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恋爱刚刚好(67)

作者: 望楼兰 阅读记录

而吴忧,则关闭了一切与外界联系的通道。

她换了手机号,用自己十八岁的身份证,新买了一个号码。

号码里,只存下了妈妈和爸爸的手机号码。

连刘红她都不曾告诉。

跟过去告别,这是妈妈对她的期待。

她也需要静下心,独自面对人生的这次博弈。

两天半,慢长而且熬人。

第54章

那两天,热度破了湘城的记录。

校长大人,出奇招在门口立了近三米高的大冰块。

所有人看到时,全都生出一股莫名的凉意。

古有“望梅止渴”,今有“竖冰送凉”。

而任凭那块洁白的如玉,高大如小山的冰山,在毒辣的太阳下炙烤,也无法抵消摄氏37度的高温。

校门口的一侧,摆上了供人免费饮用的白开水,看着贴心不已。

而另一侧,停着喷涂了鲜红十字的120急救车,让心中一震。

千万不要在这个时间段躺里面去,吴忧路过时不断的祈祷着。

“砰”一声,刚刚跟她一起跟着大队人马,等在马路边的上的一个女生应声倒地。

她满头大汗,白色的T恤衫上透着湿印,身边的阿姨纷纷上前,打扇的,拍后背的,给她脸上滋凉水的忙得不亦乐乎。

吴忧咽了一口口水,被人群挤去了另一边。

家长们空前的热情与团结,齐心协力的帮助女生醒过来。

“姑娘,醒醒。”

“妹子,妹子。”

“啊哟,快点拿点霍香正气水,风油精,快点。”

人缝里,能看到一瓶褐色的汁水,灌入了女生的嘴巴里。

一条拧过水的白毛巾,敷在她的额头上,旁边的阿姨冷静的把毛巾探进那女生的后背,用力的擦了两把。

“让开,让开,给孩子透口气,别围着。”人群被两个妈妈模样的赶着去了另一边,这时,再也无人去争树荫下的小小的阴凉。

女生紧闭的双眼慢慢睁开,过了一会自己坐了起来。

女生的妈妈扶着女生站起来,低声关切的道:“没事吧。”

女生懵懂的摇头。

“没事就好,这是霍香正气水,要是不舒服,进去前再喝一瓶。”

女生接过来没有再说话。

轰一声,人流开始躁动。

考场开门,大批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涌来,汇成巨大的人流,向着一个入口流去。

吴忧夹着透明袋,随着人流,看着一颗颗满头青丝的脑袋,向一个方向走,而留下的那些已生华发的阿姨与叔叔们,在矗立在原地,眼神焦略而期盼,却在孩子们面前,极力掩饰成平静与温和。

吴忧在路过那个晕倒女生的妈妈身边时,已不复刚才救女时的冷静坚强。

她看到她拼命的咬着嘴唇,可其实,她的眼里的泪早已控制不住往外涌,回头擦泪时,她把脸埋在胳膊肘儿里,下巴微微发颤。

吴忧走过那块巨型的冰块时,感到一丝凉意,她第一次感觉到冰块跟外面的家长很像。

明明起不了降温的作用,却竭尽所能的站在太阳下融化自己,他闪简直就是耗尽生命的坚硬,化作柔情似水安慰一众考生起伏不定和焦燥的心。

考完最后一科,吴忧从考场出来,吴妈妈早早的等在那里。

她什么都没有问,只是说太热了,回去休息。

吴忧笑:“考场里其实比外面要凉快些。”

“去小旅馆吹空调更加凉快。”

随着人潮向外走,吴忧看到许多家长挽着自己的孩子,唐琴则跟在杨果的身后,两人大大方方的大人们聊天。

吴妈妈问:“那个是你班的吧。”

“嗯,不同教室考。”

“哦,我之前去医院拿药,看到过她,好像在做看护。”

“她很不容易。”吴忧道。

“唉,高中生呀,真是可怜。”

吴妈妈用同情社会低层人士的目光看着唐琴,回头摸着吴忧的头,“有时,孩子过早的吃苦,其实是父母的无能,吴忧,你会怪妈妈吗?”

