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生余得许多情(159)

作者: 锦绣灰 阅读记录

这段日子一直为此事辗转反侧,做出这个决定,尽管艰难,但阿绣心中那块石头似乎终于落地了。

香港可能不能再待了,国内,她一时半刻还不能回去,那么也许她可以继续出国留学。放眼国内大学,至今还不曾有体系完整的外交课程,中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中国需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外交官。

这样想着,眼前的困境似乎拨开云雾露出一片新的坦途,心底的失落也被冲淡了不少。

阿绣甚至开始思考如何给霍锦宁写信,告诉他自己的决定,不过她相信,无论她如何选择,他一定会支持自己的。

世事艰难,但只要想想他,她便有了一往无前走下去的勇气。

阿绣回到疗养院的时候,便见门口聚集了不少人,还有好几个记者,都被警卫拦在外面。

她还以为是上次千代子放出的新闻余波未平,他们争先想要采访。

《新报》那位相熟的英国记者无意间瞥见她,立刻走了过来,表情焦急:

“方小姐,请你回答我,王先生现在的情况究竟怎样了?有没有生命危险?”

阿绣一愣:“什么?”

其他的记者看到她也一窝蜂的涌了过来,将她包围住,争先恐后的问道:

“方小姐,王先生是不是真的胸部中枪,还有没有抢救的可能?”

“您作为王先生的秘书,觉得这次刺杀是什么人所为?”

“方小姐,不知这是不是和前段时间王先生与千代子小姐的会面有关?”

王维国先生遇刺中枪了?阿绣心中一沉,来不及应对记者的问题,匆匆走进院里。

从疗养院大门到他们居住的湖边别院不过五百米的距离,阿绣却觉得好似比她走完一生的路都要漫长。

别院中此时已是聚满了人,随行的工作人员还有几位先生的故友都在,他们或掩面痛哭,或悲愤交加,没人顾得上她。

阿绣拉住一人,急切的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先生如今情况如何?”

那人满脸泪水,嘴唇颤抖:“先生他,晚饭后散步之时,有不明人士突然冲出来开枪,先生胸部中枪,当场...身亡......”

阿绣浑身僵硬,结结巴巴道:

“不,不可能,一定不可能,怎么会这样?先生在哪里?我要亲眼看一看,他现在到底在哪里?”

“你冷静一下。”另一同僚扶住她,脸上亦是悲痛难耐,勉强劝慰:“先生的遗体已经送去了疗养院的太平间,我们也不想相信这是真的,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且节哀。”

阿绣一时间听不进去任何话了,她只是如同木偶一般被不知谁扶到了一边坐下来,呆呆的看着一处虚空。

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巨大的冲击之下,头脑总是反应不过来,刻骨的悲伤和痛楚总是要慢半拍才能缓缓的涌上来。

先生,待她如师如父的先生,铁骨铮铮正义凌然的先生,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先生......上天为何如此不公?

作者有话要说:1.小的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忘了名字了,里面的汉奸说过和千代子差不多的一番诡辩,然后男主三观就错乱了怀疑人生了,轻易就被这套漂亮话给说服了。

时隔多年,阿绣给出了我想说的反驳。

2.1937年,王维国被暗杀牺牲

3.留言前五送红包(留言为十五字以上有效正面留言,无效恶意留言顺延),请大家积极评论留言~

第117章

阿绣的泪水夺眶而出, 她捂住自己的嘴,不让哭声失控的泄露出来。

“方阿绣!”

她突然被人猛的拽了起来, 抬起头在泪眼模糊间, 依稀看见是欧阳长亮的脸。

阿绣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拉着他, 抽泣着问道:

“欧阳,为什么会这样?究竟是何人刺杀先生?”

欧阳脸色阴沉,并不回答她的问题, 只问道:“你今天去了哪里?”

“我去了市区买东西。”

“谁能证明?”

“我和司机小张一同去的。”

“小张呢?”

阿绣一时语塞,小张不告而别,她是自己回来的,她不知道小张是被收买了,还是被灭口了, 无论哪个结果都很糟糕。而且, 她不能将今天与千代子的会面说出来。

“我们走散了, 我自己回来的。”

她慢慢反应过来,不可置信的看向欧阳:“你怀疑我?”

一直以来的沉稳温和的欧阳露出阿绣从来没见过的冷漠表情,他意味深长的看着她:

“平常晚饭后陪着先生散步的人一直是你, 而今天,你偏偏不在。”

“我没有背叛先生!”阿绣觉得他简直不可理喻, 她脸上的泪水还没有擦干净, 忍不住反驳道:“如今先生遭遇这样的意外,万事乱成一团,凶手还下落不明, 你竟然先怀疑身边的人!”

“先生不幸身故,我也很痛心,但此事事关重大,先生是国府外交要员,背后牵连甚广。我不想怀疑,只是合理判断,无论是谁,想要暗杀先生,里应外合,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欧阳面无表情道:“阿绣,你从今天起就留在房间里,不能任意外出,直到查清事情真相为止。先生的后事我会处理。”

.

一夜之间,变故突如其来,阿绣被软禁了起来。

有理由刺杀王维国先生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党内反对派,民间激进人士,国外势力.....

但阿绣心里总有一种直觉,是千代子,一定是她。

这几天她头脑中不断浮现着千代子说过的话:

“王维国先生很好,可他老了,太固执了,根本分不清是非对错。”

“希望先生回去能好好想一想,因为下一次,找上先生的人可能就不会像我这样客气了。”

是她,一定是她。

这一切都是她的阴谋。

悲伤之余,阿绣拼命的强迫自己冷静分析,如果千代子的目的仅仅是刺杀王维国,那他们无疑已经得逞,特意挑选刺杀的同时来见她是为了什么?难道是嫁祸?

虽然她无法解释清楚不在场的原因,但依旧没有证据能证明阿绣出卖了王维国。而且嫁祸给阿绣,又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假使她的身世被泄露出去,那么她也不过是被认为在为伪满与日本做事而已,他们依旧脱不开干系。

千代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三日以后揭晓了答案。

这三日里,欧阳不见踪影,疗养院被全面封锁,四周出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医护人员被统统带走。

阿绣被强制要求待在原先住的那间屋子里,门口有人看守,禁止外出,禁止和外界联络。

王维国先生遇刺身亡,舆论一定已经掀起轩然大波,外面战事瞬息万变,国际会议不知结果如何,阿绣困在屋里,只觉得度日如年。

第三天清晨,欧阳出现了。

“姚韵怡夫人今天已经到达香港,来处理先生的身后事。在这之前,你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

“我没有出卖过先生。”阿绣态度坚决,她顿了顿,又说:“如果说先生身边的人都有嫌疑,那么其他人也有,包括你,如今你是以什么身份来质问我?”

“疗养院上下所有人都已讯问完毕,基本可以排除嫌疑,除了你。这几天你一直心神不宁,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先生遇害那天,你不知所踪,你说小张能证明你的去向,但是如今小张失踪了。至于我——”

欧阳面无表情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是奉命随行驻外官员身边监督工作的国府特派人员,有资格全权处理外交官遭遇的一切突发事件。”

昔日共事的同僚终于挑明身份,不存丝毫旧情,且是在这样一个阿绣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场景下。

二人静默对视,彼此眼中俱是疏离。

阿绣深吸一口气:“如果我是帮凶,为什么还要回来自投罗网?失踪的小张岂不是更有嫌疑?况且,先生对我恩重如山,与我如师如父,我有什么动机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