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逢夏(14)

作者: 王佳书玲 阅读记录

公司其他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会在晚上七点在前坪集合,梁夏五点半下班就早早去了那里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前坪没有搭舞台,上面七横八错的会牵很多红布还有五颜六色的小灯泡。村里会做灯的手工艺人做的灯也挂了上去。

旁边还搭起了灶台,应该是煮元宵用的。

音响,喇叭在试音,电工师傅在拉电线,拍了节目的村民在彩排,更多的人在灯笼上面写谜题。

这还是第一次七围村里办这样的元宵活动,梁夏看的很新鲜,也想想个谜题题在灯笼上。

冯书也跑了过来,拦在梁夏面前,“下班跑那么快干嘛?”

“我来帮忙啊。”梁夏想越过他,又被拦住了。

“你能帮什么忙,这里都分工好了的。”冯书问。

“是啊,我刚看到班长在调度人员,好厉害,不慌不忙的做的井井有条。”梁夏又开始眼睛里冒星星。

冯书不屑,“那是我们公司宣传部厉害,就几天时间策划这么大的活动,那才了不起。”

“是啊,是你们公司宣传部,又不是你,有什么好骄傲的。”

“都是我下面的员工,我不应该更了不起吗?”冯书自豪的说。

梁夏才没空听他自夸呢,从旁边窜了过去,去找心怡的灯笼写谜语。

冯书又跟了过来,“哎,给我一个,我也要写。”

梁夏随手拿了一个给他,“你看一下,写过了的不能写。”

“知道了。”冯书哪里会设谜题,四周转了一下,拿起手机准备上网找一个。

梁夏过来,“你还上网找啊。”

冯书大大方方的回答:“我哪里会,只能上网查。”

在这里设谜题的其实都是些老人家,会写毛笔字,而且肚子里的谜语也多,梁夏肚子里也没货,于是轻轻的说:“那你也给我搜一个呗。”

冯书似笑非笑,“我还以为你会呢。”

梁夏窘迫的咳了一声,“不愿意就算了。”说着要走。

冯书连忙拉住她,“哪里有不愿意了,你跟我一起选。”

两人各选了两个谜题,写了上去,村里的人陆陆续续就到了,公司的人也来了,找了冯书汇报了一下现在的进度。

第12章 过元宵2

梁夏一个人跑去看做元宵了。

梁夏只吃过元宵,怎么做的还是第一次见,村里的人都认识她了,还让她尝试着动手,梁夏就一边做一边听着大妈们说八卦。

说到哪家的媳妇骂了婆婆,哪家的爷爷过生日大家伙出什么礼金,说到了谁家的小孩聪明,拿了三好学生的奖状。

梁夏听了都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说的名字她也不认识,只是等说道李岳的时候,梁夏立马挺直了腰板,竖起了耳朵。

一个婶子说:“这李岳真的是个好孩子,脾气性格都好,比我那儿子不知道强多少。”

一个白发婆婆回答,“是啊,笑起来可好看了,真希望他是我孙子呢。”

另外一个头发还黑着的婆婆说:“所以我说小芹是个有福气的。”

“听说还没对象呢,我跟小芹说给他介绍个对象,小芹都答应好好的了,哎,结果李岳自己说有对象了。”那个婶子说道。

大家伙都凑了过来,梁夏面上不显,心却沉了,也往那个婶子那里不经意的靠近了一下。

“可是别看到他女朋友来啊。”婆婆问。

其他人也点头。

那个婶子是独家的消息,立马表现的傲娇起来,“说是女方一直没同意呢。”

梁夏心头稍微松了一下,脱口而出,“那就还是单恋啊。”

梁夏呵呵笑了两声,“婶子你继续说。”

然后又被白发婆婆打断了,“哎呦,这么好的男孩怎么还不同意呢。”

“是啊,是啊,女方条件很好吗?”众人都问。

“刚梁夏说的对,就是单恋,女方也不知道呢,听说是他小学同学。”

其他的话梁夏都听不进去了,只听到那个小学同学,李岳有个喜欢的人,是他小学同学?梁夏心头立马一跳,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这个人是不是就是自己啊?梁夏心里边想边偷笑。

她想到小时候邓小芹抱着她,捏着她的小胖脸说:“哎呦,这小孩真可爱,长大了给阿姨当媳妇吧。”

大人出去做事,两个小萝卜头跟着去,邓小芹就拉着李岳问梁夏:“小哥哥长的好看不,你长大嫁给小哥哥好不好啊?”

