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把你当奸臣你却(58)

作者: 司爻 阅读记录

等顾玄茵第二次睡醒的时候,已经是午饭时分,还事不见詹夙的人,听银霜说是和叶钊他们商议统一考试的事情,她便不好打扰,只好自己吃了点清粥小菜。

下午,顾玄茵还是觉得浑身无力,这边歪歪,那边躺躺,一下午什么正事也没做,快用晚膳时,忽见一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

“陛下,丞相和御史大夫吵起来了,韩大人让奴才来请陛下过去。”

顾玄茵被詹夙气死了,一点不叫人省心,在家欺负她就算了,在朝上居然能和叶钊吵起来,还要她这个当皇帝的去劝架。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谁让他是她喜欢的人呢,他嘴那么笨,哪儿吵得过叶钊啊,吵不过叶钊不是给她丢人吗?

顾玄茵只好撑着酸疼的身子去了议事的大殿,还没进殿门,就听见詹夙在拍桌子,“朝廷需要的是能为百姓做实事的官员,不是只会舞文弄墨的读书人!”

“不学圣人之言,如何有圣人之行?詹子曦,你一个从小读圣贤书长大的人竟然不让别人读圣贤书,你这是什么居心!”

叶钊的声音中也满是怒气,顾玄茵听了两句,便明白二人是为了给太学生制定课程一事在吵,詹夙建议减少太学生学习四书五经的时间,留半年派他们去各地体察民情,叶钊却坚持要加强对《四书五经》的研读。

她叹了口气,推开殿门走了进去。

叶钊忙向她行礼,“臣见过陛下。”

詹夙知道顾玄茵昨天才见过太学几位大儒,他们的意见不用说肯定是和叶钊一样的。他便以为小姑娘肯定是来劝他的,故而皱了皱眉.

正这时,就见顾玄茵走到他身边,踮起脚尖,凑到他耳边,小声道:“夫君,我好难受啊,你昨晚那么欺负我,今天都不陪陪我么?”

小姑娘的呼吸细细扫过他的耳廓,詹夙耳尖一红,心顿时软成一片,什么体察民情、圣贤之书,一时间全都抛在了脑后。

他爱怜地摸摸她的头发,“难受还自己跑出来。”

“让宫人传话,怕你不答应。”顾玄茵可怜巴巴的,小小声嘀咕:“如果你还有事,我就在一边等等你。”

“没事了,回去吧。”

叶钊和韩景渊就见陛下进来在詹相耳边说了句什么,詹相本来面色铁青的一张脸瞬间柔和下来,耳朵尖还微微泛红。

然后二人就相携往殿外走。

叶钊:“哎还没说完呢,子曦你别跑啊……”

“丞相说的对,朝廷需要的是能为百姓做实事的官员,了解民生民情是必须的,具体怎么改,明日再议。”

顾玄茵回头撂下这么一句,就拉赫詹夙走了,留下叶钊和韩景渊面面相觑。

韩景渊见叶钊依旧一脸不服,忍不住劝道:“算了算了,人家夫妻俩早商量好的,咱们就别添乱了。”

“可是……”叶钊气得锤了一下桌案,“亏我从前还同情这小子,现在看来,当皇夫确实有当皇夫的好处。”

叶钊要是知道詹夙今晚睡得书房,怕是就不会这么想了。

第52章

有顾玄茵支持,詹夙的建议还是在许多人的反对声中推行了下去,第一批通过考试的学子进入太学,所有人都对这些人日后的表现拭目以待。

选官制度的改革暂时告一段落,就在众人以为詹夙能消停一会儿的时候,詹夙又提出了考核制度的第二部分,就是对在任官员的考核评估。

所有在任的官员,每五年考一次,朝廷结合每一位官员在任期间的政绩进行评估,或升迁或降职或免官。如果评估不合格,即便是皇上,也没有破格升迁或留人的权力。

詹夙把具体的考核标准一条条全部列了出来,甚至连惩罚机制都想好了,可见这个想法他酝酿了多久。

朝会上,詹夙刚一提出这一建议,朝上众臣就炸了锅,他们这帮人都是靠着自己在当地的名望被举荐到朝廷来的,既怀着为国效忠的理想,又充满光耀门楣的期盼,可詹夙前段时间那个统一考试的新令一推行,管你是寒门子弟还是世家之后,都要通过读书考试才能入仕,家世、声望变得一点用都没有。

