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倾城娇女:将军,太生猛(967)

作者: 陌骄阳 阅读记录

额尔敦听了大笑一声,又道:“而记得当日我初占飞龙城与你相见吗?”

“……”

“我说你我兄弟一起干一番大事业,分得天下。”额尔敦道。

“我没有分得天下野心,我只想凭我一己之力,守住我大安安平。”容非道。

“大安皇帝可不会这么认为?”额尔敦道。

“胡子你这话是何意?”

“我写了一封信给耶律台,信中写到你我兄弟之义深厚,你已同意归附于我,而且会设计将北方飞龙城、浪州诸城皆拱手相让,并且联合南下攻打东安城。而这封信,现在已经被你们大安的探子劫了,将会送到仁武皇帝面前。”额尔敦道。

“所以你才约我相见,让人以为你我在商议归附一事?”容非道。

额尔敦笑笑,他的确是这个意思。

容非脸色不变,却笑了:“你觉得皇上会因为这封信怀疑我?”

“你在北方握有三十万大军,你父兄乃通敌罪臣,就算皇帝不怀疑你,难保你们大安朝中的臣子不怀疑你。”额尔敦道。

容非深深看着额尔敦:“时至今日,大哥竟也会用这等攻心之计了?”

“为得天下,必要时用一些手段,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额尔敦道。

“来,再喝一杯。”他又倒了酒,“也许再见,你我就兵戎相见了。”

容非跟他碰了一杯,一饮而尽。

宁岚亦隐隐感觉这次会面十分不对劲,此时的巴雅仿佛也有些变了,她梳的是白狼国贵妇头,衣着也华丽许多,再看她粗了的腰身。

“巴雅,你要做母亲了?”

“嗯。”巴雅点头,摸摸自己的腹部。

宁岚深深看着她,又道:“你做了额尔敦的妃子……”

“一次意外,失了芷儿乃他心中之痛,那日风雨交加,他狂性发作,我陪他痛喝一夜的酒,却一夜凌乱……”巴雅神色有些恍惚,“谁知后来怀了身孕,他封我为平南夫人。”

平南夫人!

当真是好名字啊!

“恭喜你。”宁岚说。

“没什么值得恭喜的,不过大王对我有深恩,若不是他,我只怕还是那地底的泥,谁都可以践踏凌辱。我更不会想到,他会给我名份,让我做母亲。”巴雅说。

“你对他难道不是恩义吗?”宁岚道。

巴雅深深看着宁岚,神情微微动容。

“十几年的陪伴,相随,征战,这样的恩义比能堪比山海之恩。若是恩情,你对他的恩更深。”宁岚话语温柔而坚定,“巴雅,你值得拥有现在的一切。”

“县主,你与芷儿皆是我一生难得的知己,只可惜我们立场不同,以后只怕要兵戎相见。”

“这一刻你我还是好友,便可。”宁岚说。

两人相视一笑。

此时容非和额尔敦一壶酒见底。

容非喝了酒,双颊微微浮起红晕,而额尔敦继续给他倒酒。

“淑离,你是我在这世间最是不懂的人!”额尔敦道。

“哪里不懂?”

“你是我见过容貌一等一的,聪明一等一的,武功一等一的,才学一等一,治军一等一的。像你这般人物,做天下之主也做得,为什么要屈居于人下,这多无趣!”额尔敦道。

容非呵呵笑了两声:“胡子,你这般夸赞我,还用了五个一等,淑离深谢你。”

“我容淑离纵有再多一等,却只想做一个一等。”他做了一个一的手势。

“哪个一等!”

“第一等的人!”

