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神断(219)

作者: 桃之夭夭夭夭 阅读记录

穆清彦笑说道:“等你把山庄布置好,那时你我独住,就没那没那么多顾虑。”

“还得小半个月。”别看只是安插器具,却也繁琐着呢。

“真心急,就去监工。”穆清彦调侃他。

“我确实心急。”说着把人压住,厮磨了好一会儿才放开。

穆清彦被弄的呼吸急促,衣衫凌乱,忙从他身边跳开,不敢再耽搁,一面整理衣裳一面就朝外走。

独剩闻寂雪惋惜的目光追在身后。

次日早起,穆清彦就在铺子里吃了早饭,穿着身半旧衣裳,重新站在锅灶跟前。许久没有忙碌,忙了一顿早饭,客人都散了才歇。穆武却是闲不着,店里弄了个土炉子,上面架着一口锅,一天到晚炉火不停,乃是炖着鱼丸豆腐之类的吃食。每天早上穆武都要准备食材,多是素食,但味道实在香,又很下饭,卖的很好,如郭勇等苦力,干脆就买一碗米饭,配着几串烫菜,再浇一勺汤水,吃的痛快。

问了客栈的人,闻寂雪一大早就出门了,估摸着是去山庄监工。

对于山庄的内部布置,闻寂雪比他上心多了。

他也没看,等到全部完工,一次看个惊喜。

半上午,葛大福坐车过来找他。

看到葛大福,他自然而然想起穆婉提过的事,不禁对葛大福的来意猜度起来。

“穆老弟!我们去后头说。”葛大福满脸是笑,一副来报喜的架势,又故作玄虚,也不在铺子里坐,要去后面院子里。

穆清彦随他。

将人请到后院屋内,莲心送了茶。

葛大福不似郑明,跟人相交性子直一些,所以当下也不兜圈子,直接就说:“穆老弟,你今年一十六,听闻尚未定亲事,我给你说门亲如何?你现今也算事业有成,颇有积蓄,正该寻个好亲事,我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

穆清彦神色不动,只是笑道:“多谢老哥好意,只是我心中有人,近几年不打算谈亲事。”

葛大福一愣:“有这事?你这……既然有心仪之人,正该托媒人登门商议才是。穆老弟,先下手为强啊!还是说,你瞧中的姑娘门庭太高?”

穆清彦只是笑笑,并不细说,任凭他胡乱猜想。

葛大福十分可惜,又有些迟疑:“穆老弟啊,这姻缘学问大了,先遇到的却不一定是上天定好的姻缘。不如先听听我这边的,人家看中的便是你年轻有为,愿意把家中小女嫁给你。那家小姑娘我见过,模样很是俊俏,言语和顺,家里也疼她,预备了丰厚嫁妆,实在是极好的亲事。”

穆清彦反问他:“既然姑娘模样性子都好,家境又很富裕,什么样的亲事寻不到,为何看中我?我到底是农家出身,一不经商,二不走仕途,没什么显贵亲戚,他家怎么愿意把女儿嫁给我?”

葛大福被问到重点,叹道:“罢,我也不瞒你。那户人家相中你,一个的确是看重你的能耐。你人品样貌不差,又能赚钱,女儿跟着你吃不了苦。二来,却是因为陈公子。”

穆清彦恍然。

他跟陈十六关系好,众所周知。陈十六在凤临也有一年多了,其家世身份,有心人都打听了清楚。那些人倒是想直接跟陈十六拉关系,可彼此身份距离何等遥远,如此来,便有人看中了穆清彦。如这等人,自然也是多方衡量,觉得亲事不亏,这才委托人来说媒。

估计事事都算计到了,却独独没料到,穆清彦一开口就给拒了。

穆清彦点点头,倒是没为此生恼,毕竟都是人之常情,总归选择权在他。

“麻烦老哥帮我回绝了。若再有人托你此事,你都回了,只说我心中有人,别无二念,这几年都不娶亲,更别提纳妾之类。”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就帮你回绝了。”葛大福见他不是敷衍,的确心意坚决,便不再多说。实在没必要为给人说合惹恼对方。

