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误入仙门论道群(117)

“所谓的瘴气,实际就是浊气。”道思源指着那灰色的烟雾,说道,“地底浊物交杂而生的瘴气,不管凡人还是修士,沾之则疟。”

易尘还在费劲地思考这种浊气到底是二氧化硫还是硫化氢,听见道思源这么说,又开始怀疑疟疾的病因会不会是阴风所致蚊虫灾病。

一般来说,修士肺腑之内清气自生,病邪不染,一般的瘴气对于他们而言是无害的,但如果不是瘴气而是蚊虫所致,那就另当别论了。

易尘跟着道思源进了云台县,因为不方便开口交谈,故而隐匿的身形,被道思源牵着手,一路目睹了瘴气造成的惨况。

“师祖。”上清问道门也排遣了弟子前来镇守云台,这名元婴期修士看见道思源,却毕恭毕敬地鞠躬敬礼道,“晚辈清晅,见过师祖。”

道思源神色淡然地点了点头,他比这位徒孙足足低了两个大境界,却没有丝毫怯懦之意,反而询问道:“情况如何?”

对于重视礼仪仁教的道门而言,辈分是十分重要的,即便年龄修为都比道思源高,清晅也不敢小觑这位师祖,一五一十地汇报了情况。

地缝尚未封印,地底的瘴气便不断升腾而起,各大宗门只能排遣弟子镇守此地,一方夜以继日地寻找救治疟疾的方法,一边则开始净化瘴气以及寻找瘴气滋生的根本原因。但是目前看来,情况并不乐观,所有付出的努力也只是堪堪阻止了瘴气弥漫的趋势罢了。

清晅带着道思源去看了几位沾染恶疾的修士,这种瘴气沾身后致死者十必四五,也是相当凶险的病症了。

而易尘被少年牵着手,只看了一眼,就被目睹的场景给惊住了。

这些沾染恶疾的修士们虚弱至极,面色发黑,似乎缠绕着淡淡的死气,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双眼发灰,跟那瘴气一个颜色,仿佛蒙了一层厚厚的云翳。而有一些病情更严重一点的,体表的肌肤已经开始腐烂,黑红黑红的死皮像是被烧伤后干裂开来肢体,很是骇人。

“目盲,有腐化之像,是瘴气入体后污浊道体的病症。”清晅指着远处忙碌不停的几位杏黄色衣服的修士,“那几位是扶世仙林阁的医修。”

清晅说着,字里行间却带着淡淡的敬意,既有“扶世”之名,自然值得他人的尊敬。

“莫非还未找到抑制疟疾的药方吗?”道思源走到一位累得满头大汗在一旁休憩的医修面前,轻声询问道。

“尚未。”那名医修苦笑着摇了摇头,嗫嚅道,“我们也希望能尽快找到药方,我师兄还、还……”

想到双目失明昏迷不醒的师兄,这名医修几乎要落下泪来,只是喃喃地道:“其实抑制瘴气的药物我们手里都有,但是……”

“没有办法,许多药材都无法调和融洽,不是五行相逆就是与瘴气相融,若是强行用药,也不过是饮鸩止渴,徒劳罢了。”

医修说着说着只觉得嘴角发苦,一低头却看见道思源衣袂上那代表着身份的仙禁,愣怔片刻后,却是抬头道:“道子阁下?”

“我是。”道思源并不避讳这个称呼,闻言也不过点了点头。

“您!”医修有些惊喜地站起身,欢喜得几乎有些说不出话来了,“不知道子阁下可有解决之法?”

此等天灾,于问道者而言就是红尘的劫数,问天楼早已公布了天地大劫的消息,整个修仙界自然为此严阵以待。

“尚未有章程。”背负着他人的期翼与希望,道思源面上却看不出什么情绪,“你们将情况尽数告知于我,可好?”

