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往今来(155)+番外

作者: 乔忘 阅读记录

伴溪又翻了翻戏本,笑着说,“算了,我们还是听《人间四月》吧,此刻正是四月末,也应个景,再说了,也不知道这出戏讲的是什么,有个新奇劲。”

夏芝萱接过戏本,“好,就让戏班演《人间四月》吧。”

伴溪环顾了一下四周,“往日身边一圈人,如今只有我和姐姐,不免也觉得有些寂寞了。”

夏芝萱怕勾起她的痛处,忙说,“我可以让小鱼他们都来听呀,我这昌寿殿的下人们也不少,平日里也是辛苦了,今天便让他们陪着我们一起听戏吧,你看这样好不好?”

“太好了!”伴溪笑起来,“那还麻烦小鱼,帮我去把小耗子也叫来,我们一起看。”

“是,殿下。”小鱼笑着跑出去了。

身边围了很多人,伴溪一下感觉热闹许多,《人间四月》这个剧本真是没选错,看戏的人传来阵阵笑声。

“殿下,我给您带了几块点心来,您有兴致就吃了吧。”小耗子从身上掏出用帕子包好的点心,被伴溪夸道:“还是你最有心。”

伴溪忽然觉得,古代人那种描绘春季的诗词能那般美好,是因为实在太令人欣喜,周边围着一丝丝的青草香味,晒着暖暖的阳光,总觉得这一刻可以忘却所有的忧愁。

“还喜欢么?”夏芝萱压低声音问。

“好玩极了。”

“我这里还有两壶好酒,让小鱼拿上来,我们一起喝。”

喝着小酒,听着戏曲,吃着糕点,让伴溪心里美滋滋的。

只是,那台上的戏曲,越往后听下去,便越是有些沉重了。昔日在一起小打小闹的那一对有情男女,好像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阻力与困难了。

台下的人,无不屏气凝神,关注着戏的每一样进展。

小鱼率先流出眼泪了,她本来就善感,她旁边那个憋着的小丫头,好像也有些难受。

伴溪只觉得有些朦胧,头微微有些晕乎,但还是很高兴。

“太子表弟少喝些,这酒后劲很大的,别看它喝着甜,真要是醉了,可够你躺好几天呢。”夏芝萱劝道。

“姐姐,今日难得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看戏,你就让我再喝两杯,你这酒实在香甜,比我喝的别的都好喝多了。”

“你呀,又不胜酒力,待会儿喝多了,我还得找人把你抬回去呢。”夏芝萱嗔怪地说,“那你只许再喝一点,多的就不行了。”

“好呀,就一点。”伴溪笑起来,又端起酒杯。

她略微斜着身子,听着戏台上的人唱到:“四月里的鲜花,哪一个不是辉煌一时,惹得万人瞩目怜爱。到了秋天,又有哪一个不是随风扫落叶,徒落得一地凄凉?”戏台上的人边说,边倒在地上,由另外两个人拉了下去。

“你最喜人间四月,说万花齐放,好不欣喜。但你走在四月,它分明是残酷季节——”男子伏在地上,刚才被拖走那女子躺下的地方。

伴溪的心,忽然一下像被什么东西戳中一般。一股寒意让她一激灵。

再看一旁的夏芝萱,表情也由刚才的嬉笑变成了严肃,她嘴唇微抿,眉头微皱着,眼睛里全是担忧。

伴溪只觉得头有些晕,这种晕眩的感觉似乎有些熟悉,想必是喝多了酒,不舒服吧。可是奇怪的是,明明知道自己不能再喝,她还是忍不住又拿起一杯一饮而尽。

这下可真把夏芝萱吓到了,忙要小鱼收起酒。

“你刚才还答应我不会喝那么多,怎么又说话不作数了?”

