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执玉(64)+番外

作者: 宋端仪 阅读记录

叶真不由笑出声:“阿棠跟着我都十年了,我当然记着她,你也跟我十年,我就偏心你。”

徐兰哼道:“我跟你十年的时候,她又二十年了,还是差一截。”

叶真夸她:“真聪明!”

闹腾着梳洗完,叶真身上力气还没恢复,慵懒走去前厅看李谨行收拾残局。

厅里人来人往,她径直坐到左下位,饮茶听他们商讨。

原本准备押着一干人等回京,但段欢自尽,没必要再带回去,李谨行预备写一封上奏的折子,隐晦陈述内情,别人看不懂,皇帝一定看懂。派人走驿站急送回京,由皇帝看完定夺,他说一切皆好再无事要办,他们才可以启程回京。

这一来一回,大约又要耽搁月余。

各项事宜吩咐下去,众人领命去办,只剩叶真一个闲人。她啜着桑葚茶,杯子雪白茶汤暗红,执着白瓷杯盖提醒:“殿下,我们得空,是不是要派人去探望一下安阳公主?”

起码叫她回来,别躲着了,万一她还知道什么内情,一并报出来。

“好。”李谨行同意,“她虽然糊涂,看起来并没有做错太多,陛下一贯疼她,应该不会降罪。明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叶真附和:“幸好王妃只是想毒杀晋王,她如果有报复陛下的意思,公主真该自戕谢罪。”

李谨行一只手倚在桌上,仍在怀疑:“还有一件事不太明白,昨天王妃连陈樱的画像这种细节都知道,却说柳妃是被陛下赐死,这个错误的消息是谁告诉她的。”

内宫的消息,王妃有可能自己去打探,但前面都是真的,只有赐死是假的,这个细节的改动,显然会引诱她生出更多恨意。让人不免怀疑,其中有人浑水摸鱼。

“会是王爷吗?”叶真打起精神考虑。

“我觉得不是。他作为加害人之一,为什么要挑唆王妃报仇?他要是说了,还会对王妃没有防备吗?而且我猜,陛下这么要面子,不会告诉他,柳贵妃是因为长得像陈樱,才会受宠。”

叶真跟着思索:“做这个事的人,一要知情,二要有能力接触到王妃。剩下的知情者,有太后和皇后娘娘,她们二人没有动机。”

太后因为柳贵妃的死,针对皇后许多年了,哪里需要借别人的手报复,再说皇帝和晋王都是她亲儿子,她哪怕厌恶先帝,也没听说哪里亏待过儿子。皇后就更不可能,她性格软,而且手底下没培养过势力,更何况,她宠李谨行,怎么会明知危险还送儿子来扬州。

排除她们两个,叶真继续捋:“但后宫肯定不是密不透风,这么大一件事,总有流言传开,有什么人既有可能知道这件事,还能把手伸到扬州来,殿下你想一下。”

李谨行脸色一沉,和她目光对上。

真的有。

“从我们进扬州城开始,安阳就在城外,只见过一次面。”李谨行眉头深锁,暑天里感到一阵寒意,“难道还是她?”

叶真仔细回想:“殿下,公主昨天派人说,情况有变,她要退出,是什么情况有变?”

“她在城外,王妃在城内,必然不是扬州城的情况有变。”

叶真模糊中似乎抓到一点亮光,脑海中升起扬州地图,周围各郡县逐一浮现,会是哪里?

李谨行随手从桌上捏起一个长形小玉块,慢慢转动:“最开始我们来扬州,就不对。如果王妃只想毒杀晋王,等他死了再叫我们来不就好了,何必增加风险。”

来了之后晋王迟迟不死去,叶真被策划怀孕,医官反复叮嘱不要长途跋涉,他们相当于——

困在扬州。

叶真简直要拍案而起:“是了,她要把我们留下来!我们在扬州快三个月了,与外界一点交流都没有!”

