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五同人)追忆之天音奇遇(14)

作者: 纳兰明泽 阅读记录

“回了!”梅娘低声道:“是我自己要回来的!”迎着展昭的目光道:“你是为救我才服下蛊毒,被妖女抓来的,我怎能自己逃走?”

“你……”展昭真有心责备她一番,又不忍开口,只在心里暗怪自己:“我救了她这么多次,怎么偏偏没教会她如何自保?”他却哪里知道,梅娘并非不懂自保,只是一遇到他展昭,就难以凭理智做事了。

春妮却生气了,对梅娘道:“你既然知道师兄为了救你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就该好好珍惜!如今你却自投罗网,岂不前功尽弃?”

梅娘连忙道歉:“你们别生气,是我笨,是我不好!”抬眼望着春妮,柔声道:“可是姐姐,如果换做是你,会丢下展大哥,自己逃走吗?”一句话问得春妮无言以对。

展昭看着她二人,除了叹息,实在无可奈何。

澄因也跟着一叹,心想:“原来她们俩也喜欢展大叔!”

展昭问澄因道:“你又是如何被抓来的?”心中苦笑:“这可倒好!不仅一个没逃出去,又抓进来一个!”问他道:“包大人不是让你在相国寺好好修行吗?你是不是又贪玩儿,从寺里跑出来了?”

“我看到姐姐了!”澄因瞪大了眼睛,笃定地道。

展昭脸上的表情一僵,俯身握着澄因的肩膀,道:“你说什么?”

“我看到我姐姐连彩云了!就是抓我进来的那个女魔头!虽然她蒙着脸,可那双眼睛真是我姐姐的!”眼泪汪汪地道:“我姐姐没死!展大叔!我姐姐活了!”

原来澄因把红衣女子错认成了彩云,展昭叹了口气,安慰他道:“你看错了,她不是你姐姐。我已见过她了,真的不是。再说,人死又岂能复生?”

“她真的不是吗?展大叔?”澄因心里也知道自己多半是认错了人,可姐姐是他唯一的亲人,他做梦都盼着姐姐能回到他身边。

“真的不是!”展昭又何尝不希望彩云复生。

春妮心中暗想:“原来彩云已经死了。澄因小小年纪就失去姐姐,也怪可怜的。”柔声对澄因道:“别难过了,以后就当我是你姐姐,我会好好照顾你的!”一指梅娘道:“还有这位姐姐!还有你展大……”秀眉微蹙道:“你怎么叫他展大叔?你姐姐彩云恐怕也小不了他几岁,你论的是什么辈分啊?”

澄因挠挠自己的小光头,傻笑道:“那我以后叫他哥哥好了!”偷眼看了看展昭,心中暗自念叨着:“我不想叫你哥哥,其实在我心里,一直都希望你做我姐夫!”

☆、第十一章 石室奇宝

走在石廊之中,展昭觉得此刻的处境甚是奇怪,自己身为阶下之囚,却带着两名女子和一个小和尚到处“游览”,日后即便是与人谈起,也无人肯信。

石廊两旁石室的门大多虚掩着,唯有一间与众不同,门是完全开着的,似乎就是为了迎接展昭等人。他们既已被囚,又身中剧毒,也不必再顾及什么,索性走了进去。

一进门来,扑面而来的古雅之气,令众人十分惊异。只见迎面墙上高挂着一幅画,乃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所作的《斫琴图》,画中之人或断板、或制弦、或试琴、或旁观,个个表情肃穆、风度文雅、气宇轩昂。

梅娘是懂琴的,看到《斫琴图》正下方的石桌上摆着一把黑漆古琴,便走上去细细观瞧。一看之下,口中唏嘘不已,却不舍得伸手触摸,回头对展昭道:“展大哥,你快来看!”

展昭过来一看,发觉此琴果然不同凡响,只见琴背面的龙池上方刻着行书“太古遗音”,池下刻着篆书“清和”印,左侧刻着一行字:吴景略重修甲子中秋。

“太古遗音!”展昭不禁大为惊诧:“这里居然有如此至宝!”

