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误入仙门论道群(39)

正魔两道有尸山血海之仇,新仇旧怨加在一起,只怕硝烟再起。而明事理的人却知晓,晏暝不过是魔道一枚用于探路的棋子,为的就是试探道主的底线。

一位不得插手人世纷争、不可离开苍山域界的道主——似乎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这么想的人,很快就知道自己错了。

薛长河死后,晏暝自认自己做的百密无一疏,甚至还寻了密宝蒙蔽了天机,却不知道主从何知晓了晏暝的所作所为。

在天下人的注视中,道主于身化天柱后第一次走下了苍山,前往了魔界。

之后发生的事情,几乎成了正魔两道人士心中过不去的心魔,世人对此三缄其口,不敢再忤逆道主分毫。

他人只是道听途说,不知晓魔界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当时满心愤恨提着剑前往魔界去为薛长河报仇的阴朔却是知晓的。

那可真是让人绝望的场景啊——魔界的血月之下,一身白衣的道主捧着写满名姓的竹简,神情淡漠地面对着万千虎视眈眈的魔修。在嘈杂纷乱的喊杀声中,那白衣猎猎、千万人吾往矣的男子,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抹除了晏暝所在的六毒门的道统。

——是的,抹除道统。

上到六毒门的内门弟子,下到曾因晏暝只言片语而心有所悟的魔修,都被道主斩杀当场,游刃有余不比摁死一只蝼蚁强上多少。

只要是隶属六毒门门下、修习过晏暝所创心法、甚至只是曾被晏暝提点过只言片语的修士,都没能逃过道主的制裁,彻彻底底地断绝了晏暝道统传承的可能。

那时候的阴朔站在龙脊山的山脚下,看着那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白衣男子焚毁了六毒门所有的心法与书册,那恶名昭昭的白骨血魂幡也被一同付之于天火。在火舌撩舔幡旗的瞬间溢散出万千萤火,那些都是被困于幡旗中不可超生的魂魄。他们向伫立于中央的道主盈盈拜谢,随后在火光的指引下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何其恐怖,又何其圣洁?

阴朔行得正坐得端,从无心魔之烦扰,可是连她这样的人看见那一幕都觉得胆寒,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再没有什么会比直视这一幕更能察觉自己的渺小了。

从那之后,道主继苍山扬名之后再次立威,仙魔大会的规矩也从此烙印在天下间所有问道者的心中,成为凛然不可犯的戒律。

其实害怕的也不是戒律本身,而是害怕触犯了戒律之后,会走下苍山的那个人。

就算是性格强势霸道的阴朔,平时能拍着桌子跟少言争吵,但是一旦触及底线,阴朔觉得少言也不会给自己留任何情面的。

不过这些,就不必跟小一言说了,毕竟在那个孩子的心里,少言约莫是纤尘不染一如冰雪般的仙人,又怎会有手染无数人鲜血的时候?

阴朔想起小一对少言动情一事就觉得心烦意乱,她一手托着下巴,冷着脸道:“我倒是无妨,倒是元机届时只怕是有得忙了。”

易尘不知晓这其中的门道,听阴朔这么说也觉得万分好奇,询问道:“这是何故?”

阴朔勾了勾嘴角,不知晓是调侃还是冷笑:“因为‘天地二仪之师’啊。”

易尘还没能反应过来,清淮已经开口解释道:“元机身上背负的道统比我等的道统更加沉重,他身上承载的是这片天地之中的正统。”

“是‘道教’的正统哦,小一。”紫华笑眯眯的补充道,“有许多外来的道统,包括佛教、神教等教派的领头人,都盯着‘天地之师’这个名号呢。”

“其实这也算是惯例了,元机时常开坛讲道,于论道一事上能胜过他的少之又少,但是也因为这个,他责任过重,自然事事都要以身作则。”清淮补充道。

问道七仙中,最讲究规矩也最古板的无疑就是元机了,可是其他人虽然喜欢调侃他,心中对他却很是敬重的。

毕竟只有他们才知晓,元机为了维护道教的道统需要付出多大的心力,不仅要整合各个道学流派的传承,要留书于后人,还要与他人相争道统。

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机能维持一颗道心不变,是何其难得?

