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道阻且长(30)

作者: 廿一多二 阅读记录

她们在菡萏亭的石椅上坐下,随行的丫鬟们将暗红色的莲纹棉垫铺好,生怕她母女二人着了凉气,虽然已是初夏,但仍需小心些。随后又端来茶盅茶盏,为她母女沏前日里方才呈递到府上的雨前茶。

段濛羽伸手去拿茶盏,手腕上的珊瑚串却不小心磕到了石桌边沿,也是那手串带得久了,丝线已旧,偏生寸得很,手串“哗啦”一声便断开了。

珊瑚珠顿时散落了一地。

丫鬟们连忙低头俯身去捡拾。

段濛羽微微叹气。这手串跟着她已然很久了,她又是个很念旧的人,万物凡事随身的,皆有感情,如今倏忽坏掉,一些珊瑚珠想必会蹦到荷池中再也找不回了,她心中竟隐隐伤感。

她母亲倒是颜色和悦如初,宽慰女儿:“一串手串儿而已,不碍的。”忽然又想起了什么,问道,“濛羽,这可是许多年前母亲给你的那条?”

段濛羽无奈地点点头,回答是的。

那时节她母亲还未病倒,段濛羽亦小得很,不知世事。

一层阴翳之色覆上贺夫人的面容。她凝望着远处,回忆良久。而后,幽幽说道:“那手串,还是当年我父亲给我的,我和我那姐姐,一人一串……”

“您的姐姐?那就是……我的姨妈了?”段濛羽奇道。母亲病了太久了,她自己也不问家事太久了,几乎忘却了自己还有个姨妈。

“不错。”贺夫人道,“那是我同父异母的姐姐。”

“……哦哦哦是了!是有一位。只是……好像许多年都不来往了……”

“唉……”贺夫人一声长叹,“事到如今,告诉你也无妨了。不来往……都是因为你父,他与你姨夫……仇恨太深。”

段濛羽听得心惊,一双杏眼圆睁。

“他与你姨夫,在朝堂上分属两派,后来你父亲得了皇帝的默许,暗中害掉了你姨妈一家,你姨夫被杀,你姨妈殉情而死,留下一双儿女,东奔西逃。我也就是暗中得知了你姨妈的死讯,才急火攻心,病倒了这么久。”

贺夫人说得清淡,段濛羽却听得心寒,她才知道,朝政如此可怕,能让血缘至亲反目成仇。

更让她疑惑的是,姨妈家的情形,和一个人好像……

不错,她想起了颜道之。

由于自小没见过他们两家来往,她发现自己竟还不知这姨妈家人的名字。

于是她接口去问母亲。

“唉,你姨妈嫁给了颜枫,他后来成了宰相。他们的女儿名叫颜道之。还有一个儿子,不过是养子。”

段濛羽大惊,怎么?!竟然就是他家!

“颜道之!她、她、她……”

贺夫人不解,女儿难道和他们认识?!

段濛羽便一五一十将那些事,都告诉了母亲。

她生怕母亲再受刺激,说得和缓平静,一些细节隐去不叙,但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得清楚明白。

贺夫人也是听得愣了。世间竟有这样巧合,又这样无奈的事情。她听了女儿的讲述,久久沉默。

“唉……冤孽……”

“段霭云当时竟然还恨不得杀了道之姐姐,真是……”段濛羽恨恨地道。

“其实……”贺夫人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将其余的事情也都告诉濛羽。毕竟她也这般大了,许多事也该知道了。

“都是冤孽啊……想当年,顾岩珺,也就是那颜瞻的亲身父亲,因朝政纷争,被陷害致死,周姨娘那时是顾岩珺的侍妾,也算逃出生天,隐姓埋名来到你父亲身边,名义上是姨娘,实则一直伺机报复颜家。她那般残害颜家的女儿,或许这也是冥冥之中的报复吧。”

段濛羽听到这些,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是喜是悲,冤冤相报,一世又一世,这三家的爱恨纠葛,不知要到何时才能云散烟消。

段濛羽和母亲聊了许久,从家族故事,到这些日子的见闻,仿佛一夕之间她便长大了许多,不再因一点点小事纠结许久。此时再想起颜瞻,她心中依旧是暖暖的,但不似从前的小儿女情思,许多事与其纠葛不如斩断,有些情只宜怀念不合相拥。