刚送走葛大福,又来了人,却是周县令之请。

第190章 密室白骨

有了葛大福的例子在,对于周县令的邀请,穆清彦基本心中有数。只不过,葛大福从商,周县令却是官,接触的人自然不同。穆清彦只盼着事情别麻烦才好。

到了县衙,被请入后衙花厅,厅中除了周县令并无别人。

周县令为一县父母官,穆清彦长于查案,甚至曾数次帮过县衙,但穆清彦跟周县令着实没多少交情。周县令是个好官,相较来说他算是较为亲民了,可到底是为官者,身上带着一些条条框框。在周县令眼中,穆清彦是个颇有才能的少年,是治下之民,他带着居高临下的赞赏,却绝不会像陈十六那般往来。

见礼之后,落座在下首。

周县令道:“穆小友,听闻你也曾读书,现今年岁也不大,为何不继续攻读呢?若是你有意重拾课业,本官可为你引荐一位老师。”

这番话倒是出乎意料。

然而所谓“无功不受禄”,周县令绝对不会平白无故关心穆清彦的前程。

穆清彦道:“多谢大人关问,只是小子无心仕途。”

“哦?我观你颇有才干,若是能科举出仕,谋得一个官职,必然能够一展抱负。你现今一介布衣,虽也为人查案昭雪,到底不甚便利。若是为官,大展才干,必然是青天在世,或能载入史册,令人传颂。”

穆清彦依旧摇头:“我性子闲散,受不得拘束,对为官并无兴趣。”

周县令皱了皱眉,倒是颇为惋惜。

沉吟片刻,周县令又道:“我认识一位贵人,他事务繁多,有心寻个有真才实干之人分忧,不计较出身,皆愿诚心以待。他托我帮着寻觅,我见小友不错,有心引荐……”

“小子乡野出身,何德何能。”言下之意依旧是婉拒。

周县令到此便不再多说,闲叙了几句,穆清彦便告辞了。

从县衙出来,穆清彦始终回想着周县令的一番话。这次见面,周县令开始劝他进学出仕,似乎是一番好意,见他无意于此,才提起“引荐”。所谓分忧,不过是类似门客幕僚之类,“贵人”自然也是真的贵人。

乍一看,跟亲事没什么干系。

亦或者,一开始的亲事也是为此服务。

他疑惑的是,什么人在打他主意?

能通过周县令来试探,手段倒是不强硬。再者,从陈十六口中得知,陈父乃是周县令座师,周县令是托了陈家才得了凤临县令一职,跟陈家是一系,那么能托周县令的人,很可能是同陈家一系的某人。

思忖一番,不再多想。

正如之前所分析的,他并非多么重要,大抵是被人认为有些价值,值得拉拢一用,但也不是非要不可。况且,他跟陈十六关系不错,哪怕看着这一层,等闲不会对他动什么歪手段。

闲来无事,穆清彦走到神断局。

齐南风在堂里坐着,隐约听见后院小孩儿的嬉闹。

“穆公子找陈少爷?陈少爷在对面茶楼。”

穆清彦转身去了聚茗茶楼。

“穆公子来了!快请进!穆公子可是寻陈公子?陈公子跟东家在楼上雅间。”伙计也认得他,不待询问,便说了消息。

“多谢。”穆清彦料想那二人定是在说沈家老宅的事。

敲开雅间的门,陈十六问他怎么来了城里,因着有郑明在,他寻个托词搪塞了。陈十六也没起疑,跟他说起沈家老宅。

“今天天一亮,不少人去围观。本来好好儿的新房子眼看就盖起来了,一夜之间坍塌,买主也是气闷,连忙去查看怎么回事。坍塌的那一处,原来是一处清净的小院儿,买主没打算更改布置,只是屋子太老了,要重建,谁知底下竟有个密室,青砖砌的,大约是年月太久,底下又渗了水,上面大动土木,结果就坍塌了。买主见了,觉得是因沈家隐瞒的缘故才导致损失,找沈家理论去了。”

郑明道:“密室年久失修,都渗水了,可见年头久远,沈家小辈们未必知道。”

上一篇:拒不为师 下一篇:童养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