她接下去说:“我知道了,王妃本来只打算慢慢毒死王爷,但有人得知之后,将计就计,刻意给她透露消息,与她结盟,之后引我们来扬州。公主在城外守着……驸马有调动兵马的能力,他们在守住城门,不让我们出去。”

李谨行提起手中小玉块:“我们从头想一下,四月初,王妃上书恳求陛下见王爷最后一面。”

叶真接话:“但端午大朝会即将进行,陛下脱不开身,就派殿下来。”

“如果是陛下来……”李谨行慢慢假设,“她会做什么?”

“是啊,她怎么会不恨陛下,从她的角度看,最好的情况应当是陛下亲自来了,这样她可以直接在扬州刺杀陛下,她不怕死,不怕承担责任。”

“她为什么不等陛下空闲时再请求,不是她等不及,而是王叔的身体等不起。今年从年后复朝开始,军报大事就一件接一件,等处理完,又到端午大朝会,陛下一直走不开。再等下去,谁知会发生什么。”

“她上书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要来的很可能是殿下。”

李谨行点头:“对,但她还是做了。既然她要报复的是陛下,那她拖住我,就是在配合别人,长安有人要对陛下不利,难怪我送出去的信都没有回音。”

他大胆推论,情况有变的不是哪个郡县,是长安。

“如果……”叶真觉出一丝害怕,“谁有这个本事?能让王妃和公主配合的人,长安城里不多。”

李谨行手中动作停下,他心中基本锁定了人选。

她试探着问:“是不是三殿下,他可是安阳公主的亲弟弟。”

李谨行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现在只是猜测。”

无论是皇帝亲自来,还是派太子过来,都可以把他们二人分开,各个击破。否则如果他们两个都在京城,无论戕害哪一个,另一个都有应对之策。

万一是皇帝来扬州,对另一位布局的皇子来说,是再好不过的生意,借刀杀人,皇帝死得清清楚楚有因有果,他只要除掉李谨行,就可以登上大位,杀兄比起弑父,罪名要轻太多了。

但这位皇子和段欢运气不佳,晋王的身体撑不了更久,他们等不起,于是提前启动计划。

不幸中的万幸,李谨行带了个叶真过来,他还十分紧张叶真,段欢当机立断,用孕事绊住他们。无论晋王死不死,他们都走不开了。段欢真是胆大心细,能成大事。

皇帝偏心栽培李谨行的坏处这时候就显现出来,李谨行一走,他相当于断了一只臂膀,没有别的皇子可用。

叶真想通一切,继续道:“要想证实,不如派人去告诉公主我们要动身回京,看她是什么反应。”

李谨行摇摇头,刚要说话,叶真反应过来:“不行,这就让她有所防备了,我们应该先想办法出城,再去试探她。”

“对。她从小就胆小懦弱,听她给王妃的传话,似乎摇摆不定,也许我们可以想办法策反她。”李谨压倒手里玉块,看向叶真,“我记得程著说过,他二哥是扬州府的校尉。”

千里之外,长安城中,罢朝三日后,皇帝终于召见了四位宰相。

头一日罢朝时,内侍带来的消息是皇帝头风发作。他们太原姓李的什么都好,就是头风的毛病代代相传,也不稀奇。

以往皇帝有恙,太子监国理事,李谨行作风稳重,干净利落,镇得住群臣。这次太子在千里之外守着垂危三个月还没归天的晋王,朝中无人做主,只能大家各司其职,先压下有争议的问题。

一连三日罢朝,叶弘心中已有困惑。他是宰相中最年轻的一个,陈樱不在,甘露殿站着的四个人里,数叶弘最亲近皇帝。

帷幔遮盖着床榻,人影绰绰,淑妃娘娘退到一边,皇帝捂着头呻/吟两声,沙哑问:“都来了?”

皇帝接见外臣,很少会有妃嫔在场,加之柳贵妃死后,陛下没有什么很宠的宫妃,因此这是叶弘第一次见淑妃陪侍。

郭侍中资历最老,拜手答:“臣等到齐,令陛下久等,陛下龙体可好?”

皇帝情绪不高:“尚可。”

上一篇:侯爷今天作死了吗 下一篇:权臣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