而这次的五年考核制度则让官员们顿时感到了一阵危机感,只要在任期间政绩不突出、考试又没通过,就随时有丢掉乌纱帽的危险。

那些以为自己已经翻身的士大夫们,这才意识到,一手把他们提拔上来的詹相,原来早已想到了提防他们的办法。

不管心里是因为什么原因反对詹夙,表面上的理由则都是冠冕堂皇,或是亲自觐见,或是上折子反对。顾玄茵整日忙着听这些人的反对意见,倒是詹夙不为所动,在书房里修改这项新令的细枝末节。

按说从前詹夙提出的那些政令也经常遭到众臣的反对,但最终都推行下去了。但这次不同,这次的新令连御史大夫叶钊都站出来反对,就算顾玄茵再支持,也没办法顺利推行。

至于反对的原因,叶钊没有和詹夙说,而是直接进宫见顾玄茵。

“子曦这一套考核制度设计的十分严谨周密,如果按照他的想法施行下去,朝廷的确能有序不少,百官各安其职,互相监督,滥用职权、越俎代庖、尸位素餐、无所作为的现象都能得以控制。然而……”叶钊顿了顿,把詹夙写好的那套方案拿出来,指着上面一条给顾玄茵看,“一旦这个制度运行下去,陛下手里的任免权将会被控制,只要官员考试不合格、政绩不突出,朝廷就不能再用此人,即便是您,也没有留人的权力。”

顾玄茵听完叶钊这番话,挑了挑眉,“没想到连你也反对丞相?你可是丞相的好兄弟呀。”

叶钊怕顾玄茵误会,忙解释道:“兄弟归兄弟,朝政归朝政,我只是反对子曦这次的想法而已。”

顾玄茵勾了勾唇,“依你刚才的意思,子曦这么做是为了控制朕手中的权力,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叶钊微微一滞,摇头道:“不是。”这个制度是针对所有人的,即便是丞相,也要接受五年一次的考核。

“他既不是为了揽权,又为何一定要推行这道法令呢?”顾玄茵循循善诱。

叶钊张了张嘴,解释道:“臣不是怀疑子曦的居心,只是不想让吏治改革威胁到陛下的权力。”

“可是正如子曦所说,吏治不改,朝廷就始终存在隐患,如今有你们这些忠臣良将在,朝廷确实太平,可谁能确保所有的官员都是像你和子曦这样的人呢。”顾玄茵翻了翻那些反对的折子,“朕登基以来,平藩王除外戚,整天担惊受怕,生怕哪一天皇位就没了,天下就乱了。”

“陛下……”叶钊以为顾玄茵是要和他细数这两年詹夙的功劳,忍不住出言打断。

顾玄茵抬了抬手,“听朕把话说完。”她顿了顿,继续道:“你也知道,朕这皇帝是半路出家的,没学过帝王心术那些,能力十分有限,幸好遇到了你们这些良臣,这朝廷才不至于乱套。但朕就担心,若是以后朕的孩子也像朕这样平平无奇,身边又没有良臣辅佐,那可如何是好?”

不用顾玄茵说下去,叶钊已经明白过来,詹夙这个法子,旨在建立一个各安其份、制度严密的朝廷,即便没有一个英明的君主,朝廷也不会大乱,百姓也不会因此遭殃。

“可是陛下,如果这样,就不会再出现您与子曦那样互相信任、亲密无间的君臣关系了。”考核制的建立,会给官员们一种感觉,他们只是拿钱办事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对了,不会出现越俎代庖的同时,也不会出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和情怀了,像詹夙这样的人,岂不是会被这样的制度所埋没?

顾玄茵弯了弯眼睛,“人家不都说我们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么。”

“那是他们不了解陛下和子曦。”对于顾玄茵和詹夙的关系,朝中的确不看好的人居多,倒不是说这些人反对詹夙,只是以人之常情来论,顾玄茵与詹夙的关系隐患太多了,不管是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有可能打破现在的平衡。

上一篇:瑟瑟幕 下一篇:爷,别缠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