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宫谋(255)

作者: 莲静竹衣 阅读记录

皇后听了,是越发拿不下主意,便瞅着福贵人:“平日里,妹妹最是有主见的,这事,你怎么看?”

福贵人笑了笑,颇有些为难:“若说,当日冰嬉,贤贵人受伤,乌兰也多少有些责任,没拦着她上了冰车,所以乌兰对她多少存着愧疚。便不好说了。”

“这也无妨,那日的事又不能赖你,况且乘冰车取乐的又不止她一人,仁妃和荣常在也滑了好一会子,不也没事吗?你就不必自责了,但说无妨。”皇后似乎打定主意,在这件事情上听福贵人的意见。

皇后心中所想的是,若令贤贵人迁出宫去养病,这贤贵人怕是再难好,就此丢了性命,说不定皇上会迁怒于自己;再者,在后宫中也会留下不容低位妃嫔的坏名声。这可不是她想要的。但是若任由贤贵人留在宫中,若真的在正月里死了,不光不吉利,真若冲撞了谁,更是自己这个皇后的错。罢了,就哄着福贵人表态,然后自己依她的意见行事,这样不管结果如何,料想太皇太后也不会责怪。

福贵人自知皇后的心思,此时也不再推托,只说道:“如今宫里人多口杂,底下人传来传去的话实在不好听,贤贵人一向心思细腻,听多了反而更累病体。若是迁出宫,寻一个清静所在,静养些日子,也必好得快些。”

皇后点了点头,心中暗赞福贵人机敏,这样的说辞很是得体,听起来倒像是很为贤贵人着想。

“如此,高嬷嬷就去安置吧。看看是南海、西海还是北海,总要找一处既清静又方便太医行走的地方才行。”

高嬷嬷应了:“还有一事,奴才不知道当不当讲。”

皇后淡淡一笑:“高嬷嬷是宫中老人,又曾侍候静太妃和太后,自是比旁人来得体面,有什么不当讲的。”

高嬷嬷悄悄看了一眼福贵人,福贵人便知道她要讲些什么,心中越发得意。

两人的眼色递得极为隐晦,皇后与仁妃等人没瞧见,却偏被站在皇后身侧的凤仪女官柳笙儿瞧见了,柳笙心中一动,便藏了心思,自此以后便刻意留心。

只听高嬷嬷说道:“如今贤贵人虽是迁出宫养病,但咱们心里都明白,这人若出去了,便怕难回了。正如刚刚仁妃娘娘所说的,皇上对贤贵人确实看得重些,所以咱们才要多为贤贵人做些事情。奴才想请皇后娘娘恩准,请萨满法师为贤贵人驱邪。”

皇后点了点头:“还是嬷嬷想得周到,那就请嬷嬷安排,立即请萨满法师入宫,若是就此能好了,便是皆大欢喜,若是仍不得治,再迁出宫去。”

“是!”高嬷嬷应了。

料理完这桩事情,仁妃等人又陪着皇后说了会儿话,便各自退了下去。

第九十八章 贵人施计招招狠

也许是贤贵人流年不利,即便有萨满法师入宫为她祈福,也未见转好,反而自此之后,她的病势更重了些。于是,所有人越发认定,这贤贵人是熬不到新年了。皇后终于下令,让贤贵人迁出宫外,在南海行苑休养。

明日就要离宫,钟粹宫贤贵人殿中一片悲凄,三等宫女眉儿在殿外廊下,一边烧着炭火盆,一边低声哭泣。

殿内,纳兰明惠略睁开眼睛。已在床上连躺着好几日,如今醒来只觉得头昏沉沉,身上一点力气也使不出来,抬头看着窗子,透着窗纸竟射不进来半点日光,外面阴霾的天色就像自己的身子。如此一来,越发心灰意冷。

眼泪一滴一滴落在锦被间,纳兰明惠心中恨极了,却又不知该去恨谁,万万想不到自己的身子这般没用。只不过是在冰上摔了一跤,就这样灯尽油枯了?

她摇了摇头,从枕下摸出那枚喜鹊登梅赤金簪,用手轻轻抚着。这支金簪做得玲珑剔透、精巧别致,簪子用上好的赤金打造,簪身雕成一束梅花枝,梅花的花瓣、梅枝的枝叶由大小金叶子做成,而簪头金叶丛中竟镶了一只由宝石堆就的喜鹊,更是做得惟妙惟肖,两只眼睛各用了两颗黑白珍珠,仿佛黑白眼珠一样分明清晰。

如今,只将这支簪子拿在手中微微一晃,喜鹊便在金枝梅花上轻舞跃动,煞是好看。

这只簪子,单就做工、款式已然是难得的珍品。

用料珍贵、做工考究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这金簪是皇上送给自己的。还是那日龙凤欢好之后,皇上亲自给她戴在发间的。纳兰明惠清楚记得,皇上当时还说过,她就像这飞舞在红梅上的鹊儿,每每见了,便都会令皇上心中添了些许的喜悦。

手抚着金簪,纳兰明惠收住了泪,她不甘心自己就这样在这世上消失。

“来人。”她突然吩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