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美食养家记/美食博主在六零(231)

作者: 棠酥 阅读记录

林然然笑眯眯道:“再加半斤包子,一份锅包肉。”

她不等奎哥说话,付了钱和粮票。

这年头,粮票比钱好使。奎哥见林然然出手大方,这才打消了一点对她的轻视。

北方的面食做得很好,馒头是没甜味儿的,做得分量大又敦实。锅包肉香喷喷裹着甜面酱,咬上去外酥里嫩。

林然然不过吃了小半个馒头,再吃了几筷子地三鲜。而奎哥可没吃过这么美的一餐了,风卷残云地吃完了一桌子菜,还添了两个馒头。

等他摸着饱饱的肚子,这才回过神来,丢人了。好在面前的年轻姑娘还是那么笑微微的,很沉得住气。

奎哥打了个嗝儿,喝着店里免费提供的白水,道:“说吧,你想倒腾啥?这城里就没我不知道的消息。”

林然然还是那么笑眯眯的,用手指沾水在桌上写了两个字。

“!”奎哥一口水差点喷出来,“你不要命我还要命呢!这城里都多久没发出精细粮了,我上哪儿给你倒腾粮食去?”

奎哥把“粮食”两个字压得低低的,生怕让人听见。

林然然还是那么笑,道:“奎哥要没点本事,猴子也不会把你介绍给我。”

奎哥板着脸,林然然笑吟吟。两人无声对峙了半天,奎哥一咬牙:“得了,吃人的嘴软。既然你是猴子介绍的,我就帮你一回!”

北方的秋天是金色的。天空万里无云,乡下两边的田野金灿灿的,一条土路直通天际,无遮无拦,看得人心胸为之一阔。

林然然跟一群人挤在拖拉机上,用一条头巾围着脸,眯眼欣赏着一望无尽的北方秋色。

在这样的金色里,一辆军用吉普轰隆隆迎面开来,拉风至极。

两车擦肩而过,拖拉机上的妇女们都一窝蜂回头,恋恋不舍地看那辆军用吉普。

”哪儿来这么一军车?“

“没看他们打那面来吗?肯定是借道儿往帝都去的!今儿肯定是宿在城里了。”

“你们看见那车里坐着的一个没?长得真叫一个漂亮!”一个姑娘红着脸,魂飞天外。

“嘿,小伙子穿上军装哪有不精神的?那军装一穿,飒!”

另一个姑娘也道:“不是,车里坐着的那个真的俊,那眼睛是往上这么飞的,那叫啥来着?哦对对,凤眼!”

“哟,咱们九儿这是想出门子啦?”

“哈哈哈哈哈……”

北方的女人们大胆奔放,说起这种话题来叽叽咕咕笑个没完,把一直闷头坐在角落里的林然然都逗笑了。

她回头往吉普军车离开的方向看去,凤眼?她见过一个长着凤眼的少年,还有谁能比他俊俏?

可惜天壤连接处,哪里还有吉普军车的影子?

北方的村庄分散得很开,那些女人一个个都下了车,最后只剩下林然然和半车封得严实的箱子。

拖拉机终于停了:“到了。”

奎哥扶着林然然跳下拖拉机,一个老者带着几个干部样的人早等在村口。

奎哥介绍道:“陈大叔,这就是那南方来的采购员。然然,这是咱们村的老村长,大队长还有村支书。”

林然然礼貌地跟他们打了招呼,从口袋掏出单位的介绍信和身份证明来。这年头出门,没带身份证和介绍信根本就是寸步难行。

老村长看完了介绍信和证明,严肃的老脸终于春暖花开:“欢迎欢迎,欢迎林同志。我们已经备下饭,林同志远道而来辛苦了。”

林然然被他们这一出变脸弄得哭笑不得,也连忙客气婉拒:“还是先办正事要紧。”

奎哥是个直性子,也道:“陈大叔,还是赶紧换东西吧。人家采购员姑娘换完了还得走下个村子!”

“是是是,大家伙儿都准备好了,粮食都备下了!”