“妈,我又没有吃过什么苦。”

吴妈妈叹道:“我只觉得,两年前的事,是妈做得不好。”

吴忧握了握吴妈妈的手:“你做得很好很好,非常好。”

她记得,有病友说过,她妈妈当时给人下跪,哭求,总之把电视剧里能构建的狗血情节,都是一一发生在她母亲的身上。

后来,感动命运的她,得到了上天的可怜。

回到家后,吴忧才明白,吴妈妈所说的,关于父母的无能,是指的什么。

一进家门,从不做饭的吴爸爸立在了厨房门口,拿着锅铲有模有样的把菜盛出来。

吴忧坐到桌前时,发现桌上除了四菜一汤,还有一堆打包回来的肯德基。

那个东西,一直被爸妈排斥之极,这次却像是为了迎合人心一样,下了血本,买回一堆。

虽然,明明只要一个套餐,三十块就可以搞定。

但吴爸爸,被忽悠的每一个口味都买了一份。

看着桌上堆成山的红蓝包装盒子,吴忧很感激,但更心疼老爸爸的荷包。

“吃吃吃,吴忧,今天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吴爸爸上桌,把一份青椒炒肉片放好后,举起筷子,大声说。

“我不是要忌口吗?”吴忧道。

“这个不辣,柿子椒。”

吴爸爸,倒了一杯可乐,放在吴忧的手边,带头喝了一口被他喻为外国汽水的甜水,开心的道:“马上要填志愿了,你想好填哪里吗?”

吴忧咬着一片肉,想了想,决定先尊重父母的想法,毕竟他们辛苦赚钱供自己读书,将来还有慢长的四年大学生活费用。

“我听爸妈的。”

“真的吗?”吴爸爸搓了搓脸,有些不敢相信。

吴妈妈笑:“我们又不懂这些,你们老师怎么说?”

“三个志愿,最后是填两个保险的,不管什么专业,总之要被录取上,另一个就填自己想去的学校。”

“那能不能三个填保险的。”吴爸爸对于保险很看重。

吴妈妈道:“也看孩子喜欢什么。”

高考的结束,看着像是站上了一个大大的平台,其实,等到真要站上去时,会生出迷茫之感。

早熟的孩子,会对未来想得多些,吴忧想的是,这栋老房子要拆了,家里的拆迁款能在这里买房子,然后结余不多。

如果以后她在这时读书,自然会因为读书滋生出很多的社会关系。

大学在湘城,出省工作的可能性就有可能极小,小到除非真的是混不下去,才会背井离乡的远走沿海城市去工作。

但凡家里有点后台的,会在当地安置下来。

吴妈妈所说的无能,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他们在为吴忧的四年后忧愁,因为湘城,只是一个不能提供多少机会的小城。

没有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更没有容个人奋斗的高科技产业。

农耕文明在这里几千年,直到吴忧高考的那一年,也只是被折迁和房地产弄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动静。

然而,借此膨胀的不少人之中,并无吴忧他们一家。

“爸爸,我如果考去外地,以后在外地学习工作,可能会很久才回来一次。”

吴爸爸点头:“只要国内奋斗,我们去看你还是很方便的。”

吴妈妈道:“对的呀,爸爸妈妈养你,又不是要把你绑在身边,你想读哪所学校,爸妈支持你,只是要想好以后做什么工作。”

吴妈妈的确高瞻远瞩,想到自己的那些表哥表姐,在QQ上发出毕业就失业的悲哀之声,吴忧一直搞不明白,进大学门之前,只怕他们就没有好要做什么职业。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大多不会有前瞻性,只要进了大学里,以后事以后说。

混过了四年后,才发现,满世界的大学生,文凭已不是攫取高工资的法宝。

“爸爸,你在张林他爸的公司,要做到什么时候?”

上一篇:逢夏 下一篇:网游之绝顶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