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生余得许多情(43)

作者: 锦绣灰 阅读记录

那日萧瑜没有到场,霍锦宁去了,她不知道他使了什么法子,总之,他从那些个如狼似虎的叔伯婶娘嘴下硬生生抢下了这块肥肉。

他从萧府带走了萧珏,连带萧府小少爷该得的那份。

只能说,霍家二少虽初涉商场,这份锱铢必较的奸商本事却浑然天成。

隔天有人闹到了萧瑜那边,阴阳怪气,冷嘲热讽,也被她一番话呛了回去:

“婶娘在祖父跟前伺候这么些年不容易,克扣我嫁妆填了公账的亏空,我不计较,我那份遗产不要已经是孝敬您了。外嫁女不能分家产?婶娘说笑,时代不同了,三年前霍家七小姐在上海打赢了民国头一起外嫁女遗产继承案,婶娘是觉得我请不起她那原班人马的律师团?”

霍锦宁回了上海,萧瑜将萧珏和金环接到了燕子胡同,本就不大的院落变得不那样宽敞了,萧瑜琢磨着再置办一套大些的房子。

“本来我买这院子是为了躲清静,现在却越来越热闹了。”萧瑜摇头叹气。

梁瑾轻笑:“我倒觉得热闹挺好,萧珏蹦蹦跳跳的,院子里也有活力不少,真像是……”

真像是一家人似的。

萧瑜看了他一眼,没接茬。

她不知道萧珏是如何看待梁瑾的,她不曾解释,他也不问,只老老实实的叫他梁瑾哥哥,两人相处的居然还融洽。

“真没想到你挺喜欢小孩子。”

“嗯,以前也没想到,但萧珏聪明懂事,许多时候不像孩子,倒像个大人。”梁瑾叹了口气。

萧瑜不置可否,左右她是不喜欢小孩子的。

最近打着孝期在身的名义,她闭门谢客了好一阵,廖三哥看不过,非要约她今日出门听戏,还说给她引荐一高人。

廖季生这人心高气傲得很,可不轻易服人,萧瑜想不到是谁能得他一句半句称赞。

梁瑾送她到门口,欲言又止。

萧瑜微微一笑:“得了,你也跟我去吧。”

他犹豫:“这,合适吗?”

“谁还能再为难你不成?”

孙家大老爷年初下台了,如今总理一职暂空,孙家今不如昔,哪有空找个小角色的麻烦?

况且江山代有才人出,梁瑾几乎消失一年,如今梨园行当里还有几个记得碧云天的都说不准。

今儿个去的地方是吉祥戏楼,是自家地方,年初新翻修的,刚开门没多久。

吉祥戏楼原来不叫吉祥戏楼,新名字是萧瑜起的,彼时她抬眼正见着霍吉霍祥站一块儿,随口就拍板了。

廖季生无语扶额,只道翻修的具体安排你就别管了。他是生怕她一时兴起,又把楼里装修成什么鬼样子。

今天的戏班子不出名,一楼上座不多,梁瑾拣了个边上的位子坐下,萧瑜上了二楼包厢。

进了包厢,一打眼就看见了廖季生,他旁边坐着个男人,灰布长衫,戴着礼帽,看不见面容,可人坐在那里,肩宽背直,气质出众,想低调也难。

屋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连个听差也没有,于是萧瑜吩咐霍祥候在外面。

门一关,廖季生笑着招手:

“你可来了,快过来,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位是金先生。”

“金先生?”

“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萧瑜,我亲妹子。”

金先生摘下礼帽,露出一张年轻英俊的脸,他向萧瑜伸出手,微微一笑:

“萧二小姐,久仰。”

这人看着而立不到,剑眉星目,骨相生的极好,英气勃勃不失儒雅,一笑三分暖意五分正气,不是个儒将军,却是个武书生。

萧瑜和他握了手,三人入座,萧瑜笑道:

“三哥从不夸人,他在我这儿把先生夸个不停,让我对先生好奇极了,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不过是拳脚上侥幸胜了一二次,实在不值一提。”

萧瑜微微挑了下眉,垂眸喝茶。

这可了不得,廖季生幼时学拳,师承广东咏春一门泰山北斗级的宗师秦关,真功夫鲜有失手,居然能被这人赢得心服口服?