那名医修也没有苛责什么,而是满心感激地点点头,将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种种情况娓娓道来,唯恐不够细致就误了大事一样。

道思源思忖着,瘴气四溢终究不是个事,想要停止瘴气的污染,最主要的还是将瘴气之源给封印起来。

只是,挖掘瘴气之源难免会导致瘴气肆虐,瘴气之源与沾染恶疾的病患都是重中之重,不可轻易舍弃,实在叫人为难。

道思源这般想着,忍不住回头去看身旁的女子,自从那条红线牵系上后,他就能看见隐匿了身形的易尘了。

可是这一眼扫了过去,却看见易尘站在木桌边,拨弄着桌上摆放的种种药物,一只手还摁在了写满了药方的宣纸上。

易尘神情平静地拿着那些药材,一一丢进了药臼里,一手拿着药杵,一点点地研磨了起来。

清苦淡雅的药香伴随着苦涩的药汁溢散开来,女子的背影纤弱,却透着从容潇洒。

少年愣怔了许久,依旧回不过神来,只觉得她在这一刻变得格外耀眼了起来。

——简直像无所不能的神明一样。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第88章 点药香

易尘曾经听父亲讲过一个故事,虽然时隔久远导致故事内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但是易尘还记得最初聆听那个故事时带来的震撼与明悟。

故事讲的是一个东瀛远渡而来的调香师, 与华国香道大师对决的故事。对于华国这个传承久远的大国, 东瀛的调香师郑重地准备了无数顶级的香材以及原料,他将自己的一片匠心融入了自己的香道之中,他希望借由这一次比试, 让华国看见东瀛对道的虔诚。

那位被挑战的华国香道大师,答应了他的挑战请求。

可是, 比起严阵以待的东瀛调香师来说,华国的香道大师可谓是两袖清风, 什么准备都没有。

东瀛调香师提出给他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却被华国的香道大师拒绝了。

香道大师带着调香师上山, 走在山路上,他随手刮擦了林中的木屑,挖了河边的土壤, 采摘了山涧中的花,就这么一路走一路收集,最后将自己的所得凝萃成了香——在那一座山中被自然所孕育荟萃而成的,至纯至美的香。

如果说, 东瀛追求的道的极致是匠心的虔诚;那华国所追求的道的极致,是毫无人工修饰而来的自然造化之美。

对于香道而言,这世上没有不能调和的气味, 小小的香炉里, 融入的不仅仅是人类对气味的追求, 还有一方世界被凝聚其中。

——这就是香道带来的造化之美。

易尘不懂医术,所以她从来不思考药性的调和,她要调和的只有气味——她只要遵循自己的本能调和出最让人舒适的香气就足够了。

天道的神通能让所有人忽视她所在的这一小片角落,即便是急急忙忙冲过来拿医术的医修都不会注意到易尘的存在,仿佛她只是路边的一颗石子。为了让道思源能看见自己,易尘没有选择隐身,而是消除了自己的存在感,此时的她在别人眼里,就跟路边的小花小草一样不起眼。

她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一样,眼里心里就只有手中的药臼。

道思源站在她身后默默地看着,只觉得此时的易尘好看耀眼到让他移不开目光。

那个看似温和无害的女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就突然变了一个样子。

不想打扰易尘的忙碌,却也不能放任自己一直在这里发呆,道思源便干脆开始巡视起这个供病人疗养的庭院,将疟疾的症状一一记录了下来,并拖着椅子坐到了易尘的身后,靠着她的背拿着地图研究哪里最有可能是瘴气之源。

背后贴了一大块热源,易尘也丝毫没有察觉到哪里不对,而是认认真真地将药材研磨成细腻的粉末。

世间万物都有气味,矿石、皮毛、花草、土壤都有其味,并不是每一种味道都好闻,但是那些或是厚重或是青涩的味道经过融合之后,就会焕发出无与伦比的魅力,如何构思出这些气味交融之后产生的变化,就需要一定的天分了。

而易尘,恰好有这种天分。

“气味的确是有些相冲,融合得不是很好。”易尘喃喃自语,“但是两种气味相冲,那就加入更多的气味来改变他们的味道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