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种田直播日常(273)

作者: 平安如意 阅读记录

一群人唏哩呼噜地吃完了早膳,心里上十分满足。

这时候,酒楼里的小二又说话了:“诸位先生,稍后我便要带你们去拿图书馆了。不过去图书馆之前,有些事项要告知各位。其一,才子楼是贵主所建,主要是为了方便学子的生活,但并非无偿的慈善机构。先生到泾阳的第一日,才子楼俱是免费的,但从第二日起,酒楼便要按照正常情况收费了。收费价目表在墙上,诸位可以先看一下。”

三人间一个铜板两日,一个铜板包午膳和晚膳。双人间和单人间价格另算,点菜价格另算。

说起来,这样的定价已然十分优惠,相当于亏本经营。酒楼这么做,亦是为了照顾各方学子。

那小二又说:“不过大家放心,诸位先生都是饱学之士,动动笔墨便是千金。若是诸位手头上银钱不够,诸位若留下些笔墨,才子楼亦可为大家免去这住宿餐饮费用。”

有学子好奇问道:“这般优惠?具体是何章程,要如何操作才行?”

小二便继续说道:“这第一种法子,便是抄书。图书馆的规章诸位都有所耳闻,若抄了五本书,这第六本就可免费带走。诸位在图书馆任选一本书籍,抄写规定的字数,交于图书管理员。管理员核定后,便会发放特质令牌,诸位先生只要持此令牌来才子楼,便可指定任意一日免费吃住。”

“这第二种法子,便要看诸位的才学了。诸位先生可以向酒楼投稿,不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儒法道墨、诸子百家,这些稿件酒楼会交于贵主,由贵主择出优秀之作,在才子楼和隔壁学士楼摆放屏风展示。被选中作品的先生,可免费在才子楼吃住七日。”

“这第三种法子,诸位若有格外突出的本事,可向酒楼毛遂自荐。酒楼会一一整理,汇报公主府。待公主府认可后,诸位便可去云氏家学教学,先生教几日,这酒楼便免费住几日,公主府还有酬金感谢。若是先生大才,公主府愿意聘请诸位成为正式的先生,到时候衣食住行、一日三餐,另有安排。”

这一番话说完,学子中间顿时议论纷纷。有说那第一种法子极好,既掌握了学问,又省了银钱;也有说这永昌公主待读书人实在是仁厚,竟考虑地如此周到;也有满是雄心壮志的,暗下决心,要趁着这样的机会名扬万里,鸿鹏展翅。

有人问道:“这才子楼我们都知道了,那学士楼在何处?也是如同这里一般吗?”

小二笑眯眯回答:“学士楼亦是贵主的产业,用意与此处是一样的。但学士楼装修豪华,服务精细,珍馐美食应有尽有,那是专门给来看书的权贵人士所准备的,价格亦十分高昂。诸位先生想一下,若是你们的大作被贵主放在学士楼,那进进出出的贵人们,不拘是哪一个看重了你们,那便是千里马与伯乐的美谈。”

这一番话,说的众人怦然心动。

小二见势头被炒地差不多了,便带着这群人往图书馆而去。

才子楼二楼的栏杆边上,坐着三个人。一个身着青衣,唇红齿白、貌美如花;一个清隽如竹、严肃沉默;另一个如谪仙下凡、清冷高贵。那身着青衣,明显是女扮男装的便是云笙。只见她笑道:“这小二口才不错,反应也快,着实不错。”

另外两人则是马周和崔博。

崔博点头赞同,道:“他在此处做个小二,倒是亏了,用在别处更好。”

马周往下瞟了一眼,收回视线后,道:“图书馆的局面尚未打开,正需要他这样能说会道的人去引导。这个人用在别处,还不如撤了他酒楼的差事,让他专心于那些读书人。”

云笙觉得甚有道理,便嘱咐身边的王嬷嬷:“你帮我记一下,让那小二只管读书人的事情,但这薪水,要再给他多加点。你让他只管好好做,做得好了,公主府自有别的奖赏。”