连名字也不透漏,这人身份有些蹊跷。

廖季生尴尬摆手:“不提不提,胜败兵家常事,我可不是为这事儿服你。小瑜儿你不知道,金先生是有大才之人,留学日本,毕业于陆士学校,游学法国,巴黎待了四年,真正能文能武的全才!”

“西洋镀金,东洋镀银,金先生东西尽占,着实厉害。”萧瑜拱手。

金先生对于廖季生的介绍有些无奈,固执的补充说:

“起初去东洋是家中所逼,后来去西洋也是世道所迫,文凭还没拿到手,只是交了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已。”

“也是快意之事。”萧瑜问:“不知先生在法国研究什么方面?”

“旁听了半年哲学。”

萧瑜有些意外,一笑:“古往今来,投笔从戎之人不少,弃武从文倒是不多见。如今世道兵荒马乱,先生难道不想大展拳脚,救民水火?”

“正因为想要救国救民,所以才弃武从文。我原来以为洋枪利炮能救中国,以为文化能救中国,以为实业能救中国,现在看来通通差了些。”

萧瑜瞧了一眼廖季生,笑道:“这倒是和三哥不谋而合了。”

这二人赶巧都是反出军校,不愿意再做旁人手里棋子的特立独行之人,怪不得相知相惜。

廖季生摊手:“我就是一个粗人,可搞不懂他那些政治理论。”

法国是欧洲的文明中心,是世界革命的榜样,各种思潮激荡碰撞,政治理论层出不穷,每个旅法的留学生都会被卷入这些思潮之中,寻求自己心中的救国之路。

萧瑜有些感兴趣:“不知先生是支持的哪派?是安那其无政府主义,德先生赛先生?还是......”

她右手拇指食指成圈,伸出三根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几下,若有深意道,“还是那三点啊?”

民族、民权、民生,南方革命党所信奉的三民主义。

金先生显然看懂了她的暗示,却不置可否,轻笑道:

“当下中国之局面,绝非一个政客,一种主义能改变得了的,若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复兴国家,振兴民智,要靠的是——”

他唇齿轻碰,吐出了一个单词:

“большевик ”

是俄文。

萧瑜神色微顿,慢慢笑了起来:“先生该去做老师,教书育人,方能尽展所长。”

“不是没有这个打算,只是在等待时机。”

“倘若先生开堂授课那天,我可一定不远千里,洗耳恭听。”萧瑜半开玩笑道,“不过可惜,和霍二少一样,我不信主义,信生意。”

廖季生打着圆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可真是夫唱妇随了!”

可金先生却不以为意,“生意,未尝不是一条救国之路。”

他双眸望向萧瑜,语气郑重道:

“二小姐以为,当今世道,想要改天换日,缺的是什么?”

萧瑜似笑非笑:“如今有国无帝,哪来什么改天换日,可若你想做成大事,无外乎是......缺钱,缺枪,缺军队。”

话音落下,空气一时安静。

片刻之后,金先生才莞尔一笑,对廖季生道:“季生,你这位妹子,确实了不得。”

廖季生无奈摇头:“我早说过,她与霍二,比我通透。”

金先生叹道:“此番来京,没有见到你口中的霍二少着实遗憾,不过能见到二小姐也算不虚此行。二小姐,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不敢,请——”

三人举杯相敬。

气氛状若轻松愉快,实则个人心中各有思量。

在座都是聪明人,有些话点到为止,此章揭过,便再也不谈了。

又说道金先生这次来京的目的,他本是京城人士,阔别故乡已久,这次回来,是为了寻亲。

廖季生解释说:“金先生家中有一同胞小妹,早年家道中落,姊妹各奔东西时失散了,十几年来音信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