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潘安的科举路(198)

作者: 范懒懒 阅读记录

王钰本来就没指望这个爹能给自己什么帮助,不过对于岳家王钰也知道差距,虽然外公想要倾家荡产给他置备聘礼,但是他也不能干啊。

王钰在京中也是打听好了,在京城娶妻相比他们武安县这种地方自然花费甚高,但是那些官员娶亲也不可能倾尽家底来为儿子娶个儿媳妇,这常规聘礼的价值还好,对于赵外公来说是出了点血,但不至于伤筋动骨。

完全不可能让外公为他变卖所有家产,他父亲本来就给不了他什么支持,外公再倾家荡产他不是不光连背景没有连财富这条优势都没了。

赵外公退而求此次给他在京城置了座不错的宅子用来娶亲,聘礼方面就照着京城普通规格来的,王钰也是想得开,他就这出身,没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再加上他的老师武安县令也给了他不少贺礼让他添进聘礼里,他这份聘礼还是挺像样的。

王钰晚了潘安几天回京,实在是要准备的东西多,回来后就开始走动差事,想谋个不错的职位,不过就算有岳家帮他活动,这京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还是得再等等,不过这算如此等他在等着职位消息而没什么事来看潘安的时候,潘安已经入职好些天了。

翰林院是个既清贵又清闲的地方,众所周知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这地方没有什么实权,但是不知多少人削尖脑袋都想进来,就是因为内阁之人大多是翰林院出身,不过在翰林院呆过却不一定能进内阁,但这就足够让所有士子梦寐以求了。

潘安的职位是正七品的编修,平常干的活也十分明了,就是要参与参与修书,因此就是整天埋在书堆里和书打交道,日子过的还算悠闲,毕竟书不是一天就能修完的,这是个慢活,皇上又不催,众人都是按时上下班,没有点灯熬油加班的情况。

不过这新人初来乍到受到欺负也是难免的,人家也不会和你有什么言语上冲突,都是些软刀子,无非就是支使你去干活,潘安和布凡因为是这届学子最出风头两人,盯着他们两个的人难免多,所以这跑腿的活多是落在了他们两个人身上。

不管是不是你的顶头上司,只要有活要么看到你便支使一二,要么就去找你的顶头上司借人,然后把他手头的活儿都让你干,他在那里时不时感慨一下公务繁忙使得他背疼头疼,然后翻两下书就开始在那喝茶,喝完一口还摇头晃脑在那点评两句。

让忙得手忙脚乱的潘安很是无语,但是他能怎么办,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新人就得干活,除非你爹是你顶头上司的上司,潘安不是,所以就算他是未来驸马也有人不理这茬照样让他见识职场潜规则。

这干点活还算是小事,潘安晓得给皇帝当官一不小心是会要命的,不过翰林院不是什么容易出事的地方,除非你涉事到文字狱之类。

所以潘安对自己修纂的书很是谨慎,小心不能有一些和反动沾边的话语,布凡的日子要比他好过一点,一点是他父亲有些人脉能对他照应一二,二就是他官位高一些。

翰林院学士是翰林院官位最高之人,为正五品,布凡一上来就是从六品,可以说不低了,翰林院职位比他高的不到两掌之数。

潘安就比人家低了一级,但是头上压的人就多了好几个,因此他比布凡的日子过得要惨上不少,这也得他慢慢经营,帮人干活这事说是个坏事也不见得,你要是趁这个机会把活干好了,跟人关系处好了,也是可以经营些人脉的,这样就可以打开在翰林院目前的困局。

要想解放目前的日子还是得有个突破点的,潘安也是在找这个机会。

总的来说,翰林院的日子不算难过,反而是潘父潘母看着儿子这么辛苦,日渐消瘦,心疼得不行,他们带着幼子幼女过来和长子一起过,本以为长子这成了官那必是威风凛凛,整日喝茶看书便有大把银子的月俸。

结果还真不是这样,使得潘母隔三岔五就给潘安炖些鸡汤,让他补身体。

第116章 家事

等到潘安发了第一笔月俸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目前潘安一家可以说就是脱离潘安出来单过了,潘安是想把父母接过来享福的,现在的日子也算也可以,不过更好的日子肯定是在他尚了公主住进驸马府之后。

目前潘安的月俸养着潘父潘母外加弟妹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家里处于小康水平,至于弟弟的启蒙也算好说,他目前每天工作朝九晚五,晚上回来还是有不少时间可以来利用的,因此就把请启蒙老师的钱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