“只是这一届仙魔大会,佛教那边也是来势汹汹。”清淮给易尘透露了消息,“来的人是佛子芬陀利哦。”

易尘不懂梵语,听得懵懵懂懂,紫华却低声嘟哝道:

“小一!他们这些佛家人士的名字太难记了,你就记得这个佛子叫‘白莲花’就好了!”

易尘:“……”

这么精致的吗?

第30章 代管者

佛子名为“芬陀利”, 梵语中的“白莲华”之意, 寓意佛教尊崇的莲花中最上等、最殊胜的莲华, 这无疑是一个寄予无限厚望与敬意的名字。

佛子即是未来的佛祖, 在神州大陆上,佛教还未成气候, 佛子的存在基本就是佛教子弟的信仰所向, 地位尊崇,可想而知。

“传说这位佛子诞生之初, 明明将至隆冬时节, 但庭院池塘里的莲花却在一夜之间盛放,故而其父为其取名为‘芬陀利’。”称得上见多识广的清淮给易尘科普着这位佛子的身世,“在佛子诞生的国家,莲花为清圣之物, 他们举国信佛,故而佛子从诞生之初就受到了世人的瞩目, 被送上寺庙静修。”

清淮妙语连珠, 讲述了这位佛子许许多多染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比如说呱呱落地之时手捏佛禅指、初次下地学步时地涌金莲、年至七岁仍双目禁闭, 不愿目睹红尘污浊等等……

讲到最后,清淮灌下一口静念茶,斩钉截铁地道:“八成是编的!”

易尘正听得入神,被清淮这么一打岔顿时无言以对,过了好一会儿, 才弱声弱气地道:“……万一是真的呢?”毕竟修真世界出现什么都不稀奇吧?

“怎么可能是真的?那位佛子生于红尘, 又并非生于天界。”清淮摇了摇头, “六道轮回最是无情,便是天仙真佛下凡也与常人一般无二,那白莲花会传出这般盛名,多半是幼时有些奇遇,故而后来被国家作为信仰的牺牲品,这才有了这位‘从诞生之初便一心向佛不念红尘’的佛子。”

清淮性格耿直却并不愚蠢,这世上最渴望出现“天地异象”的无非就是皇室与宗教,为了一个吉兆,谁还管这个孩子是不是真的贪恋红尘?

就算“佛子”心有红尘,那些站在芬陀利背后的人都势必要为他“斩俗缘”不可。

“我倒是知晓一二。”阴朔见易尘感兴趣,便缓缓补充道,“芬陀利之所以会成为佛子,似乎是因为其眉心有一血红色的莲华胎记,酷似仙印。”

凡人成仙,眉心便会形成一个独一无二仙印,是大道对问道者认可的证明。譬如少言眉心冰蓝色的三菱形仙印,阴朔的银色剑痕仙印,都是成仙之人的证明。

“芬陀利眉心胎记酷似红莲,而他的皮相又生得极好,宝相庄严,故而才有了之后的种种。”

在那个国家的人看来,生来眉心便有仙印,又是他们尊崇的莲华法相,这岂不是得道高人轮回转世的证明?

对于问道七仙而言,佛子芬陀利的种种传闻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罢,他们都没有深究的兴趣,唯一感兴趣的只有芬陀利背负的佛教教义而已。

阴朔说得轻描淡写,坐在电脑前的易尘却突然僵住了。

……红莲法印。

佛子白莲花芬陀利的名字她没听说过,但是眉心一点红莲法印的人,《七叩仙门》的原著中出现过啊!

什么佛子白莲花?!那明明是“魔佛”血莲啊!

易尘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七叩仙门》中危险指数绝对能排得近前十名的那个人,很快要入群跟他们一起论道了?

易尘的崩溃没持续多久,她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安慰自己不过是语c,不要入戏太深之后,就开始冷静思索起原著中魔佛血莲的人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