梅娘道:“唐代的名琴,我在宫中也只见过‘飞泉’而已!”太后知她喜好抚琴,曾将宫中珍藏的名琴赐予她,还请了宫廷乐师专门教授她琴技。

春妮也跟父亲学过琴,更在上官伯伯那儿见过同为唐代名琴的“九霄环佩”,此刻看到“太古遗音”,觉得十分疑惑,问展昭道:“为何如此名贵的琴会藏在这么暗无天日的地方?”展昭摇了摇头,也不明所以。

澄因对琴一窍不通,也无心听他们谈话,只是觉得好奇而已,于是伸手在琴弦上随意拨弄了一下,却听得一声龙吟,嘹亮浑厚,宏如悬钟,余音绕梁。

“好琴!”“真是好琴!”梅娘与春妮连连赞叹。

展昭不由得心中感叹:“可惜上官伯伯已然辞世,否则,他若得见此琴,定然不枉此生!”他环视整个石室,发现左右两侧陈列之物各有不同,左边是乐器,右边则是曲谱。

展昭本想与三人分散观之,梅娘和春妮却始终尾随着他,他走到哪里二人便跟到哪里,他看什么,二人便研究什么。说是游览石府,二人的心思却更多系在展昭身上。只有小澄因,独自一人,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倒是自在的很。

这里的曲谱很多,各类乐器的谱子都有,但以琴谱居多。石壁上凹陷的几排格子里,竟还珍藏着许多世上罕为流传的曲谱,有《文王操》、《蔡氏五弄》,嵇康的《广陵散》,甚至有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所作的《长河吟》。

这些曲谱无一不是乐界至宝,得其一者便是大幸了,而石府的主人竟然全部收藏,他的身份令展昭更为不解。

“展大叔!不,哥哥!”澄因兴冲冲地抱着一个手掌般大小,椭圆的陶器,跑到展昭面前道:“你看这个!像是木鱼!”

展昭接过来一看便笑了,食指在澄因的小鼻子上轻轻一刮,道:“你这个小和尚!都说出家人听世间一切声音都是清新梵音,你倒好,看一切圆形之物都是木鱼!”指着陶器上的一个个小孔道:“看清楚了,木鱼可有这么多孔?”见澄因摇了摇头,道:“这是陶埙,是一种乐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

“陶埙?”澄因仰着脑袋想了想道:“师父说,这世上只有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可以通冥界,就是陶埙!”眼睛一亮,对展昭道:“我若是学会了吹埙,师父和姐姐是不是都能听得到?”

春妮心中暗暗埋怨澄因:“这孩子也真是的!怎么三句话不离他姐姐呢?”

梅娘看出春妮的神情有些异样,在她耳边低声问道:“展大哥和澄因的姐姐是不是……”见春妮欲言又止的样子,心下便已了然。

“哥哥!你说他们是不是能听到嘛?”澄因却是执着的很,不停地追问着。

“是!”展昭的声音有些低沉。

澄因激动地拉起展昭的手道:“那你教我吹埙好不好!到了姐姐的祭日,咱们一起吹给她听!”

春妮不想再看着澄因这样折磨展昭了,把澄因拉到一旁道:“哥哥不会吹埙,你就别缠着他了,过几日,等我回宫找个乐师教你就是!”

澄因点点头,看向展昭,眼神中却有些失落。展昭走过去,抚着他的肩,温和地一笑。

澄因一双大眼睛凝视着展昭,良久无语,忽然问道:“哥哥,以后你还会到坟上看我姐姐吗?”垂下头,小声念叨着:“我真的不想你忘了我姐姐!”一句话,说的春妮和梅娘心头都是一震。

展昭没有答话,只是浅浅一笑。这一笑,看在春妮和梅娘眼里,却引得心中一阵刺痛。

开封府书房之中,公孙策将一叠资料交给包拯道:“学生仔细查阅了兵部和吏部的资料,并未发现郭建安与江湖中人有任何瓜葛,只是两年前,他曾与一个身份不明的女子订亲,却在成亲之日突然悔婚,从此那女子便不知去向了。”

“身份不明?”包拯奇道:“既已订亲,必有媒人,难道媒人也不知此女子身份?”

公孙策道:“他二人订亲,既无父母之命,也无媒妁之言,乃是私定终身。当日去过订亲宴的人也只知道郭建安称其未婚妻为‘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