伴溪笑起来,“姐姐多虑了,你的酒太过香甜,伴溪一时没管住自己,贪杯了。”

夏芝萱叹口气,刚要说什么,忽然伴溪直直地往后躺去,还好小耗子眼疾手快,一下拉住了伴溪的袖子。

“殿下?殿下?”夏芝萱忙伸出手摸着伴溪的额头。

小鱼忙安慰道:“太子殿下应该是不胜酒力有些醉了,让刘总管带殿下回去歇着吧。”

夏芝萱这才命令戏台子上的停一停,赶忙命人陪着刘总管,一齐将伴溪送回寝殿去了。

“殿下,殿下······”刘总管看着还带着一丝笑意的伴溪,一时也没了主意。她平日里最是节制,绝不会放任自己喝那么多酒,看来公主殿下的酒实在太美味了,让她也忍不住了。殊不知,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伴溪最后的印象里,便是那彻骨的寒意,与身体里的酒气交融在一起。

你说你最喜欢人间四月的天,因为四月的天万花齐放好不欣喜,但你却在四月的天里离我远去,那以后四月就成了最残酷的季节。

伴溪恍惚间,听到这句话在脑里不断盘旋。

☆、平乱有功欲倚重

柳汉洲眯着眼睛,坐在御花园里,晒着太阳,听着小曲儿。

自从戏班来了,宫里着实热闹了一阵,看得出来,柳汉洲是非常喜欢这个戏班的,把他们留在宫中了大几日,还赏了不少好东西。

“咦呼——”柳汉洲听到动情处,还不自觉地跟着一起哼唱起来。

“陛下!陛下!”刘总管匆匆忙忙跑了过来。

“嗯?”柳汉洲睁开眼,对正好的兴致被打断,还有一丝不高兴。

“捷报,捷报啊陛下!”刘总管的笑容堆在脸上,就像是镶嵌在褶子里了。

“济远将军和敬南王配合默契,不但平息了匪变,还捉到了山匪头子吴应飞,已经就地正法了!宿州百姓无不称颂朝廷,熊将军说这几日百姓们争相送来一些粮食慰劳将士们呢!”

柳汉洲一下挺直了身板,“快给朕看看。”他一把拿过刘总管手上的军报。

“哈哈哈,好!好!”柳汉洲大为高兴,这次的胜利简直太重要了,更何况熊英还在军报中说当地百姓是如何歌颂他的,不停口呼‘陛下圣明’,这简直让他开心到了极致。

“你看,朕的朝中还是有人才的,也并不是缺了谁便不行了!”

刘总管自然知道这次胜利对皇帝的重要性,因此立马贴着脸笑道:“都是陛下圣明,太子殿下聪慧,选对了人才,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陛下和太子殿下,可不就是发现人才的伯乐么!”

柳汉洲本就心情愉悦,一听刘总管这么说,喜得是眉开眼笑,“传朕旨意,今日在场的每个人都重重有赏,至于你这个老东西,朕也不会亏待了你。”

刘总管喜得忙跪了下去,“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熊英回来了吗?”

“熊将军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不久陛下便能见到了。”

“好,好,大快人心,朕心甚慰!”柳汉洲高兴得站起来。

“我不是说了,少见面么?”胡依寒的声音仍旧冰冷。

“我怕你许久不见我,便有些生疏了。”柳中捷想伸手逗弄两个小皇子,却被胡依寒将手打了回去,他明显一愣,随即笑开了。

“娘娘何必紧张呢?我也是光天化日走正门进来的,下人们都看着呢,我说是来探望两个弟弟送上礼物来的,谁不得高看上一眼呢,倒是娘娘不必心中有鬼呢。”柳中捷阴冷地一笑,这一席话说得胡依寒似乎也没法反驳。

“那不知三殿下来访,还有别的事情吩咐么?凯儿和旋儿还要休息。”

“我怎么会不心疼他们呢,只是眼下确实有要事要嘱咐你。日后两个孩子大了,我们见面只会更加不方便了。”

柳中捷笑笑,“熊英在宿州把事情办得很好,这件事父皇应该也知道了,这次宿州一事,对我朝有重要的意义。”

见胡依寒不做声,他继续说道,“邓青还在时,父皇最为信任倚重的便是他,谁也无法撼动他的位置。父皇知道宿州需要监视,便把这些事交给邓青,因此宿州这边的事务都是邓青在默默打理。如今邓青死了,邓晟又去守陵,宿州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最后被熊英平息了,由此可见朝廷中的能人还是有的。特别是倾城一事后······”柳中捷笑笑,“也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