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宫谋(65)

作者: 莲静竹衣 阅读记录

“都听皇玛嬷的。”康熙点了点头便起身行礼,“孙儿告退。”

“你就这副神情出慈宁宫?”孝庄的目光中微微有些闪烁,心情极为复杂,她将手中的插瓶往康熙面前一推,“去,高高兴兴的,把这个给皇后送过去。”

康熙一愣,对上祖母的目光,随即便明白了。

于是,他拿起插瓶不声不响地退了出来。

“去了以后,什么都不必多说。”孝庄终是有些不放心,叮嘱了一句。

“是。”康熙走了,当他走出慈宁宫大门的时候,面上已然渐渐恢复如常。

“格格,对皇上是不是太严苛了?”苏麻看着康熙向外走去的身影,免不了心疼。

“是吗?倒觉得还不够呢!想想当年福临……归政的时候不也是九九八十一难?好在当初只有一个多尔衮,可是如今呢?四个辅臣,还有那几位王爷,个个都藏着心思,可面上又风平浪静的,连个出头鸟都没有,咱们即便是想筹划筹划,都没个由头。”

“先别想了,若想多了,又该头疼了!”苏麻喇姑将那壶龙井嫩芽换下,又端上了热腾腾的奶茶。

奶茶的浓香压过了龙井的淡香,这种香气最能让孝庄凝神静气。

“玄烨比起他父皇,无论是登基还是大婚,都太平静了,越是如此,他越难得到历练。可是今天的局势却比当初更加混沌,有时候,连我也看不清了。”孝庄唯有面对苏麻喇姑的时候,才会卸下警惕,说些发自肺腑的话。

“格格。”苏麻站在孝庄身边,揽过她的肩,一下一下力度适中的按捏着,“等皇上亲政了,咱们回一趟科尔沁吧!”

“科尔沁?”孝庄从唇边挤出一丝笑容,“还回得去吗?”

“回得去,一定回得去。”苏麻面上是温暖如春的和煦笑容,眼中全是对故乡那辽阔草原的向往与憧憬。

第二十八章 御前侍宴百事乖

东珠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第一次进入乾清宫会是以这样的身份。

试菜女宫。

她穿着刚分下来的淡绿色宫女服,里外三层衣衫裙裤都是淡绿色的,最外面是一件绣工精巧的收腰马甲,里面是连身的旗袍,旗袍的两边开口很深直到大腿处,新鲜的是在连接处做成了百褶的款式,从前面看像是旗袍,从侧面看则像散口百福如意裙。

也许在乾清宫当差,既要端庄又要好看还得利落,一切为方便干活吧。

东珠这样想。

只是这样一身太过素净,她又没有一件首饰,昨晚云姑连夜在她的袖口、领口、裙角和鞋帮上绣了嫩白色的梨花,这样一来便显得清新可爱又很是活泼。

出门的时候,云姑还将自己一对百合底托珠耳饰硬带在了她的耳朵上。

东珠从来没有对自己的珠环钗饰上过心,她从小便不缺这个。亲祖母是太祖朝的公主,太祖、太宗、先皇三朝赏赐的珠宝无数,祖母全都整箱整匣地给了她。亲额娘是曾与太宗共理朝政的太祖长子大贝勒代善的嫡亲孙女,亦是宗室之女,额娘给她的珠宝饰物也是极珍贵丰厚的。

再加东珠上面的哥嫂也常为她添妆,所以她从来记不清自己有多少首饰,每日该戴什么,自不用她来费心,丫头们早都打点妥当了。

如今,身边只有一个云姑为她张罗,而且竟然还是从自己身上摘下耳饰给她。

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了呢?

东珠不明白。

第一次侍膳,对于东珠来说更是如同磨砺。

太监们将一张一张膳桌抬进来,拼成一眼望不到头的长桌,随即内御膳房的太监们便依次将菜品呈上。

汤锅十种、大碗菜八种、银碟小菜六种、饽饽三品此外还有米饭、汤面、馅饼等各种面食。

看着数不过来的膳食,东珠有些晕眩,这些不会都要自己来尝吧?

“姑娘仔细看,这每道菜上都有银牌子,证明司膳太监已经验明没有毒。”顾问行好心提醒,“一会儿皇上要吃什么,姑娘先试一下,再端给皇上吃,就行了。”

原来如此,东珠长长松了口气。

没承想,皇上仿佛故意跟她作对一般,总是捡那些油腻的菜品让她尝。

什么鹿筋酒炖羊肉、羊肠羊肚汤、冬笋鸭腰、肥鸡烩大丸子、烧狍肉、万字红烧肉,对于东珠来说简直是在上刑。

苦着脸吃完一块红烧肉,东珠差点反了上来,强忍着恶心将这盘刀功极好的万字肉端到康熙面前,康熙看都没看,反而指着另一道火熏猪肉对她说:“试试那个。”

“这个万字肉,为什么不吃?我都试过了!”东珠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此语一出,所有的宫女太监便齐刷刷地向她行着注目礼,那目中神情复杂极了,有责怪,有探究,更多的是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