额尔敦不甚明白,一双碧蓝色的眼睛深深看着他。

“我汉人讲究德与道,德修于己,道根于心。为德者,需孝义,需仁善。为道者,要忠君,讲气节,此乃第一等的人。”容非道。

额尔敦不是没有学过汉学,虽然不太能理解容非所言第一等的人,意思却是懂的。

“我容非戍守边城十余年,始终以此为根本。你便是送我天下,我失了德与道,立与人世又有什么意思。”他又想,岚儿爱我,便是看重我这些,若是我连这些都没有了,也不值得她爱。

“你们大安人总是道理很多。”额尔敦道。

“人,若是不讲道理,岂不与牲畜无异。”容非道。

“你在骂我是牲畜?”额尔敦挑眉。

第1505章 劫到两封

“胡子你是那等不讲道理的人吗?”容非反问。

“……”额尔敦喝了一口酒,有些气闷。

“胡子,当日你我结义,我视你为我兄长,今日的酒,亦慰我们当日的结义之情。”容非端起一杯酒,“喝下这杯酒,他日兵戎相见,也不必顾惜旧日之情。”

额尔敦看着容非,心里暗恨,像容淑离这样的人,若是能与我联手,天下怎么就不是我们的。偏偏,他要与我为敌。

“看来来日战场相见,要杀我时你必定不会手软。”

“是。”

两个人的眸光相接,碰了一杯,喝下酒。

两人回程时,容非便跟宁岚说了额尔敦的意图。

宁岚暗暗吃惊,万万没有想到额尔敦会使这种手段。

“皇上不会不信你的。”便是皇上有所疑虑,她相信兄长也会相信淑离。

“我倒不担心皇上不信我。”容非握着她的手,“额尔敦手段并不高明。”

“如今内忧外患,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与阿非哥哥一起面对。”

容非亲了亲她的手。

额尔敦的这封信,被姚涛的探子劫到了,看到此信时,他激动万分,立即写了折子,连同此信送至东安城。

东安城!

皇帝是同时收到姚涛和容非的折子时。

他先看了容非的折子,看到折子后,他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这些年,大安在他的治理之下,呈成太平盛世之象,法令严明,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乐,边境安宁。

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自己的治下竟还有人预谋谋反,这是他绝不能容忍的。

等再看姚涛的折子,他面色深沉,立即宣内阁的几个议事大臣来见。

如今内阁以宁毅为首,左右丞相分别为韩延和公孙仪,此二人皆是近十年由皇帝提拔上来的。

韩延为南派之臣,曾在鄂州、涂州等地任知府,知州。他为人正直,颇重礼仪上义。后调到东安城,皇帝让他了吏部,曾吏部左郎,去年才任右相,同为内阁和。

不过他与宁毅并不太和睦,大概觉得他武将任文官本就不妥,加之他与皇族关系,导致宁毅权势极大。

平时政见,与宁毅大为相佐。

公孙仪乃北派,他亦是地方提拔上来的,曾在苇州,幽州等地任官。公孙仪亦是能干之臣,所治之地,百姓安宁富足。

不过公孙仪为人圆滑,说话行事滴水不露,到是跟宁子玖颇为说得来。

另一个内阁重臣则是齐文玉,他是都察院都察史,他性情严谨,一丝不苟。

不过他与宁毅极为亲近。

重臣皆看了容非的折子,神色各异。

“众卿怎么看?”仁武帝问。

“皇上,依臣看应该在刑部选一名精干之臣北上钦差,彻查此事。”宁毅道。

其他臣子皆附议!

于是众臣开始举荐。

公孙仪举荐刑部左侍郎石唐,韩延则举荐刑部侍郎侯峒!

“子玖,你觉得何人适合?”皇帝没有点头,两个丞相举荐的人,皆是精干之臣,但皇帝认为边境情况复杂,这两个臣子虽然精干,但是魄力不够,只怕难以如人意。

“皇上,臣以为神机营的副指挥使袁平合适。”宁毅道。

袁平?

芷兰县主的夫婿,宁毅的妹夫,他在东安城地震时立有大功,后由宁毅举荐进入了神机营。

“袁平不过是一个武夫,没有治官经验,只怕不能担此大任。”韩延暗恨宁毅,这几年他提拔亲信,任人唯亲,偏偏皇上还十分信任他。

“臣也以为袁平可以。”齐文玉道,“袁平的缺点是没有治官经验,但这恰恰也是他的优点,如此他行事才能不拘一格,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