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后(240)+番外

作者: 涩青梅 阅读记录

赵三思微微仰头,“嗯,既然皇后属意这三家姑娘,便就留下这三家姑娘。”

顾夕照看向蔡隽,“丞相觉得本宫选的这些人可还好?”

蔡隽忙躬身回答:“娘娘的眼光自然是极好的。”

李家晚辈中,男儿众多,一个个都是天资过人的好儿郎,李漪漪是这一辈中唯一的姑娘家,也甚得李晏之的欢心。兰香是曹将军早逝妹妹的幺女,曹将军对这妹妹的一双儿女素来看重。而这位曹将军怕是在行军作战上唯一能和昌平侯抗衡的人。

大昭百姓中常唱,北有顾守,南有曹抗,大昭城墙,固若金汤。

这位皇后娘娘,所谓的心中最属意,不过都是看重这些姑娘的身家,替小皇帝拉拢朝臣,先让林、李、曹三家共同抵御顾家,顾家倒后,到时这三家又成鼎立之势。

当真是极好的眼光。

蔡隽说得十分真心实意。

“既然丞相也如此说,那本宫倒是放心了。”顾夕照又朝赵三思道:“皇上,既然如今名额定下了,接下来就是三人的封号了,确立下来了,就能让钦天监算算吉日,到时就能派人去把这些妹妹抬进宫中来了。”

赵三思看向她,“皇后……”

“嗯。臣妾在。”

话到了唇边,赵三思又抿了下唇,“朕知道了。”

顾夕照不知自己在期待什么,笑了一下缓解自己的失落,“那皇上可还有事,若是无事,臣妾便先退下了。”

赵三思点了点头,等人走到了门口,又忍不住出声道:“皇后。”

“嗯。”

“朕不再是昔日那个胆小怕事、一无是处的小皇子了,朕如今长大了,知道自己是大昭的皇帝,是大昭百姓的天,也是……皇后的天。皇后若是撑不下去了,别忘了,还有朕。”

眼泪悄然滑了下来,顾夕照赶紧别过脸去,咬着唇瓣,过了许久,才轻松道:“臣妾一直没忘,臣妾的身后是皇上。”

蔡隽站在一旁,无形被这气氛感染,心情沉重又酸涩,过了许久,才开口道:“想来为了对付昌平侯,皇后娘娘也是费尽心机。”

赵三思没有说话,从书桌上拿了一份名单给他。

“这是什么?”蔡隽翻开,将上面这些名字一一扫下来,仍是没看明白。

赵三思淡淡道:“皇后昨晚交给朕的。”

蔡隽拣着上面几个十分熟悉的名字念了念,暗自思忖了片刻,“难道这些都是昌平侯安排在朝中的眼线?”

“嗯。”赵三思扶着桌子坐到了书案后的椅子上,整个身子缩成一团,“丞相,当皇帝好累啊。看似坐拥天下,其实多的是身不由己。”

“大概这就是高处不胜寒吧。”蔡隽叹了口气,又打起精神道:“那如今皇上准备拿这些人怎么办?打压?还是观望。”

“皇后说,如今内务府少了广储司司正,眼下临近年关,各地上供和宫中采买耽搁不得,这个位置不能再空缺了。让光禄寺卿先兼任。”

光禄寺卿的名字就写在蔡隽手中的小本子上。

蔡隽愣了片刻,随即声音发紧道:“皇后这是在获取昌平侯的信任?”

赵三思没有说话,隔了许久,才把脚从椅子上放了下来,挺直背,正色道:“宣礼部尚书沈逸来拟旨吧,林宛晴姿容品行甚佳,就封为佳妃;李漪漪性子温善,就封为漪嫔;兰香气质高洁,就封为香嫔。另,广储司司正一职空缺以久,如今正值用人之际,任命光禄寺卿暂时兼任。”

蔡隽嘴巴张了张,最终出口的也只是一声,“是。”

第146章

八月二十, 这次入宫的名额就正式确定下来了,当天小六子就去林、李、兰三家传了旨。

至此, 关于朝臣议论纷纷的小皇帝广纳后宫之事, 朝臣终于安歇了下来。

被选的三户人家, 除了林家大喜过望, 另外两家就没这般开心了。

送走前来传旨的小六子之后, 李家二房的夫人当即哭了起来, “大伯子, 你可得想想办法, 芷儿那情况你也知道,往后若是进了宫,只怕是……”