林然然带来的东西都让人打开了。几大箱子里全是水果罐头,菜干,丝绸,瓷器。

丝绸是从杭州丝绸厂换的,瓷器是从瓷器厂换的,水果罐头和菜干则是林然然从乡下收的。林然然这几年全国各地跑,干的都是倒卖批发的勾当。

不过她这可不算投机倒把:她带着单位的介绍信呢,倒腾东西也都是为了单位,四舍五入算是奉旨倒卖。

因此,陈家村的村长跟林然然做起交易来也没半点儿心虚:人家是正规单位!有单位介绍信!帮单位采购,那能叫倒卖吗?!

林然然这一站其实没多大信心:上一趟在晋中,她空间的一些锅碗瓢盆针头线脑都换得干干净净了,剩下的都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在南方根本换不出。

勤劳朴实的北方劳动人民用他们的热情告诉林然然:这些东西,俺们喜欢!

南方产的丝绸被面儿,那颜色儿多鲜亮!阵脚多细密!这丝绸摸上去又轻又软,哎呀妈呀别提多舒服了!

这么一床丝绸被面儿在供销社可要卖八十八,在这儿,用粮食就能换!

还有那南方产的瓷器——瓷碗瓷盘瓷勺子,又白又匀净,一敲叮当响,跟自家那粗瓷大碗可不一样,捧着都舍不得放下。

那些菜干儿,好些都是北方没有的。特别是一到冬天,天天大白菜吃得人直腻味。听这采购员姑娘说,这菜干往炖菜里一放,加点儿油,隔壁小孩都馋哭了,那你能不换点儿吗?

最最受欢迎的,还是那些水果罐头。金灿灿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绿莹莹的葡萄。别说孩子了,大人的眼睛都直了。

有人多了个心眼儿,抬来的全是粗粮。林然然笑眯眯地没说话,那奎哥把眼睛一瞪:”糊弄谁呢?要粗粮还跑你们陈家村来?我往前面几个村儿一站,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走走,林同志,咱们往前面村儿收去,价儿还能压一半!”奎哥说着,转身就往驾驶座上爬。

“别别别!”村民们七手八脚把奎哥拉下来,道,“有细粮,有细粮!”

林然然早就通过奎哥传达中心思想:细粮为主,粗粮为辅。

陈家村有天然的地理优势,这儿地广人稀,出上好的小麦和白米。虽然年年打下的粮食大半都要交给上头,村民们只吃漏下的那一点儿,也饿不着肚子。

何况他们村靠着一座大山,每年光是进山打猎捡山货,也能把肚子哄个半饱。老村长有见识有魄力,组织村里的几个壮劳力偷偷运粮食去换东西。陈家村上下一心,口风咬得紧紧的,闷声发大财。

那个想糊弄事儿的村民被大家伙七嘴八舌一顿骂,灰溜溜地推着粗粮回家,换了几麻袋白米白面来。其他村民见状,也都熄了拿粗粮顶替细粮的心思。

这可是南方丝绸!细瓷器!还有水果罐头!区区白米算什么,一家子吃几个月粗粮,能换得这么好的东西,值了!

村里会计帮忙算账记账,奎哥铁塔一样在旁盯着,一切都有条不紊。大箱子里的东西渐渐变少,拖拉机上的粮食渐渐变多。

林然然坐在粮食上,心情飞扬。

这时,一个小孩儿含着手指,站在拖拉机下眨巴眼睛,安静地看着林然然。

这小孩儿穿着佷奇特,像个少数民族,脸黑黑的。还剃着个小光头,也不像现在的孩子那么瘦小,反而壮实得像只小牛犊。

林然然瞧着他就想起了顾元元和小景,不由得对他招招手:“你看我干什么?”

那小孩儿不说话,一双眼倒是佷灵动,也不怕人,像只山间的小鹿。

林然然摸了下包,掏出块花生糖:“给你。”

那小孩儿见了糖,咂巴下嘴巴,往前走了一步。

林然然干脆跳下车,这才看见小孩儿手里拖着个篮子,篮子里是个布口袋。

把糖块剥开了塞进那小孩嘴里,林然然笑道:“你这也是粮食?要换东西?”

糖果甜滋滋的味道在嘴里弥漫开来,小孩儿惊奇地瞪大眼睛,吮吸着糖果的滋味儿。不过他可没忘了正事,听了林然然的话,摇了下头,又点点头。

上一篇:黑科技学霸 下一篇:神医[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