王嬷嬷自然是应下了。

且不说那小二忽然之间接到赏赐,并得知自己升职之后如何欣喜若狂,先说说那些长安来的学生,进入图书馆后,真有头晕目眩之感。

每一进原本三间的厢房,都被打通成一个大房间。房间内一半放了书架,一半放了桌椅。根据书籍的种类不同,每个房间上都有各自的分类门牌,例如:儒家类、道家类、法家类、农家类,甚至还有奇幻杂书类和纵横家之类。

学子们虽以儒学为主,但对如此的大手笔还是不由敬佩:若能将这诸子百家传承下去,也是一桩大善事。

正在大家四处逛的时候,图书馆里响起了“当当当”地声音,小二在一边解释道:“贵主开始授课了,诸位先生若是有意,可以去听听看。”

长安来的读书人十分有兴趣,便纷纷相约往教室而去。

永昌公主是皇族中人,是权贵千金,以往是他们这些平民百姓轻易见不到的人物,没想到竟然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见到她,这应当也算是十分奇妙的事情了。

当他们赶到教室时,发现里面已经坐了一半左右的人。其中有年纪幼小的,也有头发花白的。观他们的穿着,玉冠锦衣,腰带上镶嵌着玛瑙,一看就是权贵世家子弟。

当他们看向最前方那个人时,不由小声惊呼:“张先生居然也来了。”

那张先生是谁呢?张先生全名张诚,字子昂,是麓山书院的院长,有名的饱学之士。这位老先生都来了,那读书人对这图书馆是真服气,真信任了。聪明的人抢先占了坐,离那些世家子弟越近越好。

没反应过来的,一转眼就发现没座位了,扼腕不已。但他们也不愿意就这么放弃了,问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了一把椅子,往最前面两张桌子中间一摆,直接做那里,这就和张先生同坐一排了。

其他人有样学样,纷纷去借凳子。图书馆的凳子被借完后,去才子楼借,后来整个教室再也挤不进一个人了,他们就去占窗户的位子,趴在窗户上看。

云笙也不去管这些杂事,由着他们自己去想办法。她让人将教室的其中一面用黑漆刷黑,又特制了粉笔,准备了一些小木棍,发给在座有座位的人。

这一回,她先将的是阿拉伯数字和两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以及九九乘法表。这堂课的内容不难,许多学过算账的,或是世家子中上过这些课程的,基本都能够理解。不能理解的,云笙让他们自己用小木棍去摆放着理解了。

这堂课特殊的是阿拉伯数字。她详细地讲解了阿拉伯数字的来源、代表的含义和与之后要学的十进位制计算的关系。讲课结束后,张诚先生对阿拉伯数字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了解,其余诸人也并未对此有特别强烈的抗拒心。

云笙松了口气,她小看了大唐的包容性。耐心解释完后,她又告诉他们,图书馆数理类里面有她讲课的课本,若是有兴趣可以先去那里看一看。

张先生乐呵呵地应了,自顾自地去找了书籍抄写。有老先生带头,其余人自然也就跟着去了。

云笙自然不能看着张先生抄五本书再给自己抄一本,私底下便送了他一个系列的。张先生如获至宝,除了上午听课,下午便窝在图书馆研究数理。

图书馆的名声便这样传开了,四处各地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才子楼和学士楼眼看着就要超负荷运行,云笙当机立断,立刻又购入几座宅院,用来开办酒楼和专卖笔墨纸砚的文学工具店铺。泾阳的一些小酒楼也沾了光,日日满客。许多泾阳百姓去山上砍了竹子,用自家的兔毛做了毛笔,一段时间下来,竟也有不小的收获。还有胆子大的,从别处进了墨和砚,回泾阳兜售,也能赚不少钱。

一时间,原本不算很好的泾阳经济竟然活了过来,有成为文化城市的潜质。

贞观三年九月,永昌公主建书馆,授数理,极尽教化之事。长安文人蜂拥而至,期间不乏饱学之士,形成风潮。后,此风潮席卷洛阳、太原、扬州、宋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