿几个月肚子, 好在偶尔可以卖一两只羊,再卖点蜂蜜, 这样能多买点米。再掺和着蔬菜,每顿煮一锅稠稠的稀饭, 两口子加三个儿子仅仅能糊口,上学就别想了。

羊和蜂蜜都是值钱货,但不懂科学喂养,仅靠自然繁殖, 羊群很难壮大, 蜂蜜产量也低, 雨水季节和冬天非但产不了蜜,很多蜜蜂甚至还冻死饿死。

所以段玉恒父子四人虽然很会跟蜜蜂打交道,光着身子全身爬满了蜜蜂都面不改色,但也没能从养蜂上捞到多少好处。

他肯把羊都卖给唐庆国也是穷怕了,想赚钱,关键卖了一批还能养更多,以前怕卖了就没有了,现在还怕什么。

……

段玉恒回家去赶羊了,另外几个人讨论之后都仍旧只愿意给唐庆国两三只羊试试水。他们本来就有疑虑,不愿意一次性就把羊都交给唐庆国,现在段玉恒这么干,他们更觉得要是跟他一样就是疯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几家人的羊都赶到一起来数量也不少,加上之前李忠良家的五只和段玉恒家的十一只,居然一天时间收到了三十多只羊。

给羊称完重记好账后,唐庆国要去砍竹子,在原来的羊圈边上围上围栏,再用油布搭上简易的顶棚,给新来的羊一个临时的家,以后再收羊也可以继续使用。

唐嘉木和爷爷得把这些羊拴着单独放上山去吃青草树叶,如果跟村子里的羊一起放,它们会跑回原来的家里去。

第一天收羊如此顺利,一家人都受到了鼓舞,干起活来格外有劲。同时也觉得人手有些吃紧,没人烤蘑菇了,唐嘉木只能晚上再烤。

三十几只羊,唐庆国觉得以目前的自身条件,这个规模已经差不多了,每次赶集卖三五十只羊,再多了家里都没地方关。

……

转眼又是一个赶集天,唐庆国自己也没想到,自打唐嘉木放了暑假以来,自己和儿子居然成了赶集天的常客,每次都要去。

这次父子俩赶了三十多只羊,实在是有点招摇,一路大家都有些新奇,他们也抓住机会好好宣传了一下自己。

过了这一天,山里十里八村的人几乎都知道他们在做羊生意了,唐庆国一时成了山里的新闻人物,他做买卖的事情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由于有人尝到了甜头,大家也都认同了他的观点,卖了成年羊,多养一些小羊产仔,提高产量。

从此,唐庆国每天只顾得在家收羊,爷爷每天把新来的羊放上山。唐庆国按计划用挣来的钱又买了很多小母羊来养,也承担起了给村民们买小羊的任务。

李秀英一个人忙不过来田地里的活,唐庆国干脆把田地里的活承包给了村里劳动力多的人家,按工时折算成工钱支付。

唐嘉木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烤蘑菇上,只在晚上重温一下初中知识完成作业。

此外他还做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说服唐庆国买了砖,在院子里建起来一个洗澡间。

虽然没有电和气,不能装热水器,但至少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即使只用盆接了水往身上冲也给一家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连唐云都经常过来借用。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快到开学的日子了,此时也已临近秋收,按照惯例,也是村里组织村民开会的日子,主要讨论秋收的相关事宜。

孩子都上学去了,又赶上秋收正忙,动员大家互相帮忙收玉米稻谷,顺便也听听村民们有没有什么意见。

村民会议定于晚饭后在村公所举行,根据唐嘉木事先的建议,唐庆国在会上提了一个重要的建议:给唐家村修路。

他站起来道:“村长,我提一点建议,咱们村应该修路。以前咱们不管是买什么还是卖什么都是靠人力挑靠人力背,一方面是咱们只有这样的条件,二是即使有条件咱们也没那么多东西要用车拉,咱们也没钱请车拉,更没人买得起车。”

“但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就拿这一个多月来说,咱们村都卖了羊挣了钱,并且咱们现在每家每户养的羊还都比以前多了。”

“养羊能挣钱,那就意味着养别的也能挣钱,咱们这山里头掰着手指头数下来其实还是有很多好东西值钱货的,只要咱们都想办法像养羊一样提高产量,灵活生产,以后还怕挣不到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