她总是这样宽慰自己,仿佛真的已然放下了颜瞻,心也比从前定了许多,在家里安安稳稳地住下,并不吵闹着要出门戏耍了,或许是母亲还没彻底康复需要她的照顾,抑或是她需要多一点时间好好想清楚。

段庭庄的官做得并不顺心,皇帝有倚重他的时日,便也有弃之如敝履的一天,对此,段濛羽时时感到生活的岌岌可危。而她的母亲贺夫人倒是想得开,或许是“死过一次”的人吧,对于富贵荣华早已不复期待,只是认真度日,修身修心。她日日念佛,月月吃斋,为自己、也为一家人消减些“罪恶”。这也许是她现在唯一能做的事了。

段濛羽每隔一段时日,便会向母亲告假出门,去京郊探望颜道之与她的儿子。毕竟有父亲段庭庄在,她也无法将颜家的人接到家中居住,只好用这种方式接济她们一下。好在,颜瞻一直陪在她们身边,照顾得一心一意。

这些日子以来,段濛羽在草庐中见证着颜瞻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守护颜道之,于颜瞻而言已成为一种习惯,褪去了爱的滤镜与无谓的仇恨,他们依然是亲人,是自小长大的玩伴,是无话不谈的兄妹。每每见到颜瞻,段濛羽还是会听到心念微动的声音,四下无人的时候她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蒙蔽自己,但见到他时,面赤心跳的自然反应让她无法抗拒。她一遍遍告诉自己,坏了,自己可能……真的……可是……唉……

只可惜了段濛羽年纪不大,初萌爱意便遭受重重打击,世事波澜沉沉,脆弱的爱意早已便鞭笞得百孔千疮。或许这是磨练,也是重生。

那日段濛羽来到颜道之的住处时,他们几个人正在院子里闲坐,道之看到濛羽,一丛欢喜涌上心头,眉眼间盈满笑意,她欢快地招呼濛羽,并识趣地唤儿子念卿和自己回到屋中读书,遣了下人们去厨房忙活,留哥哥和段濛羽在院子中好好说说话。

颜道之早已看到,段濛羽每次见到颜瞻时,那眼眸中盛放的光彩。作为妹妹,她舍不得兄长,但也仅仅是兄妹之情,她认定此时的兄长只是习惯了守护自己,无法从这段情感中抽离。颜道之几次明示暗示颜瞻,让他放下这些无谓的执念,去感受段濛羽的好,只是他终究不吐口。

“……颜兄……”段濛羽怕气氛尴尬,首先开了口,她本也是个快人快语的女儿,怎奈陷于□□,便害羞了起来。

“就叫我亭欢吧。”颜瞻含着浅浅笑意说到。对外早已恢复了本名顾亭欢,这次突然让段濛羽改口,也不知是颜道之的多番劝慰起了作用,还是他真的转了心念。但总归,直呼其名,关系确实亲近了些许。

听了他这句,段濛羽心下也是一惊,忽然层层惊喜涌上心头,笑容一瞬间如盛放的烟火般绚烂,眸子中洒满甜美。这一下子的转变,也是颜瞻始料不及的,他微微吃惊,脸上却不显露,这时日色也好,柔美的阳光洒在段濛羽身上,伴着她纯洁真诚的笑容,颜瞻忽然觉得,自己有些被这景象迷住了——他从不曾发觉段濛羽这样可爱,曾经的仇恨纠葛仿佛在一下子就被这灿如春阳的笑靥击碎了。他可能,重新认识了眼前这个女孩。

天哪,你开心起来真可爱。顾亭欢在心里默默地说道。

虽说开到荼蘼花事了,在这个春日的尾声,他们终于迎来了生命中又一丛含苞欲放的桃花。

这个简陋的小草屋中,满溢着亲情与爱情的温柔,颜道之一心一意地教导着儿子,江念卿玉雪可爱,对母亲与舅舅很是依赖。而段濛羽最爱在一旁欣赏这一家子的甜蜜,乐在其中。尤其是颜道之教儿子读诗识字的时候,段濛羽总是静静地在一旁看着,那样子,便如当年颜瞻立于门外一怀真情地凝望天真无邪的颜道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