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942)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太后这话倒也不假。

汪家给皇上下药,害的皇上昏迷不醒,生死不知,这本就是诛九族的大罪,而太后只让拿问汪家,并没有牵连其他人,已经是仁慈之举了,若再反对,确实说不过去。

思及此,左相与礼部尚书都没敢再说话。

太后又命令太子,“你父皇出了事,朝中诸事便要交与你和诸位臣工们了,你们记着,定不能让前朝乱起来。”

至于荣贵妃那个毒妇她会亲自收拾的,这一次,不需要别人插手!

太子等听到太后如此吩咐,皆颔首应是。

而禁卫军统领陈忠接到太后懿旨后,则即刻命人去了汪家。

兵部尚书府,汪家。

汪尚书一早起了,总觉得右眼皮跳的厉害,待穿好朝服,准备上朝时,突然接到管家来报,说有人看到宫里来人,去了两位相爷和六部尚书等一干重臣府上,将人请进宫去了。

汪德蒲一听这话,眉头就是一皱,然后忙问“宫里来的是谁?到哪了?”

说着,便要出去迎人。

这会儿宫里来了人,肯定是大事,急事,只不知道具体是为何事。

不想汪德蒲右脚才迈出门口,就听管家又道“大人,没来,咱们府上没来人!”

汪家的管家可不是那等没见识的,两座相府,六部尚书府,文国公府,护国公府等几大重臣府邸都去了人,偏他们府上没来人,这事蹊跷啊!

说不定,宫里的事就是针对汪家的!

管家都能想到的事情,汪德蒲自然也想得到。

他迈出去的脚,便又收了回来。

刚收回来,长孙汪文正便来了。

“祖父,宫里来人了,却没来咱们府上,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很明显,汪文正也有同样的怀疑。

汪德蒲眉心紧皱,迟迟没有说话,一直过了许久,才吩咐孙子,“这样,文正你赶紧去一趟瑞王府,问问王爷可知道什么情况不曾,管家再出去打探打探消息,再等等,也许是来人路上耽搁了,也不一定呢”

这话汪德蒲自己说的都没有底气。

但事到如今,还能怎么样呢?

汪文正和管家都听命去了。

天际很快泛起了鱼肚白,天,渐渐地亮了

汪文正回来的很快,他在瑞王那里几乎是一无所获,瑞王甚至不知道宫里来人去各府请人进宫的事,还是从汪文正口中知道的。

他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说先进宫去看看。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瑞王毕竟还能去荣贵妃那里打听打听消息,汪文正无诏却是没办法去后宫的。

然而,汪德蒲一颗心却越来越沉重,他总觉得,要出大事。

事实也证明了,好的不灵坏的灵。

就在汪文正从瑞王府回来不久后,突然来了大批禁卫军,将汪家团团包围了起来。

禁卫军副统领亲自带队过来,汪德蒲和汪文正听到这个消息,都怔住了。

什么样的事,要出动这么多禁卫军将汪家包围起来?

然而,这还不算完。

包围住兵部尚书府后,禁卫军很快便进来拿人了。

一大早的,有些人尚在睡梦中,大部分倒是都醒了,但这变故来的太过突然,所以不管是醒着还是睡着,都没什么区别,一样的反应不过来。

禁卫军是来抓人的。

大批女眷被禁卫军从屋子里赶出来,汪德蒲与长孙汪文正亲自去找禁卫军副统领,然而得到的却只是冷冰冰的一句无可奉告。

无可奉告,汪德蒲一听见这话,身子便是一晃。

这非是出了要命的大事,禁卫军才会如此铁面无私!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呢?

瑞王现在可到了宫中了,见到荣贵妃没有?

汪家这是要大祸临头了?

短短一瞬间,汪德蒲想了许多,然而他想的再多,也解决不了眼下的困境。

瑞王确实进宫去了,然而,他连荣贵妃的面都没见到,就被人扣下了。

瑞王当然不肯乖乖就范,然而,拿他的是禁卫军统领陈忠,奉的乃是太后的懿旨,瑞王就算再挣扎,也没用。

所以,汪家指望瑞王救他们,只怕是不可能了。

太后信不过瑞王。

天知道汪家给皇上下药,是否与瑞王有关?

太后是后宫地位最尊崇的女人,她亲身经历过夺嫡之争,自然知道皇子们对那把龙椅的渴望,所以,她信不过瑞王。

汪家和荣贵妃都得审,瑞王自然也要审!

这一次,太后可谓是雷霆之怒,手段快得大家还没反应过来,汪家便已经尽数被抓进监狱里去了。

第1215章 尽力而为

汪家一家全都下了大狱,知情的不知情的都纷纷跟着议论。

然而,真正知道内情的,却少之又少。

不过,朝臣们大都猜到了一些。

今早,皇上没来上早朝,太子又暂代处理政事,稍微有些政治嗅觉的官员都猜到了,皇上只怕是出事了。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汪家又都被下了大狱,指不定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呢!

这可不是小事,谁沾上只怕都不能善终。

想到这里,诸多同汪家交好的官员内心都十分忐忑,生怕自己受了汪家的连累。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这个道理自古通用。

眼看汪家要倒大霉,平日里与之来往过密的人自然急着撇清关系。

一时之间,朝堂上站党结队,闹得乱哄哄一片。

这时候,太子站了出来,毫不留情地处理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官员,这股子站队之风,才算是被压了下去。

皇上依旧没有醒来。

太后急的差点儿砍了几个太医的脑袋。

当然最后还是没有砍。

如果砍了这些太医的脑袋能让皇上即刻醒来,太后自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样做,但问题是她自己也明白,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且还会引起人心浮动,实在得不偿失。

但皇上一直不醒,也实在不成,太后急的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临华殿内不停地走来走去。

皇后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

不过,她不说,不代表太后就想不到。

在走了将近半个时辰后,太后突然哎呀了一声:“哀家怎么将这个人忘了!陆铮那个媳妇,不是很有能耐么,将她请来给皇上看看啊!对,快,快拿着哀家的手谕去护国公府,好好地将人请进宫来,快去!”

皇后见太后到底是想起安笙来了,也只能暗叹一声,心道该来的总是躲不过去,然后口中立即道:“母后说得极是,也是臣妾急糊涂了,竟然没想起陆将军的妻子,对,快将人请进来,替皇上瞧瞧,不管怎么说,总多一分希望么。”

“是这个理儿。”皇后的话得到了太后的十二分赞同。

……

太后相请,安笙自然不能推辞。

林氏本不放心,想要跟她一起去,但被安笙劝下了。

陆铮一早出门后,就一直没有回来,所以宫里的情形到底如何了,她们也不知道,正因如此,才不能一家子全都搭进去,总要留个人在外面随机应变才是。

林氏听安笙这样说,也明白她说得有理,遂就不坚持了。

送走了安笙,林氏便心神不宁、焦急不安地等着。

这京城,怕是要变天了……

安笙随同太后身边的宫人一道进了宫,然后便直奔临华殿。

到了地方,才刚行了礼,还待问安,便被太后叫了起来。

太后也是急得不行,早顾不上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了,见安笙到了,便立即朝人招手,“快,好孩子,你快来瞧瞧皇上。”

安笙见太后如此,也不敢耽搁,忙提着药箱快步随太后和皇后进了内殿。

内殿龙床之上,惠帝双眼紧闭仰躺着,似乎只是睡着了一样安详。

但安笙知道,肯定不是这样,否则太后也不至于急成那样了。