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神断(241)

作者: 桃之夭夭夭夭 阅读记录

鉴于陆芸娘十年前嫁给渡三爷,杜家下人不认识小玉,那么这两人至少在十年前分开的。这般一算,那时小玉应该是十四五岁。

小玉称呼陆芸娘“太太”,很熟稔的口吻,应该是以前就这么称呼的。那么,小玉很可能是陆芸娘的旧仆!

总总迹象,显得陆芸娘的过往也很可疑。

小玉若是陆芸娘旧仆,分别多年,亲热重逢,应该要问一问近况才对。陆芸娘不问,只能说明她清楚,可她如何知道小玉的事?或许说明,两人分别前,小玉就有过行骗经历,亦或者,那时就跟了行骗的人,更甚者……陆芸娘本身也是一样的人。

正如小玉那句话:我是以太太为榜样的。

也许不是说她要找渡三爷这样人做丈夫,而是要向曾经的陆芸娘学习,走一样的路!

收回异能,正好听见陈十六问渡三爷:“听渡口的李爷说,在严老爷出事的正月里,渡三爷府上来过一个女子,这女子的模样跟诓骗严老爷的小玉描述一致。”

渡三爷眉头抽动两下,紧接着就平静下来:“李望说的?两三年前的事了,我一时记不清楚了,这个得问过我太太,家里客至往来都是她在管。这样吧,我先问问,之后给你们回过信。”

陈十六跟穆清彦对视一眼,觉察了渡三爷的奇怪态度。

若是正常人,肯定要否认,或者自我澄清一番,然而渡三爷却没反驳,不仅没生气,态度始终十分和气和配合。

穆清彦笑道:“那就麻烦渡三爷了。”

第209章 埔水县之行

从杜家出来,陈十六琢磨着:“穆兄,你说渡三爷是什么意思?”

“他想把自己摘出来。”穆清彦当时就明白了,渡三爷有心提供线索,应该是早就决定好的,只是不想表现的那么干脆。另外,估计还想要点好处,比如必受牵连之类的。

“还真跟他有关系啊?”陈十六有点意外,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财帛动人心嘛,渡三爷又不需要自己出力就能顺手捞一笔,哪里会推辞。

渡三爷忍耐了一天,来到客栈见穆清彦。

这一回没有兜圈子,叹口气说道:“我问过太太,你们说的小玉,的确是曾经去过我家。要说起她,乃是我太太以前的丫鬟,但在十年前就放了身契,自去生活了。她那时不叫小玉,叫露珠儿。露珠是我太太从人牙子手里买来的,初时只有五六岁,人聪明伶俐,讨人喜欢,跟在我太太身边有将近十年。后来我太太先头的丈夫病逝,她决定回到福江府来安顿,露珠不喜欢这边的生活,加上她年纪渐大,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太太就顺着她的心意放她自去。算起来,她们主仆七八年没见,也就那年正月才重逢。”

“她身边的几个人什么来历?”

渡三爷摇头:“那时哪里知道她跟那几人有关系啊,那几个人租船,从头到尾露珠就没露过面,她也没从提过那几人。当初她在我家住了两天,说要走,也不说去哪儿。到底只是从前有点关系,也不好追着探究。”

穆清彦对此不置可否,只问道:“当初租船,你们没查看那几人的户籍路引?”

“渡口又不是衙门,只认银子。”渡三爷笑笑,这话明显不尽不实。

“关于小玉的去向,杜太太也不知情?”穆清彦又问。

“确实不知。我们那里料到露珠会去行骗呢?我太太还再三问我,是不是弄错了?又说露珠肯定是被人胁迫的。”渡三爷叹道:“那样年轻貌美的姑娘,少不得有人起歪心。当初我太太就劝过她,她性子执拗,定要走,如今吃了亏,又教人担心。”

穆清彦也不觉得渡三爷能知道小玉的去向,但渡三爷这番话依旧是遮遮掩掩,无疑是要把自己从中摘干净。渡三爷想要交好穆清彦,是觉得穆清彦查案厉害,可又因此,担心穆清彦找到小玉,把自己牵扯进去。这是个矛盾点,渡三爷几番权衡,还是决定走一步看一步。

只要盯着穆清彦一行,若他们没进展就算了,若真找到了人……

必要的时候,他不介意杀人灭口。

眼看着在这边找不到突破口,穆清彦只能调转方向:“去一趟埔水县吧。”

“埔水县?”陈十六知道那是小玉他们行骗结束撤离的地点,但一开始他们没去也是有原因的:“穆兄,当初官府接到报案,将整个县城里里外外都查过,一点儿线索也没查到。如今时隔两三年,我们还要怎么查?”