李家二房的夫人就是李漪漪的母亲窦氏,芷儿是李漪漪的闺名。

李晏之自收到圣旨后,眉头也没舒展过, 李漪漪是晚辈中唯一的女孩子, 再加上他弟弟去得早, 他作为李家大房,对二房素来照顾, 对李漪漪这个天资聪颖、身体却天生不足的侄女喜爱之余, 更多的是怜惜。

眼下听着这个弟妹六神无主的哭喊声,心里更是厌烦,“此回皇上选妃, 为的就是广纳后宫,为皇室开枝散叶, 你但凡同皇后娘娘实说芷儿的身体状况,不让芷儿吃药硬撑着去参加中秋宴,明眼人都能瞧出芷儿的身子不好,皇后娘娘还会选上芷儿不成?”

窦氏被他几句话说得无言,拿着帕子抹了眼泪,呜咽声低了些,又有些委屈道:“芷儿因为身体不好,从不显于人前,如今也到了说亲的年岁,皇后娘娘又有令,世家里这些适龄姑娘都要去赴宴,妾身也只是不想让芷儿被人看低了。”

妇人之见。

李晏之冷哼了一声,“芷儿身体不好是事实,如何被人看低?就算看低了又如何?”

窦氏被他一凶,眼泪又巴啦啦地掉:“芷儿不是大伯子的女儿,大伯子自然说得这么轻巧,你可想过芷儿?若是让那些世家夫人都知晓芷儿是个病秧子,往后有谁会来府上提亲?到时芷儿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不是成了皇城里的笑话?”

李晏之被她这近乎无理取闹的话堵地心口直抽抽,“我李家府难不成还养不起芷儿了?”

“现在大伯子是……”

“母亲。”一道有些气弱的声音从外边传了过来,窦氏瞬间息了声,抹了抹眼泪,赶紧到门口处把被丫鬟搀扶的姑娘迎了进来,“芷儿,不是要你在房中好生歇着吗?你怎生地过来了? ”

“母亲莫担心,女儿没事。”李漪漪笑着拂开窦氏的手,又走到李晏之面前,盈盈福身见礼,“伯父,母亲常年为我操持,也是被我这不争气的身子吓多了,难免有些思虑过重,若话语中有些不中听的话,伯父切莫放在心上,您对我们的照顾,芷儿心中有数,母亲也是如此。”

看到这个知情识趣的侄女,李晏之的一腔郁气立马散了,神色缓了缓,“伯父都明白的,芷儿只管安心。至于你入宫一事,如今圣旨也下了,怕是……”

“芷儿明白的,伯父切莫再为此事为难。”李漪漪急急接了他的话,大抵说得太急了,又用帕子掩着嘴咳了几声,“伯父也莫担心,这些都是命。那日皇后娘娘同我说了几句话,态度和善,看得出娘娘是个好人,入宫之后,芷儿的日子应当不会太难过。”

李晏之沉吟了片刻,然后才看向李漪漪,“你能这般想也好。皇后娘娘深明大义,你只要安分守己,入了宫,她应当不会为难你。”

李漪漪笑了笑,低下头来,又去看她母亲,拉着她的手,“母亲,女儿愿意入宫的。您也知道,我这副身子骨,怕是会被人嫌弃,入了宫,倒也是一个好归处,至少死后,能有个堂堂正正的安身地方。”

不管是在这些勋贵世家,还是民间那些普通百姓家,一个姑娘家,若是嫁不出去,死后便只能随处找个地方埋了,连块墓碑都没有,更不用说入祖坟了。

窦氏就是为了此,才把李漪漪养在深闺不让人识,就想着至少能撑到她嫁出去。

李漪漪说得淡然,窦氏却听得红了眼眶,“都是母亲不好,没有照顾好你,都怪我……”

“是命,女儿命该如此。”李漪漪笑着安抚道,“再说,女儿如今不就有个归处了?”

窦氏叹了口气,自古以来,哪个帝王不是后宫佳丽三千,这些世家里,后宅女人争宠的阴私就层出不穷,更何况后宫里头?她女儿要是个身子骨好的,将来生下个一儿半女,不说母凭子贵,至少能在宫中有个一席之地,可她女儿……如何争得过那些女人?

上一篇:山月不知心里事 下一篇:凤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