梁夏见着李岳好看的脸就点头,邓阿姨就每次高兴的大笑。

后来梁夏上小学了,李岳跟她同班。有了男女生的意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邓阿姨从小到大洗脑的影响,她就觉得李岳是班里最好看的男生,学习成绩也最好,每次看到他就有点小害羞。

而且小学的时候班里的同学还喜欢拉郎配,她和李岳成绩好,经常被说成是一对,梁夏心里都是暗暗高兴来着。

李岳对梁夏也很照顾,帮她买小零食,给她包书,还送她回家,总之梁夏认为李岳对她是不同的。

又想到那天邓阿姨一定要她收下那条项链,还有特意跟她说的李岳尤其关注她,还有李岳说的邓阿姨送什么让她没有负担的收下。

越想梁夏自己给自己洗脑越彻底。

所以冯书看到的就是拿着元宵在冷风中傻笑的梁夏。

伸手在她眼前晃悠了几下,“喂,你傻了。”

梁夏不恼,把他手挥开,“你才傻呢。”说着又开始傻笑。

“你看到李岳没?”梁夏问。

“估计是去迎灯了吧,两台灯马上要在这汇合了。”冯书指指会场,“布置的差不多了,你爸也来了。”

梁夏看见她爸正在穿道服,元宵节在道家又叫上元节,如果是在道观里的话是要举行隆重的道场法会的。七围村没有道观,但是农村里大家又信这个。所以会举行简单的上香诵经环节,拜三官大帝,请求赐福。

“怎么我爸也来了。”梁夏问,以往的元宵节并没有这项活动,大家也只吃吃元宵。但是梁爸说在梁夏爷爷在的时候,其实大家是会请梁爷爷做道场法会的,后来都简化没有了。

“我在想要不要把这个也做成七围村的旅游特色。”冯书说。

梁夏想想说:“那应该不行吧,其实七围村乃至孟仙镇都没有道观,道教色彩也不浓郁,也不是道教发源地什么的,没什么历史。”

冯书摸着额头,他穿着风衣,站在户外似乎有点冷,声音些微有点抖,“所以我还在想,道观倒是可以建,但是你说的对,你这里也不是道家名地,请有名的道长也不知道会不会来。”然后又问梁夏:“你爸爸哪里学的道。”

梁夏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啊,只知道我太公就是道士了。”

然后看着冯书,“你要不要去火边呆着,穿的这么单薄,别受凉了。”

好像要印证梁夏的话一般,她的话刚落音,冯书一个喷嚏打出去,梁夏立马往旁边移了几步,嫌弃的说:“看你要风度不要温度,感冒了吧。”

冯书不管,非要往她跟前凑,“你没同情心,我感冒你还幸灾乐祸。”

梁夏躲他,冯书就追,梁夏跑到煮元宵的灶台边上,站定,“哪里幸灾乐祸了,看我对你多好,你就站在这烤一烤,我去找我爸了。”

冯书不好跟过去,只能站在这蹭蹭温度,这山里晚上天气是真的冷啊。

“爸。”梁爸爸在准备祈福的事宜,香,纸钱,蜡烛,所以梁夏也不好去抱他。

“我这你别来添乱,去找你妈。”

梁夏撇嘴不高兴了,她怎么就添乱了,当着这么多人面,她爸也挺忙的,不能找她爸理论,只能听话挪到她妈妈身边去了。

而邓小芹就在跟梁妈妈说话!

梁夏心里顿时紧张起来,有种丑媳妇见婆婆的错觉。

“梁夏今天真漂亮啊。”邓阿姨一见她,就把她拉到身边,嘘寒问暖的。

上一篇:放不下 下一篇:18恋爱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