“我悄悄去过,你留下来。”

“穆兄意思是?”

“你别忘了,我们之所以来福江府,是接了委托。那个委托人只是给了定金,给的委托任务,别的什么都没交代,他不想知道后续吗?”

陈十六险些忘记了,经这一提点,立刻想起来:“穆兄意思是,那个严五也会来福江府?”

“嗯。他应该暗中跟着我们,这样才能随时知晓进度。我带着焦礼去埔水县,坐船,最多两三天就回来。高春留下打掩护,对外就说我病了,每天的饭菜照送。十六你们注意着周围的人,有可疑的先盯着,别惊动了。”

“放心吧穆兄!”陈十六莫名觉得刺激有趣,热情高涨。

当天夜里,穆清彦带着焦礼,避人耳目寻了一条船前往埔水县。

撑船的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很壮实,加上他的船就是当地寻常的渔船,一半甲板一半船舱,船舱看着矮,要弯腰进去,加上舱内下凹的深度,刚好够穆清彦站立。相较起来,焦礼个头更高,头顶紧贴着舱顶,但舱内两侧都是长板可以落座,中间有张小方桌,角落还收着小风炉,有锅铲水壶等物,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样的船只不值什么钱,撑船的船工也没什么积蓄,这也是船主敢大晚上载两人的原因。

船在水面行驶,很是平稳,舱内点了灯。

外面甲板上也呆着风灯,远远的望去,似一点星火。偶尔也有迎面来的灯火,多是大船。

水路顺风顺水,比走陆路快得多,天光刚亮,便已至埔水县渡口。

时候虽早,但渡口早已繁忙起来。

穆清彦两人在这儿登岸,一点儿不惹人注意。

他寻了早饭摊子坐了。这家是卖豆腐脑和蒸饺,蒸饺的馅儿有荤有素,荤馅儿是鲜虾,半透明的饺子皮儿能看到里面隐隐透出的大块虾肉。这边临水,河里鱼虾多,连海货也便宜,很多吃食都用鱼虾蟹作料,只不过豆腐脑是甜的,穆清彦不大习惯。

趁着吃饭,他动用异能,回溯到严老爷报官的那天。

当时天刚亮,严老爷的船和其他船只一样驶入渡口停靠,没什么出奇。两只船一前一后,尽管不是大楼船,但看着也不普通,就有苦力上前揽客。撑船的船工是个大汉,模样憨厚,冲着这些人摆手。

“我们老爷不下船。”

岸上人听了,知道这是途径补给的,也就散了。

少顷,中舱内出来个人,身上罩着蓝斗篷,隐隐露出半张脸,正是小玉。小玉跟船主对了个眼色,稳步下船。她手里提着个木制食盒,三层,朴素至极,但从她半提半抱的姿势,似乎很沉。她对严老爷说是去采买些吃食用度,却并没看众多的吃食摊子,反而直接叫了辆车离开渡口。

她走后,相邻的另一只船上走下来两个人。这条船也是严老爷租用的,本来是给仆从们乘坐,如今仆从们都跑了,船上只有些箱笼,里面是些衣裳器物和土产,财物严老爷都是随身存放。这二人抬着一口又大又沉的木箱子,同样叫了辆马车,离开了渡口。

最后,便是严老爷乘坐的这条船的船主,也是两个人,一个汉子,一个老者,相继下船,以同样的方式快速离开渡口。

舱内的严老爷对此一无所知,直至半下午,眼见着人始终没回来,他朝外喊船工,无人回应,无奈之下只能从舱内爬出来,却见竹篙闲置,船工不知去向。他已觉出蹊跷,但显然不敢相信,回舱内查看财物,这才不得不正视被骗的事实。

上一篇:拒不为